- 帖子
- 4942
- 精華
- 1
- 威望
- 6284
- 魅力
- 9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06-9-20 08:27 AM
| 只看該作者
歷史奇冤-北宋的包拯怎麼鍘了清朝的陳世美?
說到某男人抛棄結髮妻子,人們往往擡出一人作比:陳世美。由於戲劇《鍘美案》的家喻戶曉,惡棍陳世美的形象已在人們心中定格。 . m( _4 b9 [5 W; f' C3 C
0 M5 N* E" _, `6 t" v 傳統戲劇中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廣均州人氏”。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爲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2 g' x0 H4 n- O' D9 O
5 b& P0 n8 x, N8 {; _1 W; S# m
在貴州爲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後因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回絕,頓生報復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抛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族衆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
" V9 \5 s! A( e& x% ]7 L
$ i9 @+ Y! I0 u: T" X5 A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戲並不把它當真,可是在丹江口市(原均州),陳姓居民一向認真對待此事,說這個戲冤枉了好人,因而憤憤不平,不許在均縣上演陳世美的戲。自1980年以來,湖北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全面開展民間文學搜集整理工作,當地民衆爲陳世美鳴冤叫屈,並逐漸用文字發表出來。關於陳世美的冤情便在海內外傳播開來,引起越來越多的民間文藝學者和有關部門的研究和重視。 * k& d- k/ M( c" s; c; W7 S9 E
8 X% \# J7 s; T' { 丹江口市的童德倫老人爲解開陳世美之謎,花費了數十年心血,他認爲:陳世美在歷史上實確有其人,當地民間傳說和1992年在丹江口市發現的有關陳世美的碑文記載,陳世美都是爲官清廉、剛直不阿、體察民情的清官。那些強加在他身上的所謂嫌貧愛富、殺妻滅子之事,乃系嫉賢妒能之輩所爲。因此,均縣有“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的俗話。
9 ^- r4 _5 I; e2 B
: A. b( P4 e; |2 u5 ^ 清代陳世美怎麽會被宋朝的包公鍘了呢?二百年來,《鍘美案》雖然在世上演唱,使陳世美臭名昭著,但從現在搜集的大量素材來看,《鍘美案》確屬戲劇舞臺上的歷史“冤案”。
6 k* x3 _6 f- t# h/ Q! |3 s1 \4 _3 e7 _0 c/ ~$ }+ d6 F
據傳,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只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
" [; g* A# C" e4 e( J1 a* t2 C
# P+ e! C7 D4 s$ O/ J; b 戲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臺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臺露頭,趕緊溜到後臺。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台下怎麽啦?出了什麽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臺接著往下唱。”
3 g, o+ \- l7 Y# x' d# p% i, U0 d! V5 o
“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台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麽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 O: ?* f0 d1 {$ U6 j
0 g6 r) s0 ]" R+ W
黑臉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台下歡呼起來。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5 L. u+ D8 o* l% D/ A- l
0 L6 C, g( [+ y4 t3 C
陳遠發/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