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30
- 精華
- 0
- 威望
- 0
- 魅力
- 10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05-10-2 09:01 PM
| 只看該作者
轉載(哲理)-快樂
快樂
梁凱同先生
我們生性不喜歡失去東西。我們愛賺不愛蝕,不過兩者在程度上有異。普林斯頓大學的Daniel Kahneman經調查後提出,人對失去東西之憎惡程度,是得益所帶來喜悅之兩倍。
我們衛護屬於我們的一切,這不但包括錢,還可引伸至身邊的人的尊重。不過,手上擁有的東西難以讓我們滿足,因為我們很快便會生厭。為追求快感,我們要不斷增加改善所擁有的東西。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家查德‧雷亞德(Richard Layard)言之有理,在他的新書「快樂經濟」(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上,提出了根本的問題。人怎樣才會快樂?更高收入可以令人快樂嗎?
現在給你選擇,在兩個價錢相等的虛構世界任擇其一:
3A)你每個月賺32,500港元,其他人每月平均得16,250港元
3B)你每個月賺65,000港元,其他人每月平均得162,500港元。
你會如何選擇?
我會選3A,因為這樣我會比較自在,過得快活一點。如果英雄所見略同,請別感到難為情。有人曾向一班哈佛大學學生提出這問題(我把貨幣折換了港元),大多數人也是選3A。
雖然人們今日的收入已較五十年前上升超過一倍,但他們並不較那時開心。人人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在社會階層上不斷競逐。經濟已經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他們並不感到更為快樂。
Layard辯稱,我們的快樂取決於別人。一名長時間工作至晚上的員工會令其他同事感到壓力。一名員工獲加薪對自己來說是好事,但其他同事的待遇便會變得不及他好,儘管亦沒有人需要減薪。那名長時間工作的員工正在製造「污染」。這情況正如在球場睇波,為了想看清楚一點,人們便會站起來,導致站在後面的人也要站起來看。最終,每個人都要站起來。然而,原本所有人都坐下來,也可以同樣的角度看到球場,但他們現在便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做到。
在工作後,人們亦在消費上競爭。在一班駕駛日本車的朋友中,如果有人購買一部寶馬,那人會感覺良好。稍後,當所有朋友都升級至寶馬後,那個最先購買寶馬的人士的快樂感覺便會返回他們最初一起駕駛日本車的時候。
人們過度努力地工作,並且不必要地消費,只是為了互相追逐。停一停罷。假如所有人都停止這場比賽,大家將會開心一點。
電視除了帶來資訊和娛樂外,Layard認為它亦帶來不滿足。在一般的電視劇中,有錢人和美女的數目遠超過現實的情況。觀眾自然會對自己的財富、身形及配偶產生不滿意的感覺。
廣告有其問題。瑞典禁止商業廣告針對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廣告驅使我們購買更多東西。經常會有這種說法,就是資本主義倚賴廣告來達到全民就業。沒有了廣告,人們會購買較少東西,生產亦將縮減。整體而言,我們會有較低的薪金;但換來的是,我們不需要花費那麼多。聽起來這也不錯。
除了朋輩的壓力,我們的快樂亦視乎我們的過去而定。常聽見有人說,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是開心的,儘管其物質生活不及現在的水平。黑白電視已令他們欣喜若狂。
Layard稱,我們從一輛新車及一所新房子而得的快樂僅能維持一或兩年。之後,我們的開心程度會回復到擁有舊有車子及房子時一樣。我們高估了快樂能以維持的程度,那導致人們為了快樂而付出太高的代價。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是其經濟政策的主要考慮。一個政策無可避免地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衝擊。經濟學家會指出,政策假如能夠增加整體收入便沒有問題,因為受惠者往往能夠為受害者作出補償,達到雙贏的情況。不過,當虧損造成的創傷重於益處時,正如上述超級市場的例子,財富透過稅項的重新分配將為優先要做的事情,以提高整體社會的快樂,儘管那可能影響創造財富的意慾。
主流經濟認為收入及消費越多越好的看法,是否正確?
我同意Layard的大部份觀點;但他的著作似乎提出了的問題多於答案。正如書名所言,這是一門新的科學,還有待開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