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學文章、故事分享站(不斷加料)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深觀緣起 調柔心性

深觀緣起 調柔心性

問:無法和人和睦相處,總是獨來獨往,而且不能包容別人的缺點,甚至連對父母都無法感恩,該如何是好?

福報禪師答:人的內心是最複雜難懂的世界,很難抽絲剝繭地還原心態形成的原因,但佛教講的慈悲,卻是讓我們的心回到最純淨狀態的靈藥,如果能練習「深觀緣起」,慢慢明了周遭人事皆是有因有緣,就能漸次體會和「無法包容」全然不同的善美經驗。

譬如一個饅頭,在修慈悲觀者的眼中,不只是一個饅頭,他看到的是賣饅頭的人、做饅頭的人、提供乾淨水質的人、耕種米麥的人、維持耕作環境免於污染的人等,即便一個小小的饅頭,都能令人生起無限感恩心,何況是跟我們有更深因緣、生養我們的父母?

調柔心性需要長時間自我練習,如果是自己的問題就要時時自我警惕,不可稍或忽視;如果是別人的問題,給他一點時間,並不時提醒他。

剃度象徵專注內在修持

剃度象徵專注內在修持

問:剃度在佛門中象徵什麼意義?出家眾與帶髮修行有什麼差別?如果只是形式的不同,如吃住嚴謹、遵守戒條、發心奉獻等,即使帶髮修行也辦得到,那麼落髮象徵的是什麼呢?剃度出家是否與儒家孝道、傳宗接代違背呢?

福報禪師答:落髮的意義是要修學佛道者專心學道,不再戀棧世俗的外相,專注於內在的修持;在家修持難免人我的往來、酬酢應對,較難專心志求佛法、發心奉獻社會。

出家與在家自然不同,出家眾有教團的規約、戒律要持守,在一個叢林道場成長福慧,雖然也有修持好的在家居士,但在家與出家就像生長的土地不同,結成的果實也有不同。

孝道是有層次的,儒家所言的孝道是甘旨奉養、光宗耀祖等,佛教的出家是「大孝」,引導父母修行,出離生死的輪迴。常可在報紙上看見長者晚年孤苦,或父母狀告兒女不盡孝養之責,及置生病父母於不顧等,這些都是發生在未剃度、有因緣有機會可盡孝道的子女身上,可見盡不盡孝道和在家出家沒有絕對的關係,而是吾人對父母的一份心。

人生各有因緣,對選擇把青春奉獻給一切眾生的出家人,令「佛法僧」三寶具足,正法得以永住,這些離俗的僧侶是值得人們恭敬的。

明心見性 堅定信仰

明心見性 堅定信仰

問:我因為去宮裡求子,而跟三尊神明結緣,並請回家供奉;學佛後,三尊神明會干擾我聽佛教CD,我想將衪們請回宮裡或火化,這個決定是否合理?

福報禪師答:既然叫「神明」,必是「神」而「明」之,佛教的修行之道是朝明心見性目標邁進,你聽的佛教CD應該是與神明意旨不謀而合,實在無法理解何來干擾?你的提問中並未說明聽的佛教CD是否為正法、你所供奉的神明是否為真正解脫清淨之人,畢竟坊間有太多假宗教之名行斂財之實的不法狀況。

佛教觀念認為,十方法界其實沒有教內教外之分,佛陀是覺悟的最高境界者,十方法界中的天龍鬼神,只要願意都可以是佛教的護法,一起守護佛法真理,令其常住在世。你可以在誦經或者聆聽佛教CD時,默想諸護法神明也在一旁法雨均霑,那麼這個「干擾」就有可能轉變為「守護」;再者要對自己信仰的宗教保持堅定信心,否則今天學了佛,送走神明,明天信了神明,也要請走佛像嗎?

如果神明供在案頭實在無法安你的心,專心聽經,一定要將衪們請走,可不可以請回宮?禪師說了不算,要原來的宮廟願意收下,並妥善處理以示負責。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煩惱是助道的因緣
聖嚴法師開示   摘自《人行道》

  我們會覺得有煩惱、有苦難,是因為不明狀況,不瞭解原因;倘若瞭解煩惱和苦難生起的源頭,我們就會明白,煩惱是庸人自擾,而再大再多的苦難,都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一般人處在安樂之中,多半不太會想到追究煩惱和苦難的根源;非得經過一番椎心瀝血的痛苦折磨,才會想去尋找答案;或者激發前所未有的潛能,以求突破困境。因此,苦難的磨鍊往往造成柳暗花明的人生轉機。所謂「憂以啟聖」、「文窮而後工」,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次大戰期間,猶太少女安妮在德軍佔領區下,過著非常人所能忍受的囚禁生活,但是她用完全不同於別人的觀點,以豐富的感情,看待自身的苦難,並展現苦難中的人性之美。她的日記書流傳後世,感動千千萬萬的人;她的觀點,不但讓自己得以離苦、也讓眾生分享了人性的光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有一位西藏喇嘛,在獄中三十幾年,受過無數苦刑。他怎麼熬過來的呢?他說,眼看熬不住時,只要轉念一想,這正是修忍辱行的好機會,也正好趁此機會為眾生受苦、為自己消除往昔業障。當然,他也並非就此打消求生的意志,最後他還是不辭辛苦,輾轉逃到西方世界。

  所以為自己的苦難找到意義,什麼苦都可以熬得住。當我們面對苦難的時候,能拿出方法脫離苦難,固然很好;倘若盱衡局勢,無法改變現狀,那就用最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它,不怨恨、不絕望,也不是逆來順受。那才真正能從苦難中,吸收超越與成長的養分。

  雖說煩惱是助道的因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要「自討苦吃」,親身感受痛苦的滋味,那太愚蠢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並沒有親身受過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他從別人的體驗中,覺察到生老病死之苦,是無人可以免除不受的,因而走上悟道之路。所以,我們若能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心,體察別人所受的苦,也可以成為自己悟道的因緣。

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共修的力量與共修的功能
聖嚴法師開示   摘自《動靜皆自在》

   我們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共修者共同的「心」力所成。共修的功能就在於同心協力,當大家的心力方向是一致時,才能成為共鳴,這種共鳴的聲音雖然聽不到,但確有其無形的力量相互支援著。

一、燈的燭光越多就越亮

  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和我們修行的過程一樣,如果僅是一人修行,力量再強,也不過是你一個人;就像一盞燈,再亮也只是一盞燈,若是兩盞、三盞燈放在一起,情況就不一樣了,燈的燭光越多就越亮。同樣地,打坐時,有的人心的力量弱,好像只有一燭光,亮度不夠;但是當五個、十個心力強的人,聚在一起,這光度就增強了,不僅那個心力弱的人沾光了,所有心力強的人也會相互沾光,所以共修的功能是非常強的。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間房子,由於經常有人在打坐,所以你們一進來,自然就會感受到有一股安定力。我曾到大陸去參觀古寺院的禪堂,有些是從宋朝、明朝流傳下來的,有的已經傾倒過許多次,後又再重建,但仍在原址。一進到這些禪堂,就會感覺那是一個磁場滿強,而有安定力的地方。就拿寧波天童寺來說,他們的禪堂並不是很大,可是卻有很多人在那裡開了悟,雖然那些人已經往生了,而且寺院房子倒了幾次又再重建,我一進去,仍可感覺到曾經有很多人在那兒修行的力量。

  又像金山江天寺禪堂,曾經一夜之中有十八個人開悟,我一進到那裡,心中就有一種非常安定、非常明朗的感覺。

二、互相影響,互相分享
  有人不易感受到共修的好處,可能覺得和在家裡打坐沒什麼兩樣,甚至反而不能安定,因為左邊有人,右邊有人,前後邊都有人,自己老是在注意其他的人,就無法感受到共修有什麼好處。

  其實,共修時所有參與者的心,在這時候是互相交融的,是沐浴在互相交融的燈光下。而且打坐的時候,心是朝著一個安定的、清淨的方向,就好像指北針,動來動去還是指著北方;因此共修時我們心的力量是共同向著一個安定的方向,既然是同一個方向,便是互相影響、互相分享每一個人心的力量,這便是共修的功能。

  至於共修後彼此分享修行的心得,有什麼用處?第一種用處是,在這個時間中,可以感覺到大家是生命共同體結合在一起,這股力量使得你能繼續將修行的心力維持下去,促使你自然而然,時間到了就想去參與共修。第二種用處是,即使在共修結束,回家之後的幾天之內,共修的力量還能夠維繫著,若遇到一些心理上、生活上的障礙、波折,這時,全體共修的力量就能替你疏導。

  共修時我們往往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有共同的歡喜,所以經常在一起共修的人或同修伴侶間,會互相影響,甚至產生相應的力量。這就如同我們都相信父子、母女、兄弟姊妹親人之間有互相感應的能量,例如有的人在親人發生重大變故前,可能有一種預感出現,這便是共同生命體所產生的感應力。

三、共修功能的延伸

  諸位聽過西方極樂世界嗎?究竟有無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種信仰中的世界,我們誰都沒有去過。有的人似乎不太相信,因為沒有真正看過。可是我們從共修的觀點及功能來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的確是真的,也是可信的。佛經中已經告訴我們佛國淨土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憑空想像出來的,一 方面是佛的願力所成,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心願所求。由於希望有這樣一個世界,所以大家共同來進行建設的活動;而因為大家的心,都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國淨土,那個世界就一定會出現,這也就是共修功能的延伸。


四、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我們要把這共修的力量,漸漸擴展延伸至自己的家庭、事業中,如果能讓跟你相關的人,都能共同努力、奉獻、推動,向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這也算是共修。

  此外,結合許多人的力量就會有較多的保障。因為自己的力量很小,如有一個團體就會得到保障、得到安全、得到成長的機會。例如:如果只有一株竹子,竹竿很容易長得東倒西歪,可是如果是一大片竹林,竹子就會長得茂密又整齊劃一, 且大多是挺直向上的,很少有彎曲的,不管颳風也好,下雨降霜也罷,竹林都是整體的,會將破壞的程度降低,這就是一個團體共同的力量,帶給個體的保障。

  因此,不論是修行還是工作、事業,不能沒有共同努力的目標環境,如果沒有共同的目標,勢必非常辛苦而無意義的。有的人很欣賞《魯濱遜漂流記》那種生活,很想試一試,不過我相信大概試了幾個月,就會想再回到人間,因為那種生活其實是很無聊的,因為單獨一個人所處的孤獨世界,就是幾乎沒有目標的世界。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聖嚴法師開示   摘自《找回自己》

  各行各業,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吃也不得安寧,睡也不得安寧。為了名利,一天到晚輾轉在世俗塵勞中。到底我們每天這樣忙碌奔波,為的是什麼?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真正應該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而且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為誰辛苦為誰忙?」忙忙碌碌一輩子,結果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人家栽了樹給我們乘涼,覺得很好;我們栽了樹讓人家乘涼,就覺得不划算、不甘願。努力的成果讓別人享受,好像我們就是白費工夫、白忙一場?相反地,對於享受別人努力的成果,卻認為:「不乘涼白不乘涼,不吃白不吃」,彷彿這些都是應該得的一樣。

  其實,當前世界環境和人類社會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累世祖先努力,所積累下來的。我們繼承了列祖列宗──不僅僅是中國人,還包括全世界所有人類,世世代代的文化與智慧,才能有現在這樣的文明。

  我們享受的同時,可曾思考:我們承繼了多少前人的恩澤?得到了多少別人的利益?如果不努力,是不是對不起過去的祖先,以及後世的子孫?

  從佛法的立場來看,人生忙碌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成就功德。所謂「功德」,講得通俗一些,就是我們在生命過程中的成績,那麼,是什麼樣的成績呢?

   人一生的生命不過數十年,非常短暫,活動的範圍、能夠接觸到的人和事也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努力為社會整體貢獻,就會創造出全人類共同的生命價值,連帶也會創造出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歷史價值。這就是功德,就是生命的成績。

  佛教也認為,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在時間上,有過去無量的生生世世,以及未來無量的生生世世;我們會一生一生的輪迴下去,直到究竟成佛為止,也就是最終的圓滿。在空間上,我們所處的地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外,還有無量十方世界。因此,我們除了要對現在這一生負責任之外,對於過去無量生所造的種種業力,以及未來世的因緣果報,也要盡責任。而且不僅要對個人盡責,也要對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和生命體盡責;甚至對地球以外,無量世界中的一切眾生,盡起責任來。

  所以,我們必須要努力。除了為自己的前程努力,也為了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努力。不僅僅要在我們的世界建設人間淨土,也希望把淨土建立到十方世界去,這樣,我們永遠的忙,永遠的累,都是值得的。

  就像佛菩薩是永遠不休息的。我們凡夫工作多了、累了,就想要休假,菩薩卻不會說:「我今天休假!」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念觀世音菩薩豈不是不靈了?事實上我們隨時隨地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隨時隨地都會來加持我們,在台灣念觀世音菩薩有用,在印度念有用,在美國念也有用;在我們的地球世界念有用,在他方世界念也有用。所以菩薩是處處都去,時時都在,菩薩是沒有休息的。

  那麼菩薩成了佛,是不是就應該休息了呢?釋迦牟尼佛在沒有成佛以前,辛辛苦苦地修行;證得佛果之後,也未曾停歇,依舊是辛辛苦苦的度眾生,從恆河的兩岸,東奔西走,過了四十多年「席不暇暖」的日子,一直到他將要涅槃的時候,都還在說法度眾生,也從未抱怨自己的忙和累。

  只要能做到:「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用智慧來發光,用慈悲心來發熱,為了成就功德、締造生命的成績而忙,這樣的忙碌就會有意義,就是菩薩的精神。

尊重因緣 廣結善緣

尊重因緣 廣結善緣

問:房客已不知去向,卻留下一隻狗、一籠飼養老鼠,及一尊大神明、令旗,請問該如何處理較為妥當?

福報禪師答:人類道德觀的維持來自「尊重」,人類要彼此尊重、對動植物尊重、對生命中任何因緣尊重,一旦失去了這個準則,對人則殺盜搶竊、貪污舞弊、詆毀謾罵,對環境則濫砍濫伐、排放廢水毒氣;對動物不是認為是給人吃的,就是覺得其比人類低等,想養就養、想丟就丟。

殊不知,一時的不尊重會換來無窮後患,看看最近的政治、社會新聞,花了多少社會資源、成本,卻仍無法正本清源;看看這幾年每遇颱風、梅雨季節,山區的濁流滾滾帶給生命財產多少威脅?但一時還是沒有辦法整治。對動物、信仰不尊重能逃過因果法則嗎?佛門有一句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這並非以宗教力量恫嚇人,而是希望人類能學會尊重,不要害人害己。

佛經裡有句話:「不念舊惡。」對房客留下的動物和神明,不妨抱著結善緣的心做妥善安排,如果親朋好友無意飼養,可以尋求護生單位、寵物店或動物領養機構協助,至於神明,可以請去寺廟安奉。

世界最高普賢菩薩 金頂華藏寺開光

世界最高普賢菩薩 金頂華藏寺開光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經過近三年的打造,十八日海內外佛教界長老大德與各界人士逾三千人雲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峨眉山金頂,為世界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賢菩薩」金像開光,並慶祝千年古寺─華藏寺重新落成。

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著名的峨眉山金頂代表佛的圓滿光明,如今這尊位在中國海拔最高的露天佛像酖「普賢菩薩」金像,是由台灣名建築師李祖原與峨眉山佛教協會所設計,凝聚眾多工匠心血巧思所建成。自二○○三年,四川省提出把峨眉山建成「中國第一山」後,開始在金頂上鑄造十方普賢菩薩像和重建千年古剎華藏寺。

十八日有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四川省副省長張作哈,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常務副會長聖輝法師,普陀山住持忍戒法師、五台山塔院寺住持如空法師、洛陽白馬寺住持印樂法師、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法師、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法師、台灣中台佛教學院院長見達法師、美國洛杉磯法印寺住持宏正法師等,海內外共計一百零八位法師出席華藏寺重建落成儀式。

隨後,一百零八位法師率千餘名僧眾,按照佛教傳統儀軌,主持盛大莊嚴的十方普賢菩薩金像開光大典。

位在峨眉山金頂上的十方普賢菩薩金像,通高四十八公尺,重六百噸,普賢菩薩端坐在大象和蓮花座台上,十個首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銅像外部鎦金,設計完美,工藝流暢,具有很高的宗教文化、藝術價值;周圍有金殿、銀殿、銅殿分布四方,呈拱衛環繞之勢,景觀壯麗,是最大的佛教金屬建築群,是海峽兩岸藝術家智慧結晶。

始建於東漢的華藏寺,當時稱普光殿,明代在殿後最高處興建普賢殿,俗稱銅殿。殿頂鎏金,又稱金頂。銅殿及華藏寺於一九七二年遭意外大火化為灰燼,現在的金頂華藏寺是按原貌重建,殿宇屋面為金黃色和鐵灰色琉璃瓦,紅牆朱柱,雕花彩繪,金碧輝煌,當地可觀金頂四大奇觀。

半月在家誦優婆塞戒經

半月在家誦優婆塞戒經
在 家 菩 薩 戒
日期:每個月第二及第四個星期六
時間:晚上7:00p.m.~8:00p.m.
內容:在家菩薩戒 (六重二十八輕)
資格:歡迎已受戒之優婆塞/優婆夷等
       隨喜參加
地點:銅鑼灣本會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
若能具足於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

靈巖山寺香港分會
香港銅鑼灣百德新街 58 號華夏大廈十樓(電梯按 9 字)B 座
電 話: ( 852 ) 25458909 ( 852 ) 25762080  
網 址: http://www.twlingyenshan.org.hk

誦經回向 改善關係

誦經回向 改善關係

問:一位年長我十多歲、情如姐妹的同事,因我獲得升遷,從此對我冷如陌生人,曾找她談了幾次,但她的態度仍如此,辦公桌又在隔壁,我覺得很痛苦,要如何營造好因好緣讓我們的關係好轉?

福報禪師答:多數人進入職場為的就是溫飽之餘的肯定感,因此同事之間除了相依相存的良性互動,更有潛在的競爭力,職位的升降會帶起一些情緒,是很自然的現象。

很少人能打破「職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迷思,但反過來說,職場上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心改善者,就有辦法改善情況。

中國人習慣以「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來概括所有事,所以走路要讓年長者先走、吃飯要年長者先吃、講話不可搶在年長者前頭等,當然也會有人認為升遷理當年長者先,妳的同事年長十多歲,先不論她有沒有這種觀念,起碼在職場上受到上級肯定的壓力,一定比妳來得大,所以態度丕變應是情有可原。

雖然妳很有心要重修舊好,但是如果妳一直是以「我也不願升遷」作為解釋,恐怕會更造成她的不平衡,甚至她會覺得妳是得了便宜又賣乖。

而且這種說法對妳也不好,一來這不是佛教講求的心法,二來可能讓公司主管重新考慮你對工作的熱誠。

誦經回向功德會慢慢浮現,不要太急,若她仍然無法放下跟你講話,不妨試試寫信,聊聊以前她對妳的照顧、一起做的好事和糗事等等,順便透露你誦經回向的心意。祈祝你和同事能重新開始。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學文章、故事分享站(不斷加料)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