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5396
- 精華
- 1
- 威望
- 5051
- 魅力
- 68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1#
發表於 2007-7-23 08:44 PM
| 只看該作者
[轉載]何文匯的『正音』邏輯 - [我看何文匯先生的正音 ]
http://forums.cantoneseculture.c ... aspx?PostID=653#658
: e, O( M6 F8 a8 q1 n0 D" ?# V& d+ M1 y; S D& y近期的正音爭論引起我的興趣,從來不想單聽一家之說,故雖然不識音韻,也看了何文匯的一些著作,目的,是想看看其立場,與王亭之先生所說的,有何異同。) y1 x5 ~0 G n" j! ?) ?
/ ], G# Q: O; a4 W3 w1 P& l
何文匯明言,由於他教的是音韻學、平仄,對於讀音,必須「從嚴」。於是便想透過他的作品,搞清楚他如何「從嚴」,是真有問題,還是別人有甚麼誤會抹黑。
; X; Q' H8 b0 M# ?- k/ l, k8 \# Z8 Z' S; q- i
一個經常看見的情況,是有人看到何文匯「正音」(或「正讀」,本來二者確有分別,今已相混矣,總之本文所述正音,實為正讀,即並非因懶音等造成發音不準確的問題,而是何文匯先生指的錯讀字音問題),便先入為主假設是「正確的讀音」。舉個極端的例子,很多恐怖份子也自稱其恐怖襲擊是「聖戰」,但我想,沒有人會問「為甚麼要反對發動聖戰呢」這種問題。因為,名與實,是否相符,必得先行驗證。但我卻經常看到有人聽到反對「正音」便問「發正確的讀音有錯嗎」之類問題,甚至有人「同情地理解」反對者,說「反正音的人,自幼慣了讀錯音,現在被指出錯誤,感情上接受不了」,可怕至極。當然,不得不承認這是何文匯成功之處。/ L( `7 a- J) G% S7 n! |! {- u- ?
6 }5 i1 b+ W- Z; R* i1 ~/ z何文匯強調過《廣韻》在現代音韻,尤其粵語音韻的地位。沒有人否認《廣韻》很重要,但不代表這就要視《廣韻》為絕對標準;懂切音不是問題,但將所有《廣韻》切出來的音視為須絕對依循的標準,則是問題所在。& _3 V. h9 u% ~# V+ i. N
+ o# i" [& D0 ` o
何文匯也明白這一點,在其著作《粵音平仄入門》(《平》)中,雖然奉《廣韻》為圭臬,但也說明「就反切來說,有一點一定要緊記,就是因為古今音變,不少反切得出來的音和今天的粵音並不完全一樣,只能說是近似」(平p.27)、「用粵音來切《廣韻》的中古音,大致上很準確,但也常有不盡相符的地方」(p.38)。他並將變化以「聲母變化」、「韻母近移」、「陽上作去」、「送氣與不送氣」分部說明。+ u u. u( R- b& o" J' l
1 e3 o f( f e3 H' V8 y
前兩部份的變化,他說「多多少少是有軌迹可尋的」。
# }3 O$ @' I8 ^1 R% R+ I
3 |6 R. |$ d. W: Q c有沒有沒有既定軌迹可尋的變化呢?有,何文匯先生舉出了一些「陽上作去」的例子,例如「是、視」讀陽去聲,但「市」卻保留陽上聲,他指,這種變化「並無特別規則可尋…可憑經驗作出決定」(平p.32)。
1 n. X8 W7 c( W0 }9 B0 Z5 ~' T; x' n: u/ T& T) N; E
到了「送氣與不送氣」部份,總結時亦說「粵音反切一套明顯的規則,但也有不少例外…任何活的語言都不能避免有例外。不過,把例外熟習了,例外也變就成有規則可尋」(平p.37)。4 T) J& [5 Q4 N
1 G, `# C* x- L) ^/ s5 r+ [) |
其實這種說法很奇怪,例外就是沒有規則依據的變化,有規則可尋就不算是例外了,怎會熟習了就連例外也就變成有規則可尋?他的意思大概是,熟習了後,這些例外,就會納入為整個變化過程的一部份,這種例外,也會變成整個變化過程中,這特定音變的獨立規則。2 j$ j6 K G% R* I5 Q
' Q' p# O: L/ c2 J7 U所以,這大概算是為何文匯平反,他不是如王亭之先生所言,只依韻書切音作為今日標準,也有考慮到古今音變。$ c" @! H9 N8 `! J3 P
/ g! [' N& _$ ^6 R, u( b
但這仍不能令我釋懷。因為,他在序言指出我們日常的讀「錯」字,更指我們是「積重難返」:% c [" ?, J% x0 {
5 U$ @, g5 ]6 y: v" \2 @「…『和藹』的『藹』和『戀愛』的『戀』是去聲字,粵音卻變讀為上聲;『忍受』的『忍』和『表演』的『演』是陽聲字,粵音卻往往讀為陰聲。這些變讀,都是沒有規則可依據的。至於要不要把這些讀音和聲調都改正過來,還須每個字斟酌。我的立場是:可改則改。不然,一切語文規則,豈不是名存實亡?而粵音豈不是越來越混亂?」
' d/ [5 l; \- Q
* b3 w J8 r+ x' o; C1 m依其所言,戀愛要讀成「暖」愛,忍受要讀成「引」受,才是正確。正文說,「任何活的語言都不能避免有例外…把例外熟習了,例外也變就成有規則可尋」來指導讀者看待例外情況,但前言又說一些變讀「都是沒有規則可依據的」、要「可改則改」。我不解的是,為甚麼這些變讀,不能視為例外,更是妖魔,彷似不「正」之,語文便會覆亡,粵音「越來越混亂」?
# B+ y( B4 D( G8 i3 A; F, p" E+ P
5 V: ^( z7 L! g0 A, _6 t3 R- ?! b※ ※ ※
}9 t5 O/ S8 t
/ e$ u. ~( `$ W( ~) }( D% H# g! A何文匯先生在其新作《粵讀》中指出他的工作是看《廣韻》如何分派到現今的粵語音韻中(大意如此)。整理一下,何文匯的正讀法則,大概是在《廣韻》得字音,再經過研究出來的古今音變規則,確定今音應當為何,而這種音,則喚「正音」。與「正音」不合的音,就認為是「錯音」、「習非勝是音」、「誤讀」、「錯讀」,等等等等。以此為本,歸納出我們「經常讀錯音」的結論。
* }+ [3 y6 n9 k$ c/ H2 V' C* T8 A( O# |" _( C) Q6 k# c
問題是,何為正,何為錯?既然有所謂古今音變,何為正,何為錯,似乎取決於我們立足於哪一個時代。! C5 [5 w, J8 r, E
( Y3 `5 Y" ?, h7 j舉例,我們讀香橙的橙,一般唸如「產」,以前讀為「殘」。於是,拉一條時間線,我們可能會有這種情況:# j! E! f, a0 D `% D# @ q8 N
' Q7 ?& ^- O: v' d1 I* v- z
讀音: 殘 殘、產 產、殘 產3 s3 b) O$ D* j' U' c
─┬───┬─────┬────┬→ 時間
0 W2 A9 E' s' a6 H
" E1 u$ d. [9 o2 y1 I9 B t F G H I% g# Q# n( n) M6 [. }
/ ~! T; g: `& G8 j" H, A0 ^
F:所有人讀如「殘」/ j h3 _8 _$ @3 }' p* a* y! d8 k
G:「殘」、「橙」都有人讀,讀「殘」者為多;% N+ {1 B! z; A' v$ ~/ g/ y2 S# |
H:「殘」、「橙」都有人讀,讀「產」者為多;
6 o' L+ j* t3 u5 P) i) j* }+ jI:「產」音取代「殘」,所有人讀如「產」! x6 S$ y4 t5 J0 i' `( o* v
- B3 j. J/ ^ B) o
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更複雜。但橙字這種口讀取代文讀的字,應有一個演變過程。- @9 g8 J. E+ v# E2 t
3 F2 ~4 C- B Y! A) Z幻想你可作時間穿梭。當你立於F時期時,讀橙為「產」,沒有人知道你說甚麼。因為對所有人而言,「產」,是讀錯了。
& Y0 I; _" G9 i& P9 F( K+ _
0 ?( U$ y2 k% w5 ?& n. ]到你站在G時期,唸產,可能會有人不明白你說甚麼。你可能要花時間解釋,但也可能有人一說便知。亦可能有人糾正你的讀音,但即使慣讀「殘」音者,亦可能知道有人喚此物作「產」。也許這算是一種「習非成是」的開始。- E F+ z; A Z. y
6 S/ _7 z: M* r6 ^
到了H時期,立場剛剛和G倒轉。也許這亦可以叫作「習非成是」的趨勢。
1 w0 Q# ?5 G; ~ e! [ U. B
# X- |8 l) K1 j. y% W而到了I時期,沒有人認識「殘」音。你讀「殘」,反而沒有人知道你說甚麼。
+ k, j9 T: `6 W$ p3 j, z8 h( V3 Y
# J' i' X# {! Y9 g/ R問題是,在I時期,讀「產」音,是不是「錯了」、「習非成是」、「誤讀」、「錯讀」?% Y" J- k1 v8 M6 N: m2 k! m
* u% ?: A Q0 c3 @6 A1 i; J' M我算習非勝是好了,但這些錯音,成為現實,是否一概得取消、改「正」?
5 ?3 S: x! B' l: a2 A+ a9 ]
/ v" a8 ]6 M" p8 |% W出奇地,何文匯並非頑舊至此。他在《粵音正讀字彙》(《正》)中設立一個機制針對這情況:# V$ I* H* s: o: P, l
6 K9 j. X' j' P! u+ a+ ~$ |# a1. 一些音雖不合韻書切音,但本音早已不用,則本音以(本)標示,今音以(今)標示。0 |0 L' H% R8 C p( s. ~+ d q6 J: K S
2. 一些音已習非勝是者,則正音以(正)標示,口語音以(語)標示。* R4 u n% {4 f, D" R; ]
% ^4 ?( h( u8 o2 b3 \1 F- o
〔注:本人並無《~字彙》書,「正語音」部份讀音參照《粵音正讀手冊》,據前言二者標音相同,分別在《~手冊》只標正音及正語音,不標本今音〕
7 b, K( V9 ], O3 g% I* g; u2 i! l. T2 o0 |) O( y2 x* m
兩者的分別,據觀察,他們接受的是(今)音、推(正)音。(今)音不算錯讀,(語)音則然。
; ~+ f& d/ W* D) n0 q
6 D5 X' t- Y. r0 g G! P但這明顯和何文匯的強硬立場不符:
$ H/ E& J; _" J# b+ y2 s
8 J! L F, f! Y; o8 s _「我在這書裏對讀音的要求一律從嚴。但在現實生活裏,有很多不正確的讀音和聲調,積重難返,卻不一定可以改正。…我的立場是,可改則改。」(平,敍), ^" d6 y# c, |; D/ N
# i* K* K8 A5 X
「(字音標準)全鬆,即是不用學,也不用教;就要從嚴,方是學習標準。」(《毛孟靜三十訪》(毛),p.235)3 W& ]" e! B! ^
$ q( W$ U' [- h0 f; I你可以說何先生大發慈悲,但既說從嚴,何先生這種本今音、正語音,是否就是「縱容」我們「習非勝是」?這又算從嚴乎?若容許我們讀(今)音,是否算將「錯音」視為「正音」?, o5 u' I+ e) p; E
& Y3 x8 _; o+ A) c% A: ~9 P% [ e
至此便得修正何文匯推廣的「正音」標準,應是:
9 \9 k& P& p6 y4 ^. Q1. 《廣韻》音為正音8 K4 ^' T+ r& T- I3 p+ B* w
2. 《廣韻》音依古今音變法則的讀音為正音
0 R. J5 r1 e" u) Q1 p1 P3. 習非勝是至無人再使用古音,故取今音為正音
9 D# D% K. X' \4 c
9 R) @$ o* _" X; h4 r$ o3 ?1 O& |(今)音不算錯讀,(語)音則然,就是說,他們承認(今)音,但不太承認(語)音。
5 }- T) `; Z, P9 ~( T, B% M7 k/ j9 U- T; O2 W
例如:
$ F# }& |8 z S& e- y- H* V' W5 l% }' y「溝」,(本)音 gau1,(今)音kau1。; {) E5 D8 U( V! c' t/ R( D
「構」,(正)音 gau3,(語)音kau3。% l( N* M s8 h1 W0 u
「購」,(正)音 gau3,(語)音kau3。* L/ V4 @5 ]- h; t$ r4 z. P8 y" ?
, G5 L) V: }+ ]* G% y. O' f9 i0 C於是我們聽到新聞播音員不時夠物,夠買,卻不會鳩通(鳩字,亦本音 gau1,今音 kau1,同粗口9音)。
/ Y3 K, C# a% b; U, R( K: W K1 g' r8 r- A4 Z1 u9 \. a
這是很多人說過的雙重標準一例,明明溝、構、購 g 聲母變 k 聲母,何以將二者割裂,不容許gau1,卻堅持gau3。9 U& D3 ~% G' Q( ?/ H. B
" h3 `+ Q) V" {* u而有很多字,《正》書以「(正)(語)」二音標之,但大家憑良心,有沒有人還讀(正)音?
. p' }7 u0 l/ A$ a5 w- g7 N
9 z; g: S4 b# n, t2 `7 a5 m+ Q$ _ (正)音 (語)音% e j0 {- f9 g
-------------
; ~1 ~# z$ R( _' U+ p瑰 圭 貴" w2 _& T1 F I8 o/ Y" [1 A4 W
篩 師 西( p, ?7 S/ Z) b/ f
隸 麗 弟
{- S9 J. o9 _+ e/ U! S諱、緯 胃 偉
7 `: z- _$ N* G搜 收 手
+ s& n1 c! ?/ ^) G4 N: x繽 pan1 斌
+ P% s$ }4 E- a' r h忿 粉 奮( z2 l$ i! N: T* }' r3 N/ V; w
昆、崑 軍 坤
& G* q) _: b& Q. l. c0 _蚊 文 燜(man1)) s4 c8 w3 d& O/ |
冀 記 kei33 S1 @# ^2 V M0 b) A- d
昭 招 超
w7 W" \+ i/ r6 ]2 [翹 撬 橋
) C& N! E6 h7 C* q. T徇、殉 順 詢6 j, d. T7 I& R' H! c
0 K1 Z* c* L3 K8 c( O這是「正語」音跟「古今」音的介定的奇怪之處,還有一些字,雖沒有標正音語音,即只有一音,但此音,早已不用。我翻查十七年前的《商務新詞典》,雖然此書在序言中說,「有人以古代辭書的切音為準,有人以現代通行的讀音為準,經常爭論不休。本詞典注意採用『兼收並蓄』的辦法,將兩種讀音都注錄,使讀者瞭解到粵讀的演變情況」,不過彌字,已只收「尼」(nei4,王亭之先生說「離」(lei4)音,我是有疑問的);雛字,已只收「初」音。即使今日市面的新版字詞典亦如是,我查過僅有一本同時收今音與舊音。但《正》書卻僅收「微」、「鋤」二音,作為「正音」。7 J) a. m4 h9 R- }% I, k7 s
9 z2 g, K9 B. {% Q( v1 t
也許,在該書編纂之時,這些字的確是「正、語」關係(我頗懷疑),但今時今日的現況,正好說明,一時的「正語」音,不能代表永遠也是「正語」音,否則,就沒有所謂「本今」音。這已經有問題。更嚴重的是以「古」音為「正」音。例如無綫配音時,日本角色名稱「彌生」被喚「微生」,「雛田」讀「鋤田」,將一個已經入土為安的讀音硬要屍變回魂,去「教育下一代」。6 B3 c0 F/ B# J& `
! [- W9 Y8 @! U
這又引申另一個疑問:何文匯先生經常叫人查字典查字典,但老實講,何氏的《正》書的「正音」,與十多年前的字典收音,已經脫節,究其原因,是這些字典,都以現代通行的讀音為主,而不像何文匯先生,以「廣韻切韻+古今音變+篩選本今音+篩選正語音」的「正音」來注音。我們看見的是,「廣韻切韻+古今音變+篩選本今音+篩選正語音」不變,而顯然地,很多音,根本已與現實生活的讀音相距甚遠。
* m/ J0 ]. f1 e6 @( y4 q
+ u) p* d: s4 F7 C# x9 Z除非何文匯先生,叫人查字典,其實是單指查他那本《粵音正讀》二冊,其他的,都不是字典。當代字詞典固不可取,但古如《辭淵》者,其粵語注音,溝是讀 gau1,鉤也是讀gau1,若從之,我倒想看看播音員如何說「被鉤鉤住」。( c V, V1 O( g! Y8 l
" o7 M" _1 h1 j. p# s( Q; d m又除非,何文匯先生,是希望逼使其他字典編輯,將現今的注音方式摒棄,只收與其《粵音正讀手冊》一模一樣的注音,以「解決問題」。3 j4 n$ O3 Q# G' Q. {* N
6 l9 T& j' b; L9 X6 P& m3 u否則,如以他那本《正》書為標準,和他的正音為標準,字典上的音,也不必是正音。他叫人查字典,若不是僅指他那本書,即是叫人查錯音。. T \! ^& r, W! ^* a
5 a3 e C/ F# Q$ C若是單指查他那本書,則太霸道。# b/ {; q7 _0 }3 }
# }1 x c& r, r' l1 D- D
又出奇地,何文匯先生卻說:! W+ {+ N. M7 ^: T3 K
( z# ~" X4 ~5 T) T$ O7 ]& F「已經『搜』(守)了這麼久…如果一隊警察去搜屋,領隊那個下令:『搜(收)!』,其他的人會以為即是『收工』。口語一定引起誤會。要改正之餘,不能造成太多騷擾。如果字字都改,就會好似講另一種語言。」
' f6 z, P* `! r+ q9 a7 ^$ s「讀書還讀書,說話還說話,等於唱歌時走音。」(《毛》,p.236)
4 A4 M( J; V% J$ ^, C" f) H( p2 s8 Q! R" j
我真不知道,將一個已經被淘汰的音帶返人間,造成人為的「一字兩音」情況,算不算騷擾。我也不知道,播音員、新聞報道員向觀眾報道新聞,算不算說話。但何文匯既認同現實情況,「不能造成太多騷擾」,即是說,他也不要求「語」音為「守」的搜字,必要正音為「收」。但這在《正》書是標正語音,不是本今音。
1 @0 g$ D u7 z
8 ~' R, b: g7 y- L那麼,何文匯推廣的「正音」,便又要修正為:) V7 L( I! m* r# N& U9 `
1. 《廣韻》音為正音
2 |8 D6 b) u/ C) X8 \2. 《廣韻》音依古今音變法則的讀音為正音
/ C/ I+ J( ~, f7 v# ~2 @/ ~+ a3. 習非勝是至無人再使用古音,故取今音為正音* t/ h7 `. A/ K7 }
4. 一部份習非勝是的「語音」為正音
6 f# s3 c% u( E% v* C2 T! ?. x) g7 `- E) y+ M
也不想再質疑,這個從嚴,又有多嚴?而這「正音」,必定摻雜很多「錯音」了,但由於何氏的正音包容這些錯音,故錯音,又會變成正音了。但這種「正音」標準,我無法不認為,其實只能算是一家之說,因為(3)和(4)的篩選,可以十分主觀。
5 a) G* c) ^0 j. u' F( ~# S- L: F: j$ J
《毛》書p.236,毛孟靜女士問:「可是,說了『周刊(罕)』這許年,可不可以約定俗成?」3 }5 o& e- d5 r$ m% I4 K
何答曰:「不能習非成是。錯有許多款……你跟哪一款?」: `! `9 b1 Z; U% V2 n
6 I$ b+ u2 A9 m! | k% o既然「正音」也包含習非成是,何氏當然希望大家即便錯,也跟他的「正音」般錯。因為「正音」的錯,也是正確的。否則,若不將某個錯音視為正,將來怎麼教小孩?/ r7 K! C3 c J7 \
+ ~: b- ]1 a6 i4 I4 m小孩問:「搜,是不是讀守?」
7 p2 e* u/ i! A' ^$ D6 d你答:「是,但這個錯的。」3 l, I& q: `7 P' n
小孩問:「那應怎麼讀?」2 w6 T( |; {) F4 t
你答:「收,但我們讀守。」
! j1 ~$ h( s; Q0 B8 Y% \2 u) p小孩問:「為甚麼不讀收?」
8 { F9 n0 X/ h你答:「因為我們習非勝是了。」
% w/ o1 G6 P |$ X! D1 w) a小孩問:「那我讀守,就是錯了,老師會扣分嗎?」
% R" h& T% i, h* z你答:「不,不會扣分。因為守是對的。」$ p( q3 o/ G- F; I7 l! y
小孩問:「讀錯了音,也是對的嗎?」
+ K: S n7 L* F, C你答:「對。」
+ d- D- p9 ~( N7 w' Y& f* |# I小孩:「??????」
+ u8 ]- N& v; d9 @% X" q9 C/ _ l! Y# O5 N5 L
所以,無論如何,即使某些以前所謂「習非勝是」的音,我們也必先以「正確的讀音」處理之,習非也好,音變也好,都是後話。0 m a8 M7 T# r5 J2 [1 Z4 \( R
6 Y$ r$ u& C* C( a, @# w% D
這代表何氏正音,也有「以錯為正」的成份。
; L' _3 d. Y: M- Q/ u+ K
) Y4 P4 }; c8 k9 t, a) V) e這也可見,何氏對於讀音的態度,也不是全盤以《廣韻》為依歸。可是今時今日的爭議點,是為何習非成是的容許與否,卻由何氏一人說了算,這還不止,還要各中小學傳媒「硬食」,連字典早已收載的讀音,也要被稱作「錯音」(即是今時不日不能接受的讀音),要「改正」;民間早已淘汰的古音,則可以是「正音」,亂晒大籠,他還說叫人查字典,真不知是攞景定贈慶。" B, ?. g: Q5 a. x! q& R) T
0 S# K9 K' y& a* Q* {' _
在我看來,例如橙字,早已讀作「產」,你今時若還要我們讀「殘」,根本也是一種「錯讀」,跟讀成木,讀成登,沒有分別;這種做法,根本就是希望在「殘→產」音的約定俗成後,再作一次「產→殘」的約定俗成。但他卻又說,「換言之,提出約定俗成的人,主要就是希望習非勝是」(網上文章,引何文匯《談談「約定俗成」與「習非勝是」》),一邊挾著「正音」之名,將一些字音帶出棺材,製造混亂。
8 x$ E* [2 c- z8 z; ^$ P" @$ h6 r( o) s+ V4 t
本來,何氏的依據無大問題,問題只在「約定俗成」的鬆緊,但何氏卻閂了大門,否定約定俗成。總之,約定俗成的音,經他篩選,變成正音,然後一錘定音,不得再改,否則他就是習非勝是,沒有人會自打嘴巴的。5 \: P+ T B) H8 n) g) h/ w
* U! _' i& q/ e# f' e) @/ C m何文匯先生在《粵讀》中多次強調若某字音讀成現在的所謂錯讀誤讀,唸近體詩時便會破壞格律。但事實上唸詩也不可能一音走天涯,我倒不信拿著何文匯的「正音」,便可游走所有近古詩通行無阻。不說他的「本今音」「正語音」的放寬,大家也無法不承認,用今音讀詩,無論是否「正音」,也正如廣韻的切音,只是「大致上很準確」。所以極其量只能說我們唸詩時,有些情況不能以目前的讀音照讀如儀,但不能說,在詩中要讀成的某個音,現實中也要跟著讀。
$ g; @; U' U7 D) @
# I5 P2 Z9 [- I7 F* e一個字音的生命力,並不取決何文匯先生一人及其理論手上。昨日的「昨」字,何文匯先生指正音鑿,有趣地,這一個音,雖然在日常生活已讀成「作」,但廣東歌,今時今日,卻仍有填成鑿音,即這個音,仍在廣東歌中流傳,正如某些音,是遺留在昔日的文學作品當中。何文匯先生似乎很想改變這種狀況,將昔日的讀音還原。在新作《粵讀》及之前作中,他多番將讀錯音歸咎新聞報道員播音員,但今時今日,正音風行多年,眾新聞報道員不斷「夠物」、「結夠」,我聽無線新聞夠物結夠都已十多年了,為何市民仍然「扣物」、「結扣」呢?他可能只道港人對其正音毫不重視,卻又向學生埋手,以今年中學會考包括粵語講話和朗讀為契機,出版書籍,說要「更有效地幫助在校同學學習正音和正讀」,並將「說錯字音」和「發音不準」捆綁發售,去潛移默化,在我看來,這簡直與意圖製造既定事實,將自己一家之說搖身一變成塑造成會考粵語的讀音標準,以考試壓力想漸漸將整個社會的讀音米以成炊無異,即既然大眾會因為習慣他不承認的字音而懶得去改,倒不如令大眾習慣他的字音懶得改,令他不順眼的字音通通消失。
; o/ z: K, e/ p z/ Q* e/ q: x! J8 F/ g: y+ E4 ]7 F5 i
何文匯先生不斷說從嚴,但又承認一些沿用以久但不同古音的讀音,又說錯音是否改正要每字斟酌,卻又指他認為錯的音不改「一切語文規則,豈不是名存實亡?而粵音豈不是越來越混亂」,一時之間,我也變得混亂起來。* b. l2 I" s' k: e. D
; B/ G/ f9 w: D! P※ ※ ※, l7 D# j! x0 Z
' ^ F+ L/ K* n: j4 N* }事情發展至此,我不知道還應說些甚麼。% J' @4 Z, s( c/ k
( m6 e: q3 K. Q7 l% j因為,何文匯大肆宣傳他那本正讀手冊,今已見成效。7 U, u& m( T% F, `# C2 y( S; \
- ^' O/ g3 y; k" {; \* Y
例如,聽說有中學教材指,「豆」不能讀為「斗」,只能讀「竇」。
$ _4 y. F$ n x" D, [$ U: P4 t. n例如,現在新聞報道,我聽到「澳門」,讀「澳瞞」。# P4 A9 v! q# L. F o; p% e5 h
例如,無線節目預告,「秀才」,讀「秀裁」。
/ j% I1 i6 T( Y$ ~5 \# z例如,我聽過節目預告,廚房,讀「廚防」(幸好只聽過一次,之後已讀回廚「仿」)。6 B0 g2 C" c1 h
) g7 i' _0 s' o/ p; k) F
不要說我連個這都入何生數,我當然知道何氏著作有解釋何謂口語變調,但對粵語認知不多的,拿本正音手冊,不明白何以黃豆會讀作「斗」,澳門會讀作mun2,廚房會讀作「仿」,一查,便慌;一慌,以為是讀錯,便澳瞞、廚防一番。難保日後還會聽到荷「闌(蘭)」、借「前(錢)」、有「察(賊)」、班「防(房)」、李「泰(太)」、張「泰(太)」。
% d, x6 ^1 o8 ^& a
4 I2 E) r! [) a2 ?: c3 B. k" w正音是不是不應推廣?要答這個問題,便得解決甚麼是正音。連今天字典有收載的字音也被說成錯音;莫說大家已用慣的口語變調,連一般字典有收載的音也被視為邪魔外道,開口閉口錯錯錯,如此正音,我覺得太過份,亦不切實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