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教對超度的看法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佛教對超度的看法

佛教對超度的看法
(聖嚴法師於1993年3月31日農禪寺清明報恩佛七第四晚開示)


兩類超度亡與存

一、引言

因為清明報恩,許多人為先亡親友立牌位超度。
所以今晚的開示是「超度共有兩大類」:1.對亡靈的超度,2.對生者的超度。

超度的意義是用佛法的理解和實踐、信仰和經驗,使人從苦難中獲得安樂,從危險中獲得安全,從束縛中獲得解脫。

有位從高雄來的居士,今天下午超度了我,因他見我既瘦且弱,有氣無力,工作又是那般繁重,相信我一定活得很痛苦,所以選送我一桶健康、衛生、很營養的精製清香油,讓我吃得健康起來。可知我是被他超度了,我也應該來超度你們。

二、超度亡靈

在一般中國人的印象裡,所謂超度做佛事,準是指的為亡者做念佛、誦經、拜懺、蒙山施食、焰口施食等的儀式,乃是以佛力超薦,使亡者往生佛國或轉生善道。

因此,對中國人而言,超度有兩種意義:
1.是為了隨俗,家中若有親人過世,習慣上應該延請僧尼或道士來念幾卷經,舉行幾次宗教儀式,方能覺得心安,否則不僅會遭親友議論,也似內心欠缺了什麼。請問這是為了超度活人,抑或是真為超度亡者?實在相當曖昧。為自求安心才延請僧道念經超度,此人不一定相信對亡者有用,只是不敢違背習俗。
2.是真為超度亡靈,相信佛法能使先亡超生離苦,在臨命終時為他助念。頭七期間,天天念經,七七之內,常做佛事,遍修供養,佛經中所說的道理及所稱的佛菩薩聖號,皆可使亡靈聽到、聽懂,將心中的怨恨、情結、放不下、捨不得及種種的執著,使之心開意解,不墮惡道而得上生善道,善根深的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或依佛菩薩等的慈悲願力,薦拔亡者出離苦趣,此可以《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略稱《地藏經》)所說為代表。

佛經中所見超度亡靈的方法,可以例舉二則如下:

(一)《盂蘭盆經》,此經是釋尊為目犍連尊者超度其已墮餓鬼道中的亡母而說。超度的方法,是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僧眾。」「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種親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復有人,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受無量快樂。」這是以七月十五日供僧功德為超度先亡的佛事,並未在供僧時要求僧眾為亡者誦經念佛。

(二)《地藏經》在中國佛教圈中,流傳得相當深廣,因其提倡孝親思想,又提倡慎終追遠、超度亡親的法門,故也特別受到以儒家文化為背景的中華民族所推崇。在《地藏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有云:「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地藏經》卷下〈利益存亡品〉又云:「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又云:「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這都是說明,人在死亡後的四十九天之內,希望能有親友眷屬,為之祈福超度,過了這段時日,則已轉生,隨業受報去了,超度雖仍有些用處,但已不立即有用。

特別是在頭七期內,更為重要,《地藏經》卷上〈如來讚歎品〉云:「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宣布為亡者修福行善),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于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此乃說明人死之後在頭七期間超度最好。

不過,最有效的超度是在生前自己修行,所以《地藏經》卷下〈利益存亡品〉云:「命終之後,眷屬大小,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若於生前尚未信佛,未修善法,死後七七之內的中陰身階段,才需要親屬代為修福超度。如在生前,早已信仰佛法,念佛迴向求願往生西方淨土,臨命終時,便有西方三聖──彌陀、觀音、勢至──一佛二菩薩來迎接引,親人善友為他助念,等於給他送行,使他信心增長,蓮位高升。故在諸經論中,無不諄諄教誨,人們當於在生之際,及時修行。

三、超度活人

超度活人,第一重要。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所說經法,諸部大小乘經的主要對象,乃是人間的七眾弟子,其次是天神,故稱佛為「天人之師」及「人天教主」。

大乘經中如《華嚴經》、《法華經》的會眾,除了諸佛菩薩及二乘聖者,便是人間的七眾及八部天眾。三塗惡道的鬼、畜生、地獄的眾生,便無福報參與盛會。雖有《地藏經》卷上〈如來讚歎品〉曾說:「世尊……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可是此中的鬼神,是指多福鬼不是罪惡鬼或餓鬼,應被視為地居天及空居天。因此《地藏經》卷上〈如來讚歎品〉又說:「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為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無量壽經》也是為了「開化一切諸天人民」而說。特別強調「利益人天」,這都表示佛法的超度主要是人;次要是天。

此在《增一阿含經》卷三六,明言佛出世時,為人天廣演教法,得至涅槃,然而,眾生在地獄中、在畜生中、在餓鬼中、生在邊地、在長壽天者,都是「不聞、不睹」。《增一阿含經》卷二六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以人類的身體成佛,也以人類為其攝化的主要對象,所以佛的第一位在家弟子耶輸伽的父親是人,佛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所度的五位比丘弟子是人,佛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全是人,乃至臨入涅槃之際所度的最後一位老弟子一百二十歲的須跋陀羅也是人。可見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以及與佛相關的僧俗七眾,無一不是人類。即使是將來彌勒佛下生人間之際,他在兜率內院的那群弟子,也都要下生人間,以人類的身分,聽聞佛法,證解脫道。

對生者的超度,意思是運用佛法信解修證,超越三界的火宅,度過生死的苦海。

「火宅」的譬喻,出自《法華經‧譬喻品》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燃不息。」故以羊車、鹿車、大白牛車,比喻佛說二乘、三乘、唯一佛乘的方便法及究竟法,來將眾生度離三界生死火宅。「苦海」的譬喻,出典有多處:1.《法華經‧壽量品》云:「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海。」2.《楞嚴經》卷四云:「引諸沉冥,出於苦海。」3.《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常於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師濟群生。」若從其前後因果來看,「火宅」是貪瞋等的煩惱,「苦海」是生死等的果報。眾生若不及時修學佛法,超脫三界的生死苦海,便只有永遠由於煩惱而造業,由於造業而受苦報,在受苦報之時又因有煩惱而造業,然後再受苦報,如此周而復始,生死流轉,就像是浮沉在無邊的大海中一樣。

在此茫茫的生死苦海中,如何抽身上岸,便不得不靠佛法慈航的救濟,那便是依靠佛說的三皈、五戒、十善、具足戒、菩薩戒,乃至戒定慧三學,以及六度四攝,自利利他。

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說法,便是轉的苦集滅道四諦法輪。知道有苦,便不再造作受苦的因,要想根本上把苦滅絕,就該修證八正道、三十七菩提道品,以及三學六度等一切法門,不僅自求滅苦,也要助人滅苦,自利者必會利人。以上所舉的專有名詞,請查佛學詞典,或看佛法概論及佛教入門等書。我們就是要學懂它們,運用它們,來自度度人。

四、念佛超度

最容易的超度法門是念佛,不論時地,不揀根基,只要念佛,便得利益,若以目的而論,西方彌陀淨土的念佛法門,不用諱言,確是以死後往生極樂世界為主。但是《阿彌陀經》也說,那是一部「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華經》云:「念佛一聲,罪滅河沙。」念任何一佛,皆能罪滅除愆,消災免難,得現在利益,也得後世利益。《觀無量壽經》也說:「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該經又說:「至心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又說:「若念佛者,當知是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清淨蓮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念佛的人,他的人格高尚淨潔,猶如人中的蓮花,當然便是自利利人的表徵了。《無量壽經》卷下有云:「其有得聞彼(阿彌陀)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是則具足無上功德。」聞佛名號心生歡喜,乃至僅僅一念,也得無上功德,何況常常念佛,隨處念佛。

永明延壽禪師的《宗鏡錄》中,常常說到:「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只要念佛,不論散心、專心,都有功德,專精一心當然好,散心念佛也不錯,只要想念就念,念念都好。一念念佛,一念即從惡業妄想獲得超度,念念念佛,念念都從惡業妄想獲得超度,有人是一分鐘的超度,有些人是一小時、一天的超度,諸位在此念七天佛,便是七天的超度。隨喜組的菩薩們隨喜一炷、兩炷香的時段中,口清淨、耳清淨、眼清淨,便是從閒言雜語、吵吵鬧鬧、眼花撩亂的塵勞世界,得到片段時刻的超度了。

至於求得永久超度,是指大悟徹底的大解脫人,那是要付出持久的長遠心,常行菩薩道,日日增長智慧,時時心懷慈悲,自度度人。

五、自度度人

迷人須仗佛度,悟人乃是自度,起步時可靠他度,既上了路,有了方向,就要學著佛菩薩的悲願,發願自度度人。我曾見有位老人,尚沒有努力念佛修行,我去勸他,他卻說準備讓他兒孫在他過世後來超度。我也認識他的兒孫,都很孝順,我問他們的意見,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當然是應該的,到時候要拜託師父您來誦經念佛,替他老人家超度。」他們都指望出家師父給予超度。

此次是打的清明報恩佛七。報什麼恩?報所有一切恩,主要是親恩。以何相報?以超度來報恩,超度誰呢?超度亡靈,也超度自己。實則是由於超度自己的念佛功德,使得已故的親友先亡,也獲得超度。不僅超度了自己,超度了亡靈,其實由於諸位的修行,改善了你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回家之後,或在工作場所,也會以智慧及慈悲影響與你們相關的每一個人,所以也連帶著超度了日常生活中的親友及同事們,真是功德無量。

打完佛七,回到原來的生活中。你們自己的觀念、人格、言語、舉止、待人接物,都要帶點念佛人的味道,那是智慧、慈悲的精神,那便是表現了自己被超度也能超度人的化世功能。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佛教對超度的看法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