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散文小品區]
弱勢港男的處境 3
[打印本頁]
作者:
pswong
時間:
2006-6-29 11:14 PM
標題:
弱勢港男的處境 3
港女的禮貌及其對待港男的態度問題一向為港男所垢病。有關這一點學者孫隆基教授在其大作《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有若干見解。雖然有關觀點是因應七、八十年代的港女,但仍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現節錄有關部份以作討論之用:
「……有一次,在香港的行人天橋上看到一個少女將一位少男手中捧著的盒子撞翻遍地,只回頭看了一眼,腳不停步地急急離去,而少男則對其背影報以怨毒的眼色。的確,這類場合很容易變成男女邂逅的機緣,因此,在「男女授受不親」的文化本能作祟下,行動遂比思索來得更快,結果唯有「身不由己」地沒有了大方的風度。(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少女與老人之間,筆者想前身者多半會替後者檢拾起來。因為在中國文化裏「敬老」是很「道德」之事。)此外,還有這樣的一種傾向:十幾歲的少女,如果在公共汽車上不少心踩了陌生男子一腳,也是想說「對不起」而說不出口,索性不理會,或急急忙忙地走開。(筆者在香港與台灣都碰到這種反應。)」
「不過,這種刻意「無心」的態度,卻更普遍出現在香港女性對待陌生男子的場合中。在香港的一些家庭小店中,如果看店的是少女,而去購物的又是青年男子的話,前者多半不帶笑容,嚴重起來則搞到「嬲爆爆」與「面臭臭」,而且這種態度不好似乎是故意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刻意地(其實是「身不由己」地)去破壞自己的美麗,以避免「有心」的嫌疑……」
觀乎孫教授的觀點,將其應用在分析七、八十年代的港女是恰當的。他認為當時的年輕港女對港男的不友善態度是基於文化本能使然,她們在面對小童、老人及同輩女性等均有一套合適的禮儀及態度去處理,唯獨面對同輩異性就立即變得不知所措,所以(弱勢)港男想在港女面前獲他們認為應有的尊重是十分困難的。
時至今日,港女對港男的態度雖然沒有明顯改變,但她們對港男不友善的原因可能已與七、八十年代的文化本能反應有所不同,經已轉變成一種理性的行為,也就是說她們很清楚自己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處於優勢的位置,亦很清楚知道自己經已「變成」港男的「上莊」,一群既得利益者就這樣事橫空出世,要她們對弱勢港男給予基本的尊重遂變成一種奢侈的美德。造成這樣的現象主要是港女的學歷、地位及見識等不斷堤高,繼而令她們對港男的要求也相應提高,不論是學歷、收入、風度及見識等,這種因果關系是應然的。至於這是否一個考慮到港男實際能力的合理要求則並不重要(港男在近三十年的能力提升幅度遠不如港女),因為我們並不能要求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要以一個公正的法官的身份去作出顧及別人處境的決定,一般人只需以個人的立場及好惡去考慮問題(尤其是對既得利益者而言)。所以當大部份港男都無法滿足那些不是因應他們的能力來制定的「合理」要求時,港女們也很難尊重這羣被她們認為是「騎呢怪」的「麻甩仔」。港男並不能對(年輕)港女作出對等的要求,因為港男是她們的「下莊」。
在男女關係上每個地區都會些有既得利益者或「上莊」存在,中東地區如是,新界圍村如是,摩梭的女兒國亦如是;而作為「上莊」的港女是否恰當地運用她們的「權力」將自己的利益極大化之餘,對「呢台戲」擔作為當權者應有責任,使「呢台戲」繼續暢順(或勉強)運作下去,但從有接近一半港男北上娶妻來說,可見她們運用「權力」的技巧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這也難怪,別的地區的既得利益者多是學識淵博的教士或德高望重的長老或族長,他們做利益再分配很少出現亂子,並有令人信服的經書及律例或約定俗成的傳統做配套,「果台戲」自然穩如泰山。但「呢台戲」的「上莊」卻是一群Hello Kitty!就好像將核按鈕交給一個小孩看管一樣,是極其危險的狀態。至於作為「下莊」的港男如何對「上莊」的權力作出監察及制衡,討論這個課題對中國人來說是浪費時間的。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