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本港運動員退役後生活多坎坷 [打印本頁]

作者: tlkwan    時間: 2011-4-26 12:12 PM     標題: 本港運動員退役後生活多坎坷

本帖最後由 tlkwan 於 2011-4-26 12:14 PM 編輯

剛回到香港,聽到蔣世豪突然離世令我震驚,他的離世令我勾起另一問題:本港運動員在場上所向披靡,光芒萬丈,惟「退役」後難以重投社會,生活欠保障,教練職位又僧多粥少。運動員為謀後路,多要靠自己未雨綢繆,又或改行轉型,但運動員長期從事運動事業,要改行搵食不易,社會少有協助,不少運動員退下火線後,生活坎坷。包括早前犯偷竊罪被罰款的張子岱、亞運前划艇女將陳學殷被裁定勒索富商X先生罪成、前年服藥自殺獲救的譚兆偉,以及生活坎坷企圖跳樓、已於兩年前病逝的畢偉康,令人唏噓不已。

香港運動員退役後的出路就困難重重,成績彪炳的尚可在跟體育有關的慈善團體、私人企業中擔任一官半職,若是籍籍無名的運動員,面對「第二次就業」就困難重重。運動員生涯短暫,雖然時代進步了,有金牌「護身」的運動員可趁「當打」之年,靠獎金、贊助和做代言人費豐衣足食,但退役後人氣漸減,除非具備生意頭腦,或有周詳妥善的「退休計劃」,否則面對「第二次就業」之時會有困難。到現時為止,只有一個於○八年成立的「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向合資格的退役運動員(為現役和已退役不超過4年曾代表香港參與國際運動會,如奧運會和亞運會、亞洲和世界錦標賽的運動員)提供就業支援,包括長短期職業訓練、師徒計劃、體育大使計劃,及提供職業發展諮詢服務及就業和實習機會。進修方面,計劃有提供進修前教育課程、網上英語課程、獎學金計劃和補習班助學金。

所以,增加運動員退役,尤其是未曾代表香港參與國際運動會運動員的出路是刻不容緩的,例如在不影響現時學位數目情況下,讓精英運動員入讀,讓運動員有長遠發展。以澳洲為例,精英運動員在中學的學習階段,可以延長,同時大學方面取錄精英運動員,會讓他們以兼讀形式修讀,體育學院期望當局在教育制度上能夠配合。另外當局也可考慮培訓運動員,退役後成為體育教師或訓練員,增加出路。同時,當局也可考慮與商界合作,讓他們退役後投身企業工作。

不過,話分兩頭,雖然有人擔心,但近年不少運動員退役後,發展不俗。例如2002年釜山亞運賽艇銅牌得主翁嘉茵,2006年退役後在本港一間數一數二的寵物店工作,讓她有機會發展自小喜愛寵物的興趣。她還希望進修,考取寵物美容師牌照和擁有自己的寵物美容店,逐步邁向新的理想。另外,「香港女飛魚」蔡曉慧自東亞運動會退役後,生活多姿多采,唸中大體育運動科學碩士課程,當電視體育節目主持、寫專欄。她現年二十七歲,但雄心壯志,正籌開辦泳會,將泳術傳授下一代。泳會將在今年暑假開業,下一步計劃開游泳學校。而前武術代表隊運動員鄭家豪,在○五年奪得世界賽南棍金牌後退役,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文學碩士。畢業後,他曾為前途問題困惑,險些精神崩潰,後來在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協助下,在合實業當社區服務主任,同時也有當電視體育節目主持,找到自信和滿足感。此外,由於足球直播賽事增加,令不少現役或退役球員增加「第二次就業」機會,減少他們因欠其他技能而令生活坎坷的機會(雖然如此,本港還有不少"托布球員"、"運輸球員"和"物流球員")。

總結來說,運動員殘酷的現實,是在特定的年紀、特定的時間才可拿到特定的獎牌,拿到獎還有一段路要走。奧運會的運動員平均退役年齡是卅多歲,在社會平均退休年齡是60多歲,可見運動員退役後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其實,運動員由首階段人生跳至下一段人生不可怕,最可怕是以為自己只有首階段人生。運動員有很多特質可轉換成工作技能,例如刻苦耐勞、依循時間表工作,擅長趕『死線』;他們亦習慣面對傳媒、當代言人的角色,所以很適合擔任社會企業責任、公司代言人的崗位。我深信,若運動員訓練十多年能做出好成績、拿到獎牌,他們一樣可以在職場上創造佳績。而看到運動員轉型成功並有良好發展,我相信大家都會感到安慰。希望有更多成功例子,令運動員成為有信心保證的品牌。


作者: shehboy    時間: 2011-4-30 06:04 AM

幾年前見過陳發枝自己帶面包去快餐店食.
作者: 盤神    時間: 2011-4-30 11:37 AM

陳學殷就是好例子




歡迎光臨 娛樂滿紛 26FUN (http://26fun.com/bbs7/)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