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滿天神論】一個講靈異/宗教既頻道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mememe at 2005-6-29 00:26:
bengrace50兄,

多謝你既解答。我既...
我現在出門,今或明晚才回答你。  又或看看今或明晚之前有無師兄出手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mememe at 2005-6-29 00:26:
bengrace50兄,

我既問題開始煩親你未呀?...
當然不是啦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mememe兄/妹(唔知點叫),

不知是菩薩要我答完你問題才准我出街還是其它,總知無端端不用出街可以立刻答你,答覆如下

1)
何謂正確面對呢? 請問佛教用乜嘢嚟到定"正"呢?
即是中正之道,中道。即離開『空』、『有』二邊之極端、邪執,為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又作中路,或單稱中。中道係佛教之根本立場,於大、小二乘廣受重視,故其意義雖各有深淺,但各宗以此語表示其教理之核心則為一致。中道之意義稱中道義,中道之真理稱中道理。又因中道乃表示宇宙萬有之真實相,故就中道即實相之意義而言,稱為中道實相。 

在阿含教說而言,因八聖道之實踐是遠離快樂主義與苦行主義等偏頗之生活態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菩提涅槃,故稱八聖道為中道。

八聖道又作八正道。乃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釋尊轉法輪時,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趨向中道者,即指此八正道。八者即:
(一)正見,又作諦見。即見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去善向善,於此世彼世自覺自證成就。
(二)正思惟,又作正志、正分別、正覺或諦念。即謂無欲覺、恚覺及害覺。
(三)正語,又作正言、諦語。即離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等。
(四)正業,又作正行、諦行。即離殺生、不與取等。
(五)正命,又作諦受。即捨咒術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諸生活之具。(六)正精進,又作正方便、正治、諦法、諦治。發願已生之惡法令斷,未生之惡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長滿具。即謂能求方便精勤。
(七)正念,又作諦意。即以自共相觀身、受、心、法等四者。
(八)正定,又作諦定。即離欲惡不善之法,成就初禪乃至四禪。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故以船、筏為譬,有八道船、八筏之稱;又如車輪之輻、轂、輞相互助車轉動,故亦譬稱八輪。又此為聖者遊行之所,故又作八遊行、八由行。反之,邪見、邪思、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稱為八邪、八邪行。

2)
請問何謂佛性?
佛性又作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為如來藏之異名。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

佛性分為三位(稱三位佛性、三佛性),即:
(一)住自性佛性,眾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二)引出佛性,通過佛教修行所引發之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至佛果始圓滿顯發者。
依你所講﹐佛咪應該會因為慈悲而依然有感情咯? 若然佛已看破世間之無常與因果﹐點解會見蒼生既苦而同感其苦呢?
無慈悲不成菩薩,可況成佛

3)
。。。好想快0的知。。。點先會明?
要懂作業與否就要先明白唯識,要懂唯識就先要知什麼是『八識』。你想知就看看以下的網址先吧。

唯識教學網 - 見晉法師著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jenjin/8conscious/index.htm



4)
我明0左共業係乜但係唔明點解。如素食者死于葷食者既共業報(海潚、戰爭﹐等等)之中應如何解釋?
譬如禽流感,你班友殺晒d雞為了保命。 之所以你們會一齊殺佢地,前世一定有因緣才會一齊。 到你們成班一齊福德損到薄時,你們共同之業便會要你們一齊還。
動物點樣可以"受報"而投胎做人呢? 唔係好明"受報"。。。
受報是指承受自己的報應。  報應有褔、惡之分。  動物因為業報故受報墮入畜道。  在三惡道中,畜道算是最好的了。  不過其實也很難說,在惡道中輪流受報也有。 經中有說在地獄受報後再到餓鬼,之後才做人,但仍為下賤人。  但如此可估計到,當受之惡報漸變為薄時可做回人。



6)
肉體留世既有餘(依)涅槃係唔係好難達到0架?
如果你證得果位,即是開悟,成為十地菩薩、羅漢或辟支佛就當然唔難。  但你估開悟難唔難?  各人前世修行善根不同,你自己先知。
點先知道一位高僧達到涅槃未?
只有佢自己先最清楚,我地只可從佢日常中觀察
請問涅槃同神通係唔係有連帶關係0架?
無,但開悟後的副作用是人的六種神通會出現。  而亦只開開悟之人先叫做涅槃
講開又講 - 神通係乜嘢一回事? 點解會有既?
六通:指六神通,為佛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之六種無礙自在之妙用。即: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智證通。

神足通: 身能飛行,不往而到,一念能至,即大能作小,以小作大等
天耳通: 以此天耳能聞自地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及遠近等一切之音聲,稱為天耳通。
他心通:即證得他心智,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之神通力。
宿命通: 能知自己及眾生過去一生、無量生中之受報差別、善惡苦樂等情狀。
天眼通: 以此眼能照見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之遠近粗細等諸物,稱為天眼通,以眼識相應之慧為體,其性無記,攝於十智中之有漏世俗智。
漏盡智證通: 又稱漏盡神通、漏盡通證、漏盡通。即證得漏盡智,斷盡一切有漏煩惱,依止靜慮而示現威德具足。

註:六通中之前五通於異生之凡夫亦可證得,而漏盡通唯聖者能證得。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mememe at 2005-6-29 18:42:
bengrace50兄,

公事煩忙。三日後再見。

mememe上。
大家咁話,byebye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鬼X at 2005-6-29 22:29:
我可能有少少離題
如果宗教係一個以思想(信念)為主既話
咁當年既納稅主意/現在既共產主意又係唔係?
咁....十字軍既野就可以解釋到(只怕係自說其圓)
無人理又無人鬧 會唔會晤公平呢?
我認為信仰同宗教是有分別的。  信仰是一種理念,可能亦會加上一種對個人崇拜。 此為信仰。其理念亦可以成為一種亦哲學。   納稅主義/共產主義就是這種,故此在大學有課程研究。

當對個人崇拜去到神化及超自然的程度,才算宗教。

至於『無人理又無人鬧 會唔會晤公平呢?』,其實在學術界有很多著作,絕對不是『無人理又無人鬧 會唔會晤公平呢?』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左輪仔 at 2005-6-29 20:35:
BEN兄真係好強@@"
強? 受唔起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其實一般民間的人拜神真的拜得很無知,無論做任何事以致拜神都不求甚解!  這種人先最危險,人拜佢又拜,但又不知道自己其實做堅乜。  只是諗住拜完個神就要保祐佢。  但是否如此?  俾幾條問題大家諗諗。

1.   為何大家拜神及用供品供奉神後,你們心中的神就要保祐大家?  

2.    如果有人來拜你,你就一定會幫佢?  

3.    如果唔係,神咪仲笨過人?   

4.    如果神是因為你的供品而幫忙,收了供品就幫你做乜做物,同受賄有乜分別?神都受賄? 哇~~!  咁都做得神?  仲係咪神呀? 咁佢做人陣好得去邊?  神定鬼呀?

5.   如果當佢地個世界的法律同我地唔同,我地無人知,受賄係合法。  咁如果你同你敵人都去求同一個神幫忙贏對方,哇,咁個神幫邊個,如何定案?  幫好人定壞人?

結論:
我估無人會話神要幫壞人贏好人呱!  !  咁又証明你如果做壞人就拜乜都無用,但做好人,多行善就唔怕神唔保你,咁即是佛陀教我地的講得對。  要求就求自己!  求乜?  求自己少作惡業,多作善業,咁就出入神護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左輪仔 at 2005-7-1 18:08:
你地信唔信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呢句野呀??
睇到一半事實,  應該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Originally posted by mememe at 2005-7-1 23:39:
1) 請問"恚覺及害覺"係乜嘢?。
瞋恚忿怒之意,於貪、瞋、癡三毒中稱為瞋毒。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言色常和,莫相違戾,或時心諍,有所恚怒。」

害覺-->又作惱覺。三覺之一,八覺之一。謂欲加害於他人之心。
"正見"中如何分善惡? "邪"作何定義?。
正見--> 為「邪見」之對稱。即遠離或有或無之邪見,而採取持平正中之見解,如遠離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不正見」之見解皆屬正見。故廣泛言之,凡為佛教所認可之道理,皆屬正見。

邪,指邪曲;正,指中正。一切法,隨順自性清淨藏者,稱為內、為正;若諸法違逆此理,則稱為外、為邪。邪與正對稱,故有種種相對之義用,如八邪道八正道、邪法正法、邪教正教、破邪顯正、捨邪歸正等名目,皆以邪為染因,正為淨因。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諸佛勝妙法,謗以為非法,愚癡無智慧,迷於邪正故,具足智慧人,善分別邪正。」此係指愚癡人行八邪道,學邪經邪法,故遠離八聖道之諸功德;此乃以佛法為正說,外道之法為邪說,與百論疏卷上之中:「一切九十六術經書、記論,既是邪說,稱為有上;佛法正說,名為無上。」義同。 又於佛法中,執著有見等或違背聖教,隨情自解其義者,亦稱為邪說、邪義、邪道或邪教,此即金剛經所謂:「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善"與"慈悲"有0的似。請問有咩唔同? 我唔係好明佛點解有"慈悲"心但並唔會造"善"業
善-->廣義言之,「善」指與善心相應之一切思想行為,凡契合佛教教理者均屬之;狹義則指法相宗心所法之一,包括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慈悲-->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另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一)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二)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係無學(阿羅漢)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三)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此係佛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
2) 佛性除0左慈悲心之外重有斷煩惱既能力。除此以外重有冇其他?
據北本涅槃經卷七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若斷煩惱即顯佛性。
其實簡單來說即符合佛之義 

[ Quote]依你所講﹐佛咪應該會因為慈悲而依然有感情咯? 若然佛已看破世間之無常與因果﹐點解會見蒼生既苦而同感其苦呢? 我係問如果慈悲係一種感情﹐點解冇感情既佛會有慈悲心呢?[/quote]
凡夫執我,且以七情為感情
佛以眾生離苦為樂,且以覺性真如為情,並非無情。只是凡夫以為無情。

要真正見佛,不可從文字見,應/必須從修行去見。
6)  Quote:
只有佢自己先最清楚,我地只可從佢日常中觀察 。。。0甘即係點呀。。。? 佢點知? 我哋點睇得出? 近代既高僧邊個達到涅槃呢?
最出名應該算是印光大師及虛雲和尚。
如果用小乘果位去分,有其階段依次為預流果(須陀洹)、一來果(斯陀含)、不還果(阿羅含)、阿羅漢果。或僅指第四之阿羅漢果。

其境界釋暢懷法師說得很清楚,以下是他的靜坐講義(禪修必須由師指導)
http://www.bya.org.hk/medit/index.html
註: 我知道真係有料既高僧都唔會隨便係凡夫面前"賣藝"﹐但係呢點係唯一一點佛教同其他宗教好唔同既地方 - 嚴格嚟講﹐佛教唔使一定要死0左之後先至驗正得到真偽﹐因為有五通同埋有餘(依)涅槃。
佛有戒禁止弟子在人前顯神通,有即犯戒。  因為證果自然有神通,但有神通並不代表證果。而且神通不能改變業力及了生死,佛怕弟子會誤導眾生而故禁之。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請問乜嘢謂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呢? 哩0的定義係由邊度嚟0架?
出於五見。指在根本煩惱中之五種惡見。
身見: 執於實在有『我』的邪見
邊見: 偏於一邊的惡見
見取見: 乃執著於身見、邊見、邪見等非理之見。全稱見等取見。略稱見取。
戒禁取見: 全稱戒禁等取見。又稱戒取見、戒盜見。
邪見: 指不正之執見,主要指撥無四諦+因果之道理者。

+四諦-->審實不虛之義。即指苦、集、滅、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此四者皆真實不虛,故稱四諦、四真諦;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故稱四聖諦。四諦大體上乃佛教用以解釋宇宙現象的「十二緣起說」之歸納,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乃釋尊最初之說法。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或苦聖諦、苦習諦、苦滅諦、苦滅道聖諦,或苦諦、苦集諦、苦盡諦、苦出要諦,或苦聖諦、集聖諦、真聖諦、道聖諦。其中,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
0甘佛咪即係善咯? 0甘點解佛既思﹐言﹐行唔會造善業既?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所謂無為法者,即不二之法也。
所謂不二者,離兩邊、顯中道之法也。

若仍住著善惡二業,即墮兩邊,仍屬有為,漏落生死,三界分段生死不能了,縱勤修無量福德,徒得人天福報而已。

佛教小乘聖者阿羅漢之證境,雖然未見佛性,但已破見思二惑,不著善惡、罪福、斷常二邊,故能了分段生死,出三界,證有餘涅槃,更遑論等覺、妙覺菩薩之大乘究竟證境了。
0甘即係話慈悲係情﹐但係喺七情以外?{/quote]
如果用凡夫去看聖者的境界,要找祂們的情所在,慈悲眾生是情。  凡夫以七情六慾為情感,聖者不以。

[ Quote: ]
乜嘢係"小乘果位"?
佛教主要分大小二乘法。  大乘行者是行菩薩道,上求佛法,向下要度化眾生,這樣即是不單只修學佛法,也因度化眾生而修得褔慧。  這樣才可得至佛果,所以佛有稱號為褔慧兩足之尊。
而小乘乃大乘、菩薩乘之對稱。小乘再分聲聞(聽佛說法而證果)及緣覺(自己觀世界變化而證果)  其教義主要以自求解脫為目標,故為自調自度(即滅除煩惱,證果開悟)之聲聞、緣覺之道,而異於大乘自利利他二者兼顧之菩薩道。
乜嘢係"預流果(須陀洹)、一來果(斯陀含)、不還果(阿羅含)、阿羅漢果"?
指小乘聲聞修行所得之四種證果。其階段依次為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或僅指第四之阿羅漢果。此外,俱舍論卷六列舉之安立果、加行果、和合果、修習果等,亦稱四果。

[quote]0甘達摩大師過河0個單嘢點計呀? {/quote]
為保身命不算犯戒
http://www.hkbuddhist.org/index.html
佛聯會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吹水版 » 【空間靈幻異次元】 » 【滿天神論】一個講靈異/宗教既頻道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