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你贊成興建高鐵嗎?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1 B- F7 p( u9 y1 n' T

4 B2 E$ s+ m( H7 d' `% y我都覺得無.... 你估計有幾多呀 ?
. n% ?" o9 G: \5 E6 x7 C  _hamsubboy 發表於 2010-1-16 03:10 AM
/ E, D7 k) G% a+ b0 D) d* Z( G6 [5 a
1 g: @8 o8 N  h
乘客流量, 其實好容易控制.4 l( c& M! n6 z2 ^$ b/ \+ ~
以西鐵為例, 推出月票, 比市面上同類交通工具便宜. 再刪減類近巴士班次, 排除競爭, 住在新界西的, 還會選擇其他嗎?
17# mycar422 8 P% k$ \; E. h+ I% P

  ?, n/ `! V" I( \3 w0 V; Z5 z得益? 大部份市民會得什麼益?
(節錄)台灣高鐵的慘痛教訓——「政治正確」的代價
5 T9 b: y5 a; z& L4 }( ?; G  |南方朔
* h1 Z4 T+ D4 B8 @4 ]; I7 Y
3 b( h$ z5 Z* K- n5 f& j0 h  n6 k) ]
近代思想及政策研究裏,有所謂「政治正確」這種說法。所謂「政治正確」指的是在某個時刻,由於各種條件配合,加以存在覑一個共同憤恨的目標,於是某種認知或主張,就會取得政治態度上的正當性。至於這種「政治正確」是否真的「正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P9 w  D2 A6 Z. p
2 t" G' _) L% l台灣在1980至90年代,這種「政治正確」的事多不勝數。最獨特的當屬所謂的公共建設BOT了,1970年代起,西方經濟的新自由主義逐漸開始大盛,這組意識形態的核心價值乃是要非法化政府的職能,因此「政府無能」、「政府無效率」、「政府浪費」這種說法遂成了主流;它們在非法化政府職能的同時,當然也將「私人」(其實是公司或財團)的功能美化。在這種「政治正確」的引導下,國公營企業的私有化,公共建設的民間參與等遂成了政策的主流,所謂的BOT即是其一的一種–它將公共建設的興建(Build),一定時間的營運(Operation),期滿移轉(Transfer)給政府。關於BOT的成功與失敗的例子眾多。* g; u6 F# R) i2 }2 P* L" R! o1 C
台灣高鐵變成無底洞, ~8 L4 K# j3 B, v
虧損負債5000億台幣' U. e  j: J9 \+ X) Y
這種BOT的觀念,在1990年代也盛行於台灣。當時的台灣是國民黨執政,時代氣氛對國民黨政府批判甚多,總認為它是個「黨國資本主義體系」,因此輿論的 走向當然也跟覑反政府、重財團。讓民間企業參與公共建設的BOT,遂成了當時的「政治正確」,許多財團在那個階段確實獲得了許多發展的機會。( z; |1 e5 y% G- d5 @8 m
台灣的BOT案裏,規模最大的乃是台灣高速鐵路。就嚴格的道理而言,高速鐵路乃是國家級的重大工程,無論工程規模、資金龐大的程度及調度的困難,都不是一般的民營公司所能負荷。但當時由於BOT已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台灣遂還是決定以BOT方式交給民營。
$ g' a. A4 ?/ c5 s  `. S, a5 s; F1 A台灣高鐵乃是最大的BOT案,也是到了今天已被證明為失敗的BOT案。此案當時有兩個財團在爭取,一個是國民黨大掌櫃劉泰英的「中華高鐵團隊」,一個是親民進黨的「台灣高鐵團隊」,嚴格而言,這兩個團隊都不是夠資格的團隊。但最後還是由台灣女強人殷琪的「台灣高鐵團隊」得標。它之所以得標,乃是它對高鐵的營運做了過分樂觀的估計,由於估計樂觀,它在財務上也大膽,宣稱這個工程所需的一切資金皆可自籌,政府不必出任何錢。% j5 K  y+ r$ o7 L/ y& [
但事實上,台灣高鐵成軍迄今,卻完全不是當時的模樣。高鐵有五大原始股東,它們其實都無力承擔這個台幣5000億的工程,於是成軍後,遂迫使政府保證,向公股銀行及國營事業出面融資或認購特別股。迄至目前,該公司累計債務已逾台幣4000億。另外,則是高鐵營運的原先估計是每月台幣60至70億,而事實上則只有20億,這樣的業績,完全不足以應付借貸利息和折舊等,1個月估計要虧損台幣10億或更多。估計到了2009年底,它的剩餘現金就會用罄。由於負債龐大,營收不佳,銀行團也不可能繼續增資。在這種情下,該公司即難免要宣告破產。它對台灣交通的影響可謂極其嚴重。
9 R( S" E1 S! f% W% h$ x據個人所知,從今年2月起,馬政府即已對高鐵這個無底洞做了討論,原則上考慮在該公司破產前收歸政府所有–根據原始契約,民營的時間為35年,距今還有25年,擔心的就是任由民營下去,25年後這個濫攤子不知會大到什麼程度。正因有這樣的策略,政府才對高鐵想再增資抱持消極態度。至於讓馬政府真正下定決心的,就是8月底達賴訪台,高鐵董事長殷琪不僅居中牽線還為達賴開專車,達賴到的當天,馬政府即已正式決定將提前收回高鐵經營權,在政治上也等於拔掉了台灣最大的綠色資本家。只是高鐵乃是個失敗的BOT,它的借貸、增資、虧掉的資本額,總計虧損及負債的達台幣5000億,這個財務破洞將來不知將如何收拾!
2 F4 o. q' O* o+ w: i0 h1 x" u: }( n- Y/ A4 U- \# o
由台灣的例子,其實已印證了一種說法,在某個時刻「政治正確」的事,並不一定就真正的正確。每個社會為了「政治正確」,通常都會付出難以估計的代價!
# v, ]& I  F1 O5 c% s3 U

' I& _# b$ k4 \, D: h) F+ N唔明 .....
+ X" E0 v$ r0 }( d; E好似唔係講緊控制高鐵流量, 而係估計高鐵每日流量.....5 r# o' V, |5 ~: ^
hamsubboy 發表於 2010-1-16 03:11 PM
' m# z' D9 g0 m  g* Z+ S+ a8 W
5 U- G* i  ]0 |, B7 X* [4 r+ `3 h0 o
估錯左, 咁又點? 都冇人會負責任.
0 Y0 p; X" c& |今日am730 賦仔個篇有d資料, 指責政府對基建需求估計劣敗, # B0 U, X2 A0 \, S8 P
http://www.am730.com.hk/old_issue/issue/2010/201001/20100118/default1.html?startpage=17
今次cool_lam兄加了 "計劃起草初期"的論點, 議員亦要分擔責任云云. 引述fb 的一段亦是我暫時所見最言之有物的"支持論調".: n: y! u5 m% G! t" v& x/ L
* `) ^3 r  L6 Y* [" }8 B1 [
電氣化鐵路其實優點很多, 可以較少能源搭載更多乘客, 節省能源及減少癈氣排放, 所以政府及議員都已經將鐵路的方針定為主要的交通骨幹, 希望逐步取代燃油車輛. "鐵路"這一東東, 在大家的共識是大眾化的交通工具. 亦相信是"計劃起草初期"的共識.
" @4 O+ |- q, C: q, h0 Y但今次高鐵方案好像脫了線, 因為造價, 票價, 收資, 及受惠群眾, 極可能成為小眾玩意, 違背了大眾交通的原意.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你贊成興建高鐵嗎?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