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相機版 » [教學] 攝 影 技 巧 +聖誕加分題+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拍出動感 - 擺鏡篇

說到拍攝動感照片的三種技巧,當中擺鏡法可說是最為引人入勝。擺鏡又稱為 Pan 鏡、追蹤拍攝法,基本原理是用一個相對較慢的快門追著正在移動的主體拍攝,令背景變成有速度感的模糊,而主體因為與鏡頭的擺動速度同步而顯得清晰。可能因為擺鏡所需求的技巧較高,一張好的擺鏡照片可說是得來不易。以前要練習擺鏡需要浪費不少菲林,數碼相機的出現,令大家可以不用沖晒而即時看到效果,大家便可以更快、更容易的掌握這種技巧﹗

器材準備

要捕捉動態主體影像,仍然是以 D-SLR 為首選,因為 D-SLR 無論在對焦速度及快門時滯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而且光圈可以收得較細,方便大家在 Pan 鏡時使用較慢的快門速度。至於鏡頭方面,長短焦距並無一定限制,也不一定選用大光圈,主要視乎主體與相機的距離而已。不過要留意的是,使用焦距愈長的鏡頭,便愈容易被縱向的震動影響。Canon 近年推出不少有設有 IS 影像穩定系統的鏡頭,新款多設有兩種 IS 模式,一種是普通的防手震 IS 模式,另一種是專為 Pan 鏡而設的 IS 模式,系統只會對垂直抖動進行防震補償而不會干預橫向運動,在使用較慢快門 Pan 鏡時可令主體獲得更清晰的效果。

如果使用得宜,使用一般 DC 亦可拍到不錯的 Pan 鏡照片,如果相機有連續對焦及多點追焦功能便最好不過了。沒有連續對焦的型號也可拍攝,不過對焦及取景方法會有點不同,這點稍後會詳談。同樣地,焦距的長短要視乎主體及場地,不過盡可能選擇一些可以加裝濾鏡的,這樣在陽光猛烈的環境下大家可以加 ND 減光鏡或 PL 偏光鏡去減慢快門速度。

拍攝要點

快門速度︰Pan 鏡的成敗關鍵,最重要的一環是快門的控制。一般來說,Pan 鏡需要使用偏向較慢的快門,不過究竟要多慢,就要視主體的移動速度(與相機之間的相對速度)、鏡頭焦距、有沒有使用腳架而定。使用太高速的快門,主體與背景都很清晰的凝結著,拍出來便會毫無動感;使用太慢的快門,縱向的震動便會相當明顯,結果主體與背景都模糊不清。

主體的速度愈快其實對 Pan 鏡愈有利,因為大家可以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去防止手震,而背景亦可獲得具有動感的模糊效果。正如上文所說,快門速度沒有一定標準,可能要在同一環境下多作嘗試才成。舉例說,使用 80mm 焦距鏡頭、以手持及沒有使用 IS 時拍攝 50 km/h 速度的汽車,使用 1/30 秒快門後發現手震十分明顯,於是將快門提高一級至 1/60 秒,手震是沒有了,不過背景的模糊也減弱了。如果希望要以 1/30 秒或更慢快門拍攝的話,便可能可加上單腳架才成了。

追蹤方法︰追蹤技巧是另一個主要關鍵,追蹤的速度、穩定性都需要多點練習才能夠掌握得好。首先要找個主體會在前方橫過的地方拍攝,再為主體的移動方向作好準備。對著預定地點拿好相機,再扭身至主體將會出現的地方。主體一出現,便可以相機對準直至主體出現於觀景器,並且扭動腰部令相機方向追著主體,將主體鎖定在觀景器內。以穩定的速度將相機與主體的移動同步,直至主體出現於預定地點便按下快門,但不要立即停止追蹤,應該跟隨主體的動作多一會才停下來,這樣才可以保持追蹤速度的穩定。

除了在固定地點的追蹤方法之外,還有另一種不錯的追蹤方法。例如大家想拍攝一輛汽車的話,便在另一輛以相同速度行駛的汽車上拍攝,由於兩輛汽車之間的相對速度理論上是零,因此便可以很容易地拍到車輛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

對焦︰由於主體正在不斷移動,使用連續對焦模式可以保持主體清晰直至按下快門。使用連續對焦時,在主體到達預定拍攝地點前便要保持半按快門讓相機鎖定主體,並留意不要讓主體離開對焦點範圍,而且追蹤過程中盡量避免中途遇到阻隔。由於多數相機都有一點快門時滯,因此在主體到達預定地點前一點便要按下快門。

如果大家的 DC 沒有連續對焦的話,可以先對著預定地點對焦,並且保持半按快門鎖定對焦。在保持半按快門的情況下追蹤主體,直至主體到達預定地點便將快門按盡拍攝。同樣地,按盡快門的時間要視乎相機的快門時滯。如果大家的 DC 有光學觀景器,大家可以盡量利用,雖然光學觀景器的覆蓋率很多時都少於 100%,不過將相機靠向眼睛卻可以穩定機身及保持追蹤的速度平均﹗

構圖︰拍攝移動中的主體,主體前方最好留有一點空白,令主體看起來有前進的空間,這樣照片看起來會較為自然。除此以外,背景亦是要留意的地方,可以的話,盡量保時背景簡潔,不要在畫面中出現雜亂的東西。如果是拍攝汽車的話,拍攝汽車的前側面或正側面都會有不同效果。拍攝汽車的前側面,需要在汽車到達正前方前便按快門拍攝,由於汽車是有長度的,因此汽車的車頭、車中間及車尾跟相機之間的相對速度亦有所不同,通常車頭、車尾拍出來會較為模糊,車中間則較為清晰。如果汽車在正前方拍攝,汽車各部份的相對速度大致相同,拍出來的清晰部份也就最多。

拍出動感 - 凝結篇

一期教過大家用模糊的方式去表現主體的動態,今期 DCFever.com 再教大家另一種表現動態的攝影技巧-凝結。顧名思義,凝結這種技巧就是要將主體的一剎那動作像標本般凍結起來,由於照片可以很清晰的紀錄肉眼看不見的凝結動態畫面,拍出來的照片可以具有相當的震撼力。

器材準備

要將高速運動中的主體清晰的對焦並且拍成照片,大家需要一部對焦及拍攝反應較高的相機。最理想的當然是對焦快、時滯短的單鏡反光機,就算是幾千元的 Canon EOS 300D,都可以輕易捕捉這類畫面。如果是用 DC 的話,也可以透過預先對焦的方法解決對焦速度問題,這點我們可以稍後再談。

另一方面,由於這種拍攝技巧需要配合高速快門使用,因此相機鏡頭的光圈如果可以大一點就較為有利。此外,有很多時我們都不能走得太近拍攝這類照片,一支長焦距鏡頭也是有需要的。鏡頭選擇方面,Canon EF 28-300mm f/3.5-5.6 L IS USM、EF 70-200mm f/2.8 L USM 等長鏡都是不俗的選擇。如果以 DC 拍攝的話,Canon PowerShot S1 IS 也是近來熱門之選。

拍攝要點

快門速度︰基本上凝結技巧需要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不過要有多快就要視乎主體的動作而定。如果拍攝寵物、小孩、行人的話,1/250 秒左右的快門已經足夠。如果要拍攝足球、籃球賽事,就最好要有 1/500 秒的快門速度。如果要拍攝實車、棒球的話,由於速度相當之高,可能需要用到 1/1000 秒快門也不足為奇。拍攝時可以用快門先決自動曝光模式,拍首幾張照片時仔細檢視照片的清晰度,如果主體有點模糊的話,那就要考慮增加快門速度、ISO 及加大光圈了。

光圈︰光圈愈大,快門的速度便可以愈快,有助提高照片的成功率。不過如果拍攝時光線充足,而主體動作又不太快的話,可以嘗試調低一級光圈以增加景深,而且收細一級光圈亦有助提高照片的整體清晰度。

感光度︰視乎拍攝時的光度及主體的動作,如果已經將光圈調較到最大不過快門仍然不夠快的話,就嘗試調高一級 ISO 感光度。最理想的調較的幅度是剛剛好,盡量避免太高 ISO 引來過高的雜訊。如果 ISO 200 已經足夠凝結動作的話,調較到 ISO 400 也只是將雜訊提高而已。

對焦︰如果大家用 D-SLR 的話,調較到連續對焦模式可以令運動中的主體保持清晰。如果以一般 DC 拍攝,對焦速度可能跟不上較快的主體,大家可以先預計主體的運動路線,預先對焦在路線中的其中一點,等主體到達便按下快門。

選擇主體︰凝結攝影技巧只能夠暗示主體正在運動,因為照片中的主體實際上並沒有動作,因此有些主體不太適合以這種技巧拍攝。例如要拍攝一輛高速飛馳的賽車,在高速快門下賽車跟靜止時是一樣的。不過如果能夠在照片中加入一些「一剎那」的元素,例如排氣喉噴出火花、車子入彎時兩個車輪離地等,效果就完全不同。

速度變化︰同一速度的主體,跟攝影師的相對位置不同,相對速度也有不同。例如迎面而來的汽車相對速度是最低的,用較慢的快門也可以將其凝結,不過當汽車在攝影師面前橫過的時候,相對速度就變成最高,快門速度也就要相應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拍攝不斷進行重複運動的主體,通常都可以找到某些位置是速度特別慢的。例如拍攝一個蕩鞦韆的女孩,當鞦韆蕩到最高時的速度是最低的,攝影師應該在這時按下快門。如果拍攝賽車的話,賽車入彎的速度也肯定比直路為低

拍出動感 - 模糊篇

所謂攝影,就是在平面的照片上表現三度空間事物於某一段時間的形態。很多時我們拍攝的題材都不止有靜態一面,例如人物、動物、汽車等,其實我們亦可以多嘗試透過照片紀錄動感。不論是數碼攝影還是傳統攝影,拍攝動態題材不外乎三種方法,就是模糊、凝結及 Pan 鏡。今次我們會先說說較簡單的模糊技巧,日後再會討論如何以凝結及 Pan 鏡拍出動感照片。

器材準備

要控制照片主體的模糊程度,我們就要改變相機的快門。而根據不同的主體運動速度,我們所需要的快門速度又有所不同。因此要拍攝這類題材的照片,起碼要有一部可以控制快門速度、光圈及感光度的相機,如果可以附加濾鏡就更加之好了。其實現時有這些手動調控的數碼相機都已經相當普及,最為人熟悉的可說是 Canon PowerShot A75、PowerShot A80 等,售價都不過是二千多元。如果要專業一點,不妨考慮擁有更高控制程度的單鏡反光機,例如我們的照片多數就以 Canon EOS 10D 拍攝,快門速度由 30 秒到 1/4000 秒都可隨意選擇。

如果用 DC 在日間拍攝,由於光線充足,光圈又不可以收得太小,很多時快門速度都不能達到預期的慢,這時大家可以利用一些減光的濾鏡(如 ND、PL 等)來增長曝光時間。此外,由於我們只想主體模糊,整體上我們是要求照片是清晰的,不過有時快門可能會慢得不適宜手持拍攝,這時一支三腳架就可以大派用場。

拍攝要點

快門速度︰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要拍攝模糊主體需要較慢的快門速度,不過因為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移動速度,快門的設定也就略有不同。例如我們希望以模糊拍攝手法表現城市人的急促步伐,以 1/5 至 1/20 秒的快門速度就可以拍到不錯的模糊效果。如果拍的是汽車的殘影,就得視乎車輛的行駛速度,一般街道的車輛可能需要 1/5 秒快門拍攝,不過在公路上的車輛就可能需要用到 1/30 秒左右的快門速度。基於主體跟拍攝者的角度、移動方向的不同,主體的相對速度也可能會不斷轉變,快門速度也不可能一成不變,大家拍攝時唯有多作嘗試,反正用數碼相機是不會浪費菲林的﹗
感光度︰拍攝這類題材的照片時,一般情況下自然是愈低愈好﹗不要將相機的 ISO 設定為 Auto,因為相機的程序會設定一個較高的感光度來避免手震。現時不少相機都有低至 ISO 50 或 ISO 64 的感光度選擇,大家不妨試著使用。

光圈︰快門速度一慢,入光量自然會提高,這時大家使需要使用一個較小的光圈去做相應調節。如果用快門先決曝光模式,大家只需要設定好快門,相機會懂得自動設定好一個合適的光圈。不過一旦快門設定得太慢或現場光大強,就算相機用上最小光圈都會曝光過度。由於一般 DC 的最小光圈只有 f/8 至 f/11 左右,在日間拍攝時很多時仍然會是曝光過度的。加一片 ND 或 PL 減光鏡,便可以將曝光過度情況改善。很多相機都不能附加濾鏡,不過大家可以使用三腳架穩定相機,然後用手拿著減光鏡放在鏡頭前也是可以的。

拍攝技巧 - 夜間攝影

使用V8 / DV攝影機拍攝夜景是一件十分頭痛的問題,相信有許多USER都有慘痛的經驗,眼前燈火輝煌的美景,拍攝起來確是完全走樣,問題不是在攝影機,而是你不知如何運用手動調整的功能來對應,以下將我的拍攝心得給網友們分享。

  
大部份家用攝影機的USER,在攝影時都是將攝影機設定在全自動的狀態下,如果在大白天的室外或燈光充足的室內都還能應付自如,但是若碰到反差大如黑夜中的燈光,如才過不久的聖誕節燈飾及國慶日總統府週邊建物的燈飾,那就沒輒了。不但一顆顆的燈泡成了一片光團,且金黃的燈色也變成了白光 (如圖A就是以全自動所拍攝的景像),細節全不見了,顏色也不對了。


再看到(圖B)在同樣的場景,同一部攝影機拍攝出的效果卻完全不同,這不是運用影像特效,而完全是由攝影機本身的手動調整功能所完成的。圖中燈光的顏色與肉眼所見差異較小,主要是攝影機本身的"白平衡功能(White balance)"也就是主掌拍攝時針對不同的光源調整出正確顏色的重要功能,它的職責就是將光源在一定範圍內儘量調整到接近白光。


這下問題來了,金黃色的燈光也就是在 (太陽剛下山時以自動白平衡,手動光圈拍攝) 這種情況下給做掉(如圖A),沒辦法它無法分辨美醜,它只是忠於它的工作,所以我們要以手控來下指令給它,如何下呢?


1.首先將全自動功能切換到手動調整功 能上,找到白平衡功能 (White balance)。      
2.一般大都以圖案來表示,如:太陽表示室外晴天,一朵雲表示陰天,燈泡狀表示室內鎢絲燈,或有得是有夜景模式。

3.將功能選擇在[室外晴天],如此就能鎖定在此位置上。至於為何要選此模式,非三言兩語可道盡,往後在研討會中會針對白平衡功能(White balance)詳加說明。 
     
4.解決了顏色問題後就是亮度的問題,一般是以縮減光圈或亮度來因應,找到亮度調整鍵,看著攝影機的觀景窗或LCD,以目視來調整,直到可分辨出一顆顆小燈泡為止。

由以上的結論我們了解到,要拍好夜景"白平衡功能(White balance) & 光圈或亮度調整"是成敗與否的關鍵。就我所知無論新舊款的V8或DV大都可手動調整這兩項功能,不妨現在拿起你的V8/DV找看看是否有這些功能,並親身體驗印證一下。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相機版 » [教學] 攝 影 技 巧 +聖誕加分題+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