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48
- 精華
- 4
- 威望
- 159
- 魅力
- 1
- 讚好
- 0
|
1#
發表於 2005-5-27 10:08 PM
| 只看該作者
[轉貼文學]十大刺客 [樂+]
西漢司馬遷於〈史記〉中以曹沬至荊軻五人之事蹟寫成刺客列傳,並對這些人物作出了高度的評價。
中國古代注重俠義精神, 出了很多不問錢財, 只知"義所當為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俠客.
俠客們快意恩仇, 殺盡貪官污吏, 霸王惡賊, 留下不少英雄事蹟, 傳誦千古
你心目中的十大刺客又是誰呢?
荊軻刺秦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 故事中充斥著感人的男兒義氣和浩氣 :
先有田光為取信於燕太子丹自殺並藉此激勵荊軻
繼而有樊於期借自己的人頭給荊軻以伺機刺秦
荊軻離燕去秦時,曾在易水之上歌之,歌曰:「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何等激昂慷慨,淒清欲絕,因而那些相送的人,皆瞋其目,髮盡上指。
及後, 在秦王殿圖窮匕現, 劍術不精的荊軻終被砍殺
至秦一節寫 “舞陽色變振恐”,荊軻“顧笑舞陽”,“倚柱而笑,箕踞而罵”,以及“秦王環柱而走”等等細節,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把荊軻臨危不懼、鎮定自若、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形象質感化地突現出來。這段與之前措寫他與蓋聶及魯句踐爭執時皆顯得膽小無比,形成強烈對比, 代表其人有大勇的沈毅性。
後有被秦王薰盲了眼睛的荊軻好友高漸離把鉛放進築中,在為秦始王擊築時,舉築撞擊秦始皇,欲完成荊軻遺志, 惜沒有擊中, 亦被秦始皇殺了.
數百年後, 唐代徐敬業,起兵揚州,是以討武曌則天女皇帝,也欲結死士,以圖擊刺。駱賓王曾有送別詩一首:
此地別燕丹,壯士衝冠;
昔時人己沒,今日水猶寒。
此詩內容,全用前荊軻離燕去秦時所唱歌詞典故,以資送別。其於欲結死士以刺武后之事,含蓄言之,不露痕跡。
豫讓是春秋時期晉國人,曾經侍奉範氏和中行氏兩家大臣,但都沒有打出名堂。後改投智伯,得到重用。
後來智伯欲攻打趙襄子,反被趙襄子聯同韓、魏合謀滅了智伯;還三家瓜分他的國土; 這就是歷史上的『三家分晉』。
趙襄子恨透智伯,將其頭骨漆製成載酒的器皿。
豫讓及時逃到山中,說 :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豫讓為報智伯知遇之恩, 立誓拼死為智怕報仇。
他於是改名換姓,偽裝成受過刑的人,混進宮廷,藉替趙襄子宮中修整廁所之便,藏著匕首,意圖刺殺趙襄子。趙襄子到廁所去,心一悸動,拘問修整廁所的刑人,才知道是豫讓,衣服裏還收藏著利刃,豫讓說:“我要替智伯報仇!”
侍衛要殺掉他, 但趙襄子敬重豫讓的忠義, 說:“他是義士,我謹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況且智伯死後沒有繼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報仇,這是天下的賢人啊。”就將他釋放了。
然而豫讓仍不死心,不惜自我毀容,把漆塗在身上,使肌膚腫爛,像得了癩瘡,吞炭使聲音變得嘶啞,使自己的形體相貌不可辨認,沿街討飯。就連他的妻子也不認識他了。
(呢段係咪熟口熟面呢? 唔記得好似邊度睇過? 我就覺得金庸先生寫光明右使范遙自毀容顏和扮啞一節好有可能係由此事找到靈感)
路上遇見他的朋友,辨認出來,說:“你不是豫讓嗎?”回答說:“是我。”朋友為他流著眼淚說:“憑著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寵愛您。親近寵愛您,您再幹您所想幹的事,難道不是很容易的嗎?何苦自己摧殘身體,醜化形貌,想要用這樣的辦法達到向趙襄子報仇的目的,不是更困難嗎?”豫讓說:“托身侍奉人家以後,又要殺掉他,這是懷著異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選擇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困難的,可是我之所以選擇這樣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後世的那些懷著異心侍奉國君的臣子感到慚愧!”
沒多久, 豫讓事先埋伏在一座橋下,准備在趙襄子經過的時候刺殺他。不料趙襄子的馬卻突然驚跳起來,使得豫讓的計劃又再次失敗。
襄子列舉罪過指責他說:“您不是曾經侍奉過範氏、中行氏嗎?智伯把他們都消滅了,而您不替他們報仇,反而托身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經死了,您為什麼單單如此急切地為他報仇呢?”豫讓說:“我侍奉範氏、中行氏,他們都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土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土那樣報答他。”襄子喟然長歎,流著淚說:“唉呀,豫讓先生!您為智伯報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寬恕你,也足夠了。您該自己作個打算,我不能再放過您了!”命令士兵團團圍住他。
豫讓自知此劫難逃,悲憤莫明,乞求趙襄子除下外衣讓他了結心願:“希望你能讓我完成最後一個心願:把你的衣服脫下來,讓我刺穿;這樣,即使我死了,也不會有遺憾。”
於是襄子非常讚賞他的俠義,就派人拿著自己的衣裳給豫讓。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擊刺它,說:“我可用以報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 然後便用劍自殺而死。
自殺那天,趙國有志之士聽到這個消息,都為他哭泣。
[ Last edited by 樂壇渣Fit人 on 2005-5-30 at 12:42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