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410
- 精華
- 1
- 威望
- 2499
- 魅力
- 4720
- 讚好
- 6
|
1#
發表於 2011-8-1 01:10 AM
| 只看該作者
節錄自DCHOME:
原文按此<––––
n年前我曾經為某雜誌寫過下minolta的歷史
果陣仲係km年代.........
Minolta呢家廠,出名係創新
好多技術佢都係世界第一家使用.....
各位網友可能比較後生(其實我都唔係大好多,哈哈)
睇住呢幾年CN獨大,可能會以為M記,P記,O記等都係唔太出名的「細廠」
事實上呢三家野都有風光過的時候,
從前日本相機六大派:CANON, NIKON, PENTAX, MINOLTA, YASHICA, 奧林巴斯各據一方,各有千秋架﹗
Minolta第一個輝煌年代,應該數到七十年代
當年ZEISS去日本找YASHICA合作推出CONTAX品牌
而西德另一大廠,LEICA,亦看中日本廠商的生產能力及較低成本的生產費
暗地找了MINOLTA合作
七十年代LEICA的R機,機械設計係同MINOLTA某幾部係一模一樣
只係LEICA用上更靚的零件而已
MINOLTA亦從中吸收了LEICA的造鏡技術
傳說,MINOLTA的 70-210mm f4 同 16mm fisheye,多少係流著leica血統的
第二個光輝年代,肯定係八十年代初
minolta推出世界第一部AF SLR!
當年MINOLTA大膽放棄了沿用多用的MD接環
改用全新的A接環
響當時係極大的賭博
事實上MINOLTA的改革,令佢取得空前的成功﹗
NIKON隨MINOLTA推出AF SLR
O記則響AF發展上顯得停滯不前
PENTAX雖然亦推出AF SLR,不過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旗艦機
CANON ]則遲遲沒有動靜.............
直到1990年,MINOLTA的DYNAX系列,銷量都穩佔日本的龍頭位置
然而,AF系統卻為MINOLTA帶來前所未有的惡夢
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正當MINOTLA意氣風發之際
突然遇上了震動全日本的侵權官司﹗
一家在美國名不經傳的「相機」公司
竟然狀告MINOLTA抄襲它的AF設計﹗
結果,MINOLTA除了支付高昂的訴訟費
還要賠償天文數字的侵權金﹗
這一來,MINOLTA十年間所賺的
幾乎化為烏有
本來盈利豐厚的公司
一下子面臨重大危機﹗
可幸的,MINOLTA仍然在風雨飄搖的日子,推出了旗艦 DYNAX 9xi
少少題外話
美國公司勝出官司後,矛頭再指向日本三大相機公司,nikon,pentax和o記
在前車可鑑的情況下,三大公司都自願賠上相當的「和解金」
反而採用自家鏡身對焦的canon可置身事外
多少說明為何踏入上世紀90年代,canon的EOS系統可以逐漸雄霸天下
踏入九十年代中後期
電腦技術發展一日千里
攝影界開始思考攝影技術的未來
畢竟135格式已沿用多年
於是
一場變革正慢慢醞釀
當年,相機系統發展可以分為兩大方向
一.數碼技術
這個研究主要由SONY帶動,早在八十年代SONY已研究數碼相機,過程不多講了
最重要的,係MINOLTA在九十年代中後期,推出了世界第一部DSLR(大家常講的DYNAX 7D,都不知係MINOLTA的第幾代了)
而且還繼續推出新型號
可是當年的CCD只有一百,二百萬像素,MINOLTA的研究可謂勇氣可嘉,然而產品根本連135相機都比不上
大量的R&D的費用就消耗掉了﹗
九七年前後,除了數碼科技引起相機生產商注意外
當年還有另一個重大改革
就是APS= ADVANCED PHOTO SYSTEM (中譯:先進攝影系統)
相信廿歲出頭的影友也未必聽過這名字
不過行開快圖美的話,都不難看到APS FILM的真身
所謂APS,係放棄沿用的135格式菲林,改為使用面績少50%的APS片幅(今時今日,我地成日話APS SIZE CCD,就係當年定下的﹗)
改用細SIZE的原因有三
1. 民用的攝影愛好者,一般只沖曬4R或5R的相片,其實未完全發揮135格式的力量,故倒不如發展一種民用的菲林好了
2. 相機的體積再小,也會受到135菲林體積所局限,因此要進一步把相機迷你化,必先製作出更細小的菲林
3. 沖晒機器數碼化,電腦化,有需要加強菲林與沖晒機之間的互動關係
因此,1996年尾,APS菲林由柯達等公司的倡導下,終於問世
各大相機廠亦開始APS相機的開發與生產
如果冇數碼相機
今日可能是APS的天下
APS有咩優點
大家可以上網搵搵
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
是它的菲林後有一個COATING
可紀錄低拍攝時,光圈,快門,曝光補償及焦距等數據
方便沖晒機作出相應的調整
晒相人員亦唔需要估估下
保證到沖晒相片的質素
因為APS片幅縮小了
傳統鏡頭的焦距用在APS相機上要X1.5
對用家來說是不太方便(這一問題今天仍面對著)
加上傳統接環比較大,仍限制了單鏡機的縮小化
因此MINOLTA再一次破釜沉舟
推出世界第一套APS SLR SYSTEM VETUS S-1系列
採用了全新、更細的接環,然後將現有的鏡頭APS化
成為一個全新的系統
相對CANON的EOS-IX沿用EF鏡頭
MINOLTA此舉實在大膽非常
也看出MINOLTA對APS的期望與誠意
然而,這一份誠意,卻對MINOLTA造成無可挽回的致命傷......
當APS問世時
柯達宣稱:未來將是APS的世界﹗
可是,柯達的如意算盤完全打不響
三年後,即2000年,民用相機已進入三百萬像素的年代
也為APS打響哀鐘:
菲林時代已過去了﹗
環顧C,N,P,M甚至CONTAX
它們在97-00年間都推出過一系到的APS相機
但主力都在傻瓜機的戰場上
SLR的生產實在少之又少
CANON只推出過兩代EOS-IX的單鏡機
和兩支專用的EF鏡頭-其一是EF24-85mm f3.5-4.5,是EOS-IX的KIT LEN
NIKON也推出過F系改造的APS SLR(型號忘記了)
和第二套APS 專用的APS SLR系統
不過在APS鏡頭和數量上,似乎都不及MINOLTA S-1般完整
MINOLTA則有S-1 相機,和大約四-五支專用鏡頭(連500反射鏡都有﹗可想而知MINOLTA是落幾重注)
但是由於是第一代機
APS SLR的售價絕不便直
當年EOS-IX連鏡,萬成價大約是$8,800!(講緊係九七年,小白鏡都係差唔多呢個價)
S-1的售價大約係六千多(也可以買到一部中高級的MINOLTA機身了)
對當時的影友來講,並不是一個合理價錢
何況,APS菲林,40格要三十大元
沖晒要去快圖美,88大元沖晒一筒40格APS菲林
實在貴得不可思議﹗
因此,APS的戰場始終停留在傻瓜機市場的爭奪
SLR市場只係雷聲大,雨點小
MINOLTA這次的變革,變成落錯注
別忘記,APS的出現,正在MINOLTA輸了侵權官司之後
S-1令MINOLTA雪上加霜,種下了千禧年的困局
經過九十年代的侵權官司及APS失敗等打擊後
踏入千禧年,MINOLTA也曾試過發奮圖強
事實上,即使經過重大打擊,MINOLTA仍然能於98年,MINOLTA創業70週年時推出皇牌旗艦DYNAX 9
足見MINOLTA之頑強
2000年秋,MINOLTA推出副旗艦-DYNAX 7
其造工,手感,操控,完成度
相信至今仍為MINOLTA友所津津樂道
的確,DYNAX 7 絕對有實力和同級對手EOS 3及 D100一較高下
甚至有能力為MINOLTA挽回九十年代的劣勢
成為中興之作.......如果沒有數碼相機出現的話......
2000年
當時數碼相機逐漸流行
民用DC的像素已步入三百萬
但售價仍然高昂
以當年的視野看
在可見的將來
相機界的數碼時代將會君臨
MINOLTA在此時推出DYNAX 7,目標並不在於搶佔逐漸消失的菲林SLR的市場
而是將它當作未來DSLR的實驗機種﹗
事實上,除MINOLTA之外,CONTAX和PENTX都展露同樣野心
CONTAX於00年推出第一部AF SLR- CONTAX-N1
同年發表DSLR計劃:CONTAX N DIGITAL
PENTAX於01年初發表全新SLR- PENTAX MZ-S
其後又公佈以MZ-S為藍本的DSLR:MZ-D
而2001年,日本相機二大巨頭,NIKON和CANON
亦先後發表了NIKON D-1H NIKON D-1S 及CANON EOS-1D
這意味著新一輪SLR競賽已經開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這場競賽竟在短短數年間分出勝負
先簡單說說PENTAX和CONTAX的遭遇
兩家廠商於00年已研發MZ-D及N DIGITAL
並採用飛利浦的FULL SIZE 六百萬像素CCD
以當時來說,FULL-SIZE + 六百萬像素是無敵的組合
本來,兩家大廠計劃於01年夏秋之間就將自家的DSLR推出市場
但意想不到的是,飛利浦CCD竟出現供價不足的問題﹗
PENTAX於是在01年尾宣佈中止MZ-D計劃,改為生產民用DC
及著手小型DSLR的開發,即後來的ist-D
而CONTAX則堅持下去,終於在02年尾推出了CONTAX N DIGITAL
不過數碼科技是不容許等待的
CANON已搶先在02年初推出六百萬像素的 EOS 60D
而價錢比CONTAX N DIGTIAL平上一半﹗(CONTAX N DIGITAL價錢約是港幣49,500,今時今日仍然是天價)
而且N DIGITAL在高ISO的表現,實在強差人意
(當年高ISO有幾多NOISE, 各影友都心中有數)
加上高昂的售價
令這一部本來是驚世之作的旗艦機走向失敗
也直接令CONTAX於兩年多後退出市場*
*Contax其實由德國zeiss擁有,日本京"磁"(唔識打果個字),只係商標持有人,所以當專利權一過,不排除有別家相機公司買下contax商標,繼續生產contax產品
大家可能問
在pentax和contax奮戰的時戰
minolta去了那兒?
屈指一算
從00年dynax 7到04年第三季dynax 7 digital推出市面
足足相隔四年
到底這四年,minolta在搞什麼鬼?
筆者只能作出以下推斷:
1. minotla 並不是CCD的生產商,並不能和CANON一樣,能百分百為自家設計及生產DSLR機身
2. 00-04年是DC的戰國時代,DC像素件幾乎一年提升一百萬素,DC改款的速度愈來愈快,價錢愈來愈低,
一款DC可能在未收回成本的情況下便要退上市場,加上舊貨囤積等問題,令相機生產商的盈利愈來愈低,
MINOLTA的相機部門的虧損亦愈來愈大
3. MINOLTA意識到,要和C,N兩大廠一較高下,DSLR的設計必須作出突破,然而這個突破需要時間來實驗和改良
不能在未百分百完成時就推出市場
而且,在種種不利的因素下,MINOLTA終於抵受不了財政的危機
終於和KONICA合併,由M,變成KM
本來,傳統菲林廠商和相機大廠合併,可以集二者之所長,財政上的問題亦可取長補短
但實際上,一加一未必等於二......
03年末,M迷引頸以待的DSLR終於出現
這就是DYNAX 7D
DYNAX 7的機身,結合六百萬像素CCD,加上特大的屏幕
貼身的按鍵設計,及當年全球獨一無二的AS防震系統
為相機界帶來不少震撼
然而,更震撼的是
MINOLTA宣佈,DYNAX7D的發售日為:明年﹗
這一決定令不少人失望
因為同年的夏天,CANON已發表了萬元以下的入門機身:EOS 300D
並在同年年底發售
低廉的售價定必吸引不少玩家投入CANON的行列
MINOTLA要晚一年才推出DYNAX 7D,售價還在萬元以上
勢必失去大量市場土地
但這一刻,MINOLTA似乎將所有注碼都押在AS系統身上
更願意為這一系統等待多一年
繼續上回的故事............
話說MINOLTA全力發開DYNAX 7 DIGITAL
同時
由於數碼時代來臨
機款更新周期太快
MINOLTA實在抵受唔住
相機新部門不斷出現赤字
另一方面,傳統影像輸出大廠:KONICA亦感到時代即將改變
菲林市場愈見萎縮
發展數碼相機亦獨力難支............
於是,兩大公司展開合併,各取所需
成為KONICA MINOLTA
講回DYNAX 7D
MINOLTA開發這型號時
已認定AS系統是D7D的獨門殺著
而AS防震系統,亦早在A系列的PROSUMER DC內登場
且取得相當好評﹗
不過DC的CCD和APS SIZE CCD,體積上大有差別
要將AS系統應用在DSLR身上
實在需要長時間的實驗和改良
這也解釋到
為何DYNAX 7D早在03年已有樣板機的出現
但要遲至04年第三季才能量產化推出市面
講回DYNAX 7D
我認為它的完成度之高
甚至不下於現時的40D,或是將推出的D300
(拿像素來比較當然沒意思)
金屬骨架,2.5吋LCD MON,隨時附送LCD保護蓋,似操縱的介面
貼心的按鍵設計,大部分操作都不需要入MENU內切換,當時已超越了CANON 10D
世界首創的AS防震系統
極準確的WB
還有,推至ISO 1600亦不覺得NOISE礙眼
我想至今仍為各位師兄所津津樂道吧﹗
當時DYNAX 7D之所以用上當年最大的2.5 吋LCD MON
是因為廠方覺得
用了M記二三十年的老FANS,多少有點老眼昏花
用大一點的MON,可令他們閱讀資料更方便﹗
我想............現在再沒有第二家相機大廠
設計相機時,還會想到他們的長期支持者吧﹗
MINOLTA在艱難下推出了DYNAX 7D
當時,以7D的實力
是可以與CANON 10D,NIKON D100 決一高下
加上MINOLTA本身強勁的鏡頭群
如:16mm fisheye, 85mm f1.4 (D) G, 100mm f2.8 (D) MACRO, 135mm f2.8 STF, 70-200mm f2.8 SSM, 200mm f2.8 APO......
實力絕不下於CANON的L鏡,什麼小黑小白等等
可是,由於財政上的困難
MINOLTA的鏡頭生產力而大打折扣﹗
經歷過04-06年的MINOLTA用家
都深知當年「等鏡之苦」吧﹗
MINOLTA幾乎三個月才分貨一次,每款鏡頭只有可憐的三、四支貨量
令每位MINOLTA FANS都望穿秋水
(可想而知,今日用SONY機的用家係幾幸福﹗)
鏡頭供應量不足,即使MINOLTA的機、鏡多麼出色
也令新手望而卻步,何況MINOLTA也再沒能力,像CANON一樣做大量的公關宣傳?
不過,D7D始終是一部有實力的相機
同年獲得了EISA大獎
而且D7D亦挽回不少MINOLTA FANS的信心
取得一定的銷售量
多少也舒緩了KONCIA MINOLTA的財政問題......
繼04年的D7D之後
05年第三季,KM推出第二部DSLR DYNAX 5 DIGITAL
道理和DYNAX 7及DYNAX 5一樣
DYNAX 5D是7D的簡化版
更細小的機身
去除了金屬殼
但同樣有AS系統
差不多繼承了D7D的七成功力
價錢連鏡頭也在萬元以下
連鏡頭約七千多..........
當時來說是一個非常震憾的價錢﹗
加上,MINOLTA和騰龍合作
推出了數碼專用的DT鏡頭
三支都是平靚正之選
多次解決了MINOLTA自家生產力不足的問題
這一回,機身售價和DT鏡頭群終於吸引了不少新手加入KM行列
同年MINOLTA亦發表自家設計的35mm (D)(G)鏡頭
似乎KM這次信心滿滿
一眾KM FANS亦期待KM品牌能再次和C,N平分天下
可是,世事豈如人料......
DYNAX 7D到DYNAX 5D
令KM陣營出現小陽春
看KM的財政狀況
相機部門的赤字亦因這兩部機的出現逐步收窄
但KM仍要靠最賺錢的文儀器材來補貼相機部門
現在再看看當時相機界的局勢.........
05年中,CONTAX這傳統品牌退出相機市場﹗
當時,大家正期待,與ZEISS一向有合作的SONY,會否乘時購入CONTAX的生產權
將SONY的數碼技術與ZEISS的光學技術合而為一呢?
生產力方面,SONY有自家研發CCD/CMOS的能力
鏡頭亦有騰龍作支持
唯一欠缺的,就是機身的生產
SONY要在數碼產品搶佔更大市場
成為DSLR生產商是理所當然是發展方向
CONTAX淡出市場,自然令人聯想到
SONY會不會令CONTAX復興呢?
可是結果卻令人意想不到
日子該是06年初吧..............
SONY宣佈,購入KM的相機部門﹗
為何SONY會選擇KM呢?
原因我估計如下:
1. 相對CONTAX,MINOLTA在AF系統上有更大的用家群,吸納了MINOLTA,相等接收了MINOLTA的原有用家,總比由零出發為好
2.對KM而言,出售相機部門,是止蝕的最好方法,對它們來說,保留最賺錢的文儀生產線,比攬著光輝不再的相機部門更為化算
3.對KM更有利的事,KM只是出售相機生產線,它們仍保留鏡頭生產線,KM變成SONY的OEM生產商,SONY要幾多,KM就賣幾多
絕對是有賺無蝕,這也解釋到,為何SONY品牌的MINOLTA鏡會比從前貴上一截,亦解釋到為何KM能短時間回復鏡頭的生產量。
4.KM本身有不少有價值的技術,如A700的眼控是上承DYNAX 9D, 機身防震系統沿自AS,還有D7D,D5D沿用下次的機身格局,都令SONY節省不少R&D的時間
故此也令SONY在06-08年間,可建立出A100-A700-A900的相機家族
5.沿用KM的系統,無須再花時間去令消費者建立起品牌信心,MINOLTA從來也是信心的保證
KM點解做唔住.............我諗講到呢度都可以停筆............
KM推出D7D,D5D,在中興的形勢下,將整個江山交比SONY
實在係一件好可惜的事情
不過從整個市場看
CANON和NIKON在DSLR市場的佔有率接近80%
餘下的廠商只能爭奪餘下的20%...........更何況,C,N陣營正對那20%亦步亦趨
難保其他廠商連這少少土地都保不住﹗
因此,而商業的角度看,KM賣走相機部門是明智之舉
SONY承受了MINOLTA的系統,再花大量金錢推出A100至A900系列
及花費更多向MINOLTA購入鏡頭,及向CZ支付品牌費
是禍是福實在有待觀察
再者,SONY的PS3正受Wii及XBOX兩面夾擊
PSP敗於NDS手上
藍光播放器受HD-DVD的對抗
MP3市場更被APPLE IPOD全面擊破
SONY的財力能保持多久實在未敢樂觀
還幸A700面世後,普遍的評價還是不錯
加上SONY用家而家沒「有錢冇鏡買」的煩惱
而SONY亦加緊研發真正自家製鏡頭
減少對MINOLTA的依賴
就且看SONY能否帶領KM傳下來的系統打出一片新天吧﹗
(全文完,謝謝收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