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CHECSS仔的歷史研討站]-有趣歷史收集處[+左]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155220 at 2006-1-13 20:23:
+ u( x6 p  B: ^6 A! E( B/ o6 X3 W
, Z2 D" i5 t- X
) N4 f9 K1 Y( W; `! d. T2 A8 k# A狗叔認為曹操是英雄還是狗雄?
2 ]2 C, R- [* u, _+ U. r; [成者英雄敗者寇, 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終其一生亦不敢稱帝, 不算英雄矣......(但亦不是狗熊, 只能說是一方梟雄是也)
3 z/ q$ @, T8 I" }$ z:cool:
Originally posted by 155220 at 2006-1-13 20:27:
& [7 T! w& A* P9 p6 o3 i- q) r2 K
9 r% u- i$ {6 r& {9 a& h
3 \, I6 b  X( _致狗叔:
/ {* C9 _/ E6 V* J8 H& E( Y6 k3 U
# b+ X3 V9 x/ a; g7 ^晚輩應稱你為狗叔還是九兄?
7 ]) c2 l) P) q都係一句啫...........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CSS at 2006-1-13 20:25:5 X2 o3 ~) o* `" q
8 A% ^5 f1 |0 G* f0 e, _' T. f7 A
九兄
* j) U+ A/ k& S

2 e' N  ~# z/ N0 v4 O  K" g#322
.
Originally posted by 打狗棒 at 2006-1-13 20:34:
1 X; ]3 s* Z1 q. e7 M# B  ?
9 X! e" ~" o& j. ]" ?都係一句啫...........
3 c$ A6 ~, ]) J. O5 j
6 T' T$ M  H, Z+ p( z7 C' w5 [
ok
.
滿清三大以疑案之一: 太后是否下嫁?2 _) K. R" c1 V4 A$ q' ~5 g
順治親母, 康熙祖母之孝莊皇太后有否下嫁皇父攝政王多爾袞? 各位有何意見?

001萬歲.jpg

001萬歲.jpg (321.8 KB)
334 x 550 PIXEL下載

Originally posted by 打狗棒 at 2006/1/15 15:34:3 D/ q) w( }7 D$ P  B
滿清三大以疑案之一: 太后是否下嫁?9 W! Y: m, o, _8 @" c9 q
順治親母, 康熙祖母之孝莊皇太后有否下嫁皇父攝政王多爾袞? 各位有何意見?
% S+ n* T4 l2 X% O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Originally posted by 打狗棒 at 2006-1-15 15:34:- c9 \- {7 {+ @8 R
滿清三大以疑案之一: 太后是否下嫁?
$ @5 s2 V+ r  W9 s! X) x順治親母, 康熙祖母之孝莊皇太后有否下嫁皇父攝政王多爾袞? 各位有何意見?
" k, {) B2 T% q; F. |2 Q2 U1 X9 t7 Y
對清朝的認識不多,故.......
.
Originally posted by 155220 at 2006/1/15 15:39:
# E; t# F, |; n4 k% l6 V8 |
3 F; V/ d; e5 N) ?( [7 Z. ^7 e# }$ S
# N  w) e. R  O) [: {+ [對清朝的認識不多,故.......
% P, I* c9 R# Y4 T( v$ |7 X$ j
x2
http://www.xvideos.com/video451827/rio_filter-074_babe_filter-037_and_squirt
Originally posted by 打狗棒 at 2006-1-15 03:34 PM:
" p; P$ U; d& E4 B# L滿清三大以疑案之一: 太后是否下嫁?, J' V' f$ b; I' I
順治親母, 康熙祖母之孝莊皇太后有否下嫁皇父攝政王多爾袞? 各位有何意見?
% N( ]& @/ c( @- ~& z( d冇....
) y* i8 B% K+ X- z* O$ W% m- X1 f6 N% @8 Z, S9 _/ D+ F. k/ |5 t
多爾袞娶既係豪格既既老婆" N) j2 x* n2 T& w$ P
唔係皇太極既老婆
' l% E9 c) ?! {. B
2 j- m# |5 ?2 |" ~有本書咁講...
民主定民粹?
曹操和張飛是親戚 [轉貼]
% p! F3 t4 W; X9 a# i+ q3 ]2 u
2 P! t& d" U$ m$ [  看到這個題目,有的讀者可能會啞然失笑:曹操、張飛這兩個死對頭,怎麼會沾上親戚關係?然而,這並非海外奇談,而是實實在在的史實。
- A: V4 x) I" p: \% S) t% Y& _& g$ f/ ~4 l: l1 G' m
  曹操和張飛的親戚關係,是通過夏侯淵一家搭起來的。
/ Q2 D5 Z' q* A7 r" q3 ~
1 K/ q. P& C* s8 y" K2 ~8 X6 e; e  先說曹操。曹操之父曹嵩,是東漢末期大宦官曹騰的養子,但他的本家卻是夏侯氏。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曹瞞傳》及《世語》二書:「(曹)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指曹操)於惇為從父兄弟。」這就是說,從血緣關係來看,曹操其實應該說是夏侯氏的後代;他手下的頭號大將夏侯惇  就是他的堂弟,另一員大將夏侯淵也是他的族弟。夏侯惇長期獨當一面,「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夏侯淵多次領兵出征,「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也極受信任;除了他們自身的才幹勳業之外,與曹操的親族關係乃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僅如此,曹操還有意識地與夏侯楙、夏侯淵親上加親。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按:三國演義》說夏侯楙原是夏侯淵之子,自幼過繼給夏侯惇,誤),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為妻,封列侯,「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三國志.魏書.夏侯惇傳》),可謂官高爵顯;夏侯淵的長子夏侯衡,也「尚太祖弟海陽哀侯女,恩寵特隆。」(《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總之,在曹魏集團內,夏侯惇、夏侯淵家族真是尊榮無比。所以,陳壽在寫《三國志》時,乾脆把夏侯惇、夏侯淵與曹仁、曹洪等曹氏宗親合為一傳,標名《諸夏侯曹傳》。
4 G' F) N4 J, q' F5 r6 ~4 K& _/ i# L0 a$ s5 e. h+ @! f8 M: L
  至於張飛,作為劉備的心腹大將,無論就其家世出身還是政治觀點來看,本來是很難與夏侯氏家族產生什麼瓜葛的;然而,在那天下大亂,人的命運變幻無常的年代裏,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卻成了夏侯氏的女婿。據《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注引《魏略》,事情是這樣的:「建安五年(200年),時(夏侯)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這就是說,張飛的妻子是夏侯霸( 夏侯淵次子)的「從妹」,也就是夏侯淵的堂侄女。論起輩分來,張飛還得算是夏侯淵的堂侄女婿哩!/ H* t8 ^, l2 i$ ~3 U/ P) e
! F, T8 J* g% P+ N9 k
  通過這樣兩方面的說明,事情已經很清楚了:既然曹操是夏侯淵的族兄,而張飛是夏侯淵的堂侄女婿,那麼,張飛也可以說是曹操的堂侄女婿。不僅如此,就連蜀漢後主劉禪(張飛的女兒是他的皇后),也得算曹操的隔房侄孫女婿!
0 a- n$ G3 {8 T, h3 Z
6 U. a8 a6 l  @7 _  自從建安五年元月曹操親自率軍擊敗劉備,重佔徐州以後,曹、劉兩大集團一直處於尖銳對立的態勢。所以,曹操和張飛雖然成了親戚,卻沒有機會互相走動,互敘親戚之誼。不過,即使在雙方兵戎相見之時,也還沒有完全忘記這一層親戚關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兵爭奪漢中地區,從建安二十年(215年)以來一直鎮守漢中的夏侯淵與之相拒,在定軍山被劉備部下勇將黃忠所殺。張飛之妻聞訊後,便「請而葬之」,算是對這位堂叔盡一點孝道。再過二十年,魏、蜀兩國的開創者們均已謝世,兩國的對峙態勢雖然如故,但這種對峙和彼此攻伐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而雙方--曹操、夏侯淵的子孫和劉備、張飛的子孫--在感情上的仇恨心理卻有所淡化,這一層親戚關係更成了急難時的一張王牌。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誅滅曹爽集團,獨攬曹魏大權。當時任右將軍、「征徵蜀護軍」的夏侯霸害怕株連,惶惶然投奔蜀國,在陰平道上迷了路,因糧食盡絕,殺馬充飢,步行又打破了腳,真是狼狽不堪。蜀漢方面聞報,急忙派人迎接。夏侯霸到了成都,劉禪親自接見,特地向他解釋道:「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劉禪還指著自己的兒子說:「此夏侯氏之甥也。」看來,劉禪這位庸主並不像人們想像中那麼昏聵糊塗,還多少懂得籠絡感情的重要性。從此,劉禪對夏侯霸「厚加爵寵」,一直讓他做到車騎將軍。就這樣,夏侯霸成了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之一。; D6 d+ t" c( R$ o, u5 s
1 S9 @1 S+ ^4 F" S
  曹操和張飛是親戚,這本來是很好的小說材料,其中有多少矛盾衝突可以展開,有多少悲歡離合值得渲染呵!但是,羅貫中寫作《三國演義》時,卻完全沒有涉及這一點,不僅張飛之妻根本不曾露面,就是寫到夏侯霸投奔蜀漢時,也沒有順便略作交代。不知羅貫中是沒有注意到這一層親戚關係,還是因為不想描寫家庭生活而有意捨棄這一事實,抑或是擔心寫了這一點會模糊作品「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這是一個難以索解的謎。不管謎底如何,我對此都感到惋惜。1 u( d0 Z* h7 Z3 Z& i
% t$ D4 `1 M4 f" s, a( z6 D
(本文選自《三國漫談》一書)
.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CHECSS仔的歷史研討站]-有趣歷史收集處[+左]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