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2220
- 精華
- 0
- 威望
- 1099
- 魅力
- 0
- 讚好
- 0
- 性別
- 男
|
264#
發表於 2006-3-2 02:44 PM
| 只看該作者
推介好書-------兵行天下︰國際軍情大掃描
推介軍事好書2 c3 o6 w) w1 Q' [
8 ^4 x- {& P7 k% I! X& yhttp://addons.books.com.tw/G/CN1/1/CN10066491.jpg
- k# k& @% } f# L6 K7 p* m. @9 i) @- {- ^8 d* Z' y, x. Z+ \
* Y5 i7 q4 b; D
作者: 環球時報編 6 O6 b+ \/ Q/ [& C% M/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 z+ L4 c5 X/ d出版日期:2005 年 08 月 01 日
# u* [) c* b- R; O, `語言別:簡體中文 5 m$ j% t2 U: y8 f2 Z1 K$ }( }
人民幣:30.00 元 : M" \6 b9 \% b1 V2 R" D# y/ }
' f: [ m$ I8 a. g. f0 z! k
+ ] [3 V; q) l0 M) x5 s3 G! X2 {內容簡介 # `& ^" L: `4 _' S% a( |
3 G+ ?" S4 w# g% U) O 這本書是《環球時報》發行第1000期紀念叢書之一。它薈萃了從2000年至2005年6月《環球時報》 “軍事”版刊發的100多篇精品文章。全書圍繞廣大讀者關心的國際軍事領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充分反映了眾多將軍、學者和記者對全球軍事動態、各國軍隊建設及未來發展等方面的深層次思考與獨到見解。
3 Y+ c4 u9 i* ]) S8 B《環球時報》的“軍事報道”很有特色,多年來一直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好評。本書集納了《環球時報》“軍事”版刊發的100多篇精品文章。內容既有豐富多彩的軍營生活,又有高屋建瓴、放眼全球的軍事戰略話題;文章充分反映可眾多將軍、專家、學者、記者對全球軍事動態、各國軍隊建設以及未來軍事發展等方面的深層次思考與獨到見解。相信會給廣大讀者留下更全面、更深刻的印象。 . L& W0 p9 |2 H* ?' E" _! A Z7 z
& c3 f: V1 m X: O8 x
* y) n+ E( S- Q) S! k) I
詳細資料
8 C0 T; u' D# s7 I# D2 w* Z' m& E 平裝 / 340頁 / 16K / ISBN:7501226466/ [5 [2 [5 ~% a/ c2 `2 F! ^
普級 / 單色 / 初版版2 H' h3 G3 l! C$ r5 c% {9 D, M" O2 X
出版地:大陸 4 [- j/ `' |/ O" v; r6 a) ]+ O# |
" [1 [2 [- F k* |8 B$ K3 W7 x; I5 ?
目錄 , C9 W6 {$ y f: L7 |
* M: \2 c3 ]3 X# L 軍情觀察
0 @1 Z5 r. w- S8 V* B( b
" Y. e& ]# c# A1 @8 p8 I《簡氏防務周刊》關注中國國防 % |4 O' ?, H c; s5 j+ ?4 o
“第六代戰爭”將在太空打響 " F7 i% b0 N+ H; G
美國如何制定作戰計劃
: d& Y8 Y$ i( ^& x: f五環攻擊法指導美軍打仗 6 z. o. W* [/ V" {' q9 {4 H
歐盟軍品,英法德唱主角
* A0 v6 H7 Q1 W8 ?3 b! r武器出口,各國都留一手
1 n. z( ^: d3 m# n8 U, H高速路建機場,國外很普遍 + {+ Z1 I7 C2 A( l. v- z6 O
美陸路交通為戰爭考慮
1 u3 z# g) O3 \: ?, }民船和民機在戰爭中出大力
. i# \6 X5 c: @, E1 o, [( r+ v日本大企業備有軍工廠房
+ ?! ]2 A; B7 i2 W( s8 [1 @......
$ B ^- _% a7 ?' N2 V1 I- }& `3 x5 @- Z: z/ E( D
外軍采風
, T; h, l3 A# E6 U" m( L0 [- D6 ]
6 q1 u9 ~4 C! ~" l8 s! `+ n' V美國四大特種部隊
5 q3 I: L1 [' b5 t0 o* _4 }! ?反恐怖特警全年不休息
- ]( Y' a2 a: E0 d% Z& ^美特種部隊裝備了啥
5 M( h8 z1 t+ d* c4 `, l美軍有支心理戰部隊 + w7 Z8 @* }5 x+ Q9 i& c+ q
美陸戰隊人人練武
4 |- q* A( m' N' B! I6 H俄羅斯有兩支特種部隊 ) ^) D$ ~! J% m* F1 M, \! w$ F
蛙人保衛克里姆林宮
5 @' K+ m" f: g1 N$ T神秘部隊為俄核武庫站崗
! U" { ?0 @* ^+ D; }4 K1 B* `日本特種部隊官多兵少
( p; P, a/ ?) u. v# G1 s5 [1 eKSK。德國最精錢特種部隊
! Y" R+ C3 u+ R2 {% `德國特種兵須過“虐待關” . B) r, X5 p5 b# r+ ]% L
巴基斯坦特種兵都是穆斯林
6 b8 b; C: E# Z$ ?5 F" [) S手語幫特種兵殲敵
' ~1 S8 |, r* O; J5 z! }" M俄軍教官不休寒璁假 . ]+ d& [5 @6 M5 p6 k" l6 Q) J; V
俄“天軍’’大學地位很高 ) [/ R9 |' n) q' Q1 `
俄羅斯有16所少年軍校
) Y' Z7 T5 C- W! e4 O俄羅斯有一批間諜學校 8 N7 r5 B9 ~. J! p* P6 g% j! ]
俄“森林學校”探秘 - b ?, ]# z6 K
...... ( X/ x4 p% X1 _% f/ j/ O
1 ?6 t1 ~' W- E$ b$ ?4 A+ w" G
軍事論壇 " \, \- P, F B: n% g) X
7 v. T% }* g* H' a- R1 U% X20世紀,在戰爭中等待和平 & Z$ F% ?) q9 y9 }1 [0 X
全球軍費突破萬億大關
) B# U x$ E' f7 B# q美國40000億軍費怎末花 2 i4 M1 p. w; V
現代國家的戰爭動員機制
$ \6 a. H8 Y1 N: ^. }“三非”作戰引領現代戰爭 # X/ U6 [9 n; f8 @6 D) C C
美國軍事如何保持領先
5 @! t' ]# V- \3 g美新核戰略︰攻防兼備 ! {+ T* l6 B# ]& _' n$ u
美軍愛搞聯合演習 ! S2 h- z1 ]0 y
...... 5 `# q9 I% C& p# b
8 A# ^( O; Z3 X2 g( x+ u: N v v Z! i) @/ a; l
序
- k) Q1 A( [: B- }; K7 o
$ g4 |6 {9 H7 e! [/ |. `. f( D F3 y 這本書是《環球時報》發行第1000期紀念叢書之一。它薈萃了從2000年至2005年6月《環球時報》 “軍事”版刊發的100多篇精品文章。全書圍繞廣大讀者關心的國際軍事領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充分反映了眾多將軍、學者和記者對全球軍事動態、各國軍隊建設及未來發展等方面的深層次思考與獨到見解。
2 S6 |( ?- ~. b# B國際風雲大事,十之八九與軍事有關。縱覽每天的電視、廣播和報紙,國際新聞很多與軍事活動甚至直接與戰爭相關。《環球時報》的“軍事報道”很有特色,多年來一直受到社會各方的廣泛好評。本書收納的100多篇文章就是其中的精品,相信薈萃成書後,會給廣大讀者留下更全面、更深刻的印象。 1 l5 `: Q7 X0 I! n
戰爭伴隨我們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軍事確實是個永恆而沉重的話題。據有關專家學者統計,從公元前3200年到20世紀80年代的5000多年間,世界上共發生戰爭14500多次,給人類帶來空前的劫難,約有36,4億人在戰爭中喪生,損失的財富如果折合成黃金,可以鋪成一條寬150公里,厚10米,環繞地球一周的金質腰帶。我國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到西藏和平解放這2171年中,有1735年處于戰亂之中,盛世和治世總共才436年,是統一以來總時間的五分之一還︰不到。就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世界範圍內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的慶祝活動還在進行之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的各項慶祝活動也正在陸續展開。人們紀念正義戰爭的勝利,緬懷過去的崢嶸歲月,為的是更好地珍惜和平,更好地面向未來。 & L: k5 U5 X0 U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進入21世紀,中國的發展跨入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也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但挑戰與機遇並存。作為中國最高軍事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校長,作為共和國的一名軍人,我期待著我們國家有更多的人重視國防,關注軍隊,研究軍事,勿忘戰爭。期待著大家進一步強化國防和國家安全意識,在當前國際風雲復雜多變、世界新軍事變革蓬勃興起之時,要善于抓住機遇,勇于迎接挑戰,了解軍事,學習軍事,研究軍事,為“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獻計獻策,為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
: H; |& y9 u$ E; X8 F相信本書的出版,一定會讓讀者有所獲益。
6 A+ O; \1 a6 l( L; n3 ?% U8 ?5 B% X. N$ a$ e
[ Last edited by qweqweqwe on 2006-3-2 at 02:48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