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日前,《印度教徒報》披露,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處發表了一份最新的《國家安全指數評估報告》,對世界50個國家的國家安全指數進行了等級排名。結果與西方一些研究機構的類似報告排名有較大不同。1 s4 s- y, U! r' t' T

: o+ {# J! f8 F! I6 X$ x( l  國家安全指數:美國第一
2 T2 `% g9 Z0 D$ d# t3 D/ |) C; A& p, U! L8 Q% _- c
  據報道,該報告是由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薩梯什·庫馬爾牽頭完成的。研究小組挑選了50個國家,遍布世界各大洲。該報告認為,國家安全指數是5大指標基礎上的一個綜合指數,這5大指標包括:國防能力指數、國民生產總值指數、人文發展指數、研究和發展能力指數以及人口指數。最終前10名的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日本、韓國、瑞典、俄羅斯、德國、印度、法國、英國。以色列位居第11位。此外,巴基斯坦排名第49,安哥拉為倒數第一。& ?  M; h9 L" N0 F
4 j, V# a3 E! d; [9 U4 ~
  在評估國防能力指數方面,該報告不僅綜合了對象國的國防開支,而且還包括武裝部隊的人數。在常規部隊指數方面,報告認為,排名依次是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朝鮮、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日本、法國。在武裝部隊指數方面,該報告將美國、中國、印度列為第一層次,而一直被外界認為惟一能在軍事上與美國抗衡的俄羅斯隻位居第四,韓國、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越南和埃及緊隨其后。
; v3 o9 B' D7 Z3 v* h1 n4 f2 C  H, u" j' E% b
  很多指標難以准確量化" B# ]$ F$ g6 l! v' i8 _7 f3 |: V  Q

+ z1 ?3 L/ l9 P7 P2 `+ R  印度《金融時報》指出,印度在完成這份評估報告時,借鑒和參考了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國家力量”以及中國社科院提出的“綜合國力”的概念。7 e; n, {8 j2 g: l" J- n% \

4 Z1 Q' t% X! W$ m8 o7 E  報道指出,作為國際上最早以量化方式研究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機構,蘭德公司的“國家力量”評估包括了國家資源、國家表現及軍事力量三方面。而中國社科院的“綜合國力”概念包含了8項指標,即自然資源、國內經濟、進出口貿易、科技、軍事、政府調控力、外交和社會發展能力。報道稱,印度此次在中國“綜合國力”評估概念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一項人口指數。該指數並非強調人口數量,而是強調一個國家所能凝聚的“人口力量”。
6 B: `, d& g5 n1 i4 v
6 z6 W+ x& v/ R1 h! W  綜合國力強弱是一個國家制定外交戰略的主要依據。目前國際上的主要模式包括:美國克萊因的“國力方程”、日本的綜合國力測算法、美國約瑟夫·奈的“軟”“硬”實力測算等。但像此次印度這樣單純研究國家安全指數的還不多見。究其原因,不僅因為類似戰略和指揮能力、軍隊紀律性、國防動員能力的統計難以准確量化,而且各國對自己的尖端武器裝備進行消息封鎖,外界評估武器裝備性能時存在很大偏差。
: H- Q9 I# p' R0 h
7 S5 @" O- `2 c+ X- _$ {% {4 O) X3 u  重視中國的挑戰
8 q- s( Z0 @5 ]' o, {- C- [" T  W+ t) K/ g' }8 e2 h% S' a+ d$ q$ H/ Y
  《金融時報》認為,這份最新的國家安全指數的含義其實很簡單。首先,一個國家的真正實力應基於其經濟、科技、政府管理能力和知識力,而非軍隊的數量、武器庫的大小,否則此次排行榜中,韓國和瑞典不會排在俄羅斯之前。印度應進一步在科技競爭力、工業能力、政府管理能力、外交以及社會穩定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
- q- v9 f  y' d6 H2 T5 T
- r7 z- _) A  b7 N3 j- v9 n  其次,重視來自中國的戰略挑戰。印度媒體評論認為,在中印兩國關系近年來大幅改善、發展前景普遍看好的情況下,中國未來不會對印度構成政治和軍事威脅,但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中國可能會對印度構成更大的戰略挑戰。▲
修訂版* a: @0 d: k' M7 e7 _7 ^+ I

" u# i! R" T' G* O  j- l( Q2005年各國軍力世界排行榜:   |/ m) N  A& c: ~

5 ?+ h2 m+ ~) R$ M, p& A# r綜合軍力排名---空軍軍力排名---海軍軍力排名---陸軍軍力排名
* G  i# _, a+ U# l/ k2 Q1.美國--------1.美國----------1.美國---------1.美國
/ ]  {. ]$ ~2 H; Q( X2.俄羅斯------2.俄羅斯--------2.俄羅斯-------2.德國   d# U6 g6 U5 L! Z$ d6 i
3.法國--------3.法國----------3.英國---------3.俄羅斯
/ r. g  T; Q" F# A3 }% N7 Z8 n4.英國--------4.英國----------4.法國---------4.法國 ; H7 l0 M6 b: O5 Y4 [: S
5.德國--------5.烏克蘭--------5.日本---------5.英國 ; H- c8 c5 V) |6 l
6.日本--------6.日本----------6.德國---------6.中國   W, d) E" B# {; @# o0 J% ]9 R
7.羲大利------7.德國----------7.羲大利-------7.羲大利 " Y! u) u9 G0 e! V- u
8.中國--------8.羲大利--------8.中國---------8.北韓 " e, F; G0 `6 j, F# e
9.印度--------9.以色列--------9.印度---------9.印度
, Y8 `  h% L, _; j" m' ]5 y10.北韓-------10.臺灣---------10.西班牙------10.南韓 - L6 k1 s- U9 d
11.南韓-------11.中國---------11.荷蘭--------11.日本
8 U8 ~0 x1 p8 ~+ r! b& T% B+ `12.烏克蘭-----12.印度---------12.南韓--------12.以色列 # a* n& m+ i. \$ E4 |# }
13.以色列-----13.北韓---------13.北韓--------13.烏克蘭 8 _6 H9 d' h: x( Z( K7 C& n+ ^! {: j! z
14.西班牙-----14.土耳其-------14.臺灣--------14.西班牙
9 v* O& n6 v' h5 o, n1 c0 F- A$ {15.土耳其-----15.西班牙-------15.巴西--------15.土耳其 $ T$ \( }# S) W" b+ l; O, f- J
16.臺灣-------16.南韓---------16.以色列------16.巴基斯坦 " r8 E& V! G6 [: s0 P
17.埃及-------17.埃及---------17.埃及--------17.埃及
5 V5 k" n$ |2 z18.荷蘭-------18.荷蘭---------18.土耳其------18.臺灣
9 n# a  X, y' D( ?/ Y! A19.巴基斯坦---19.瑞典---------19.巴基斯坦----19.伊朗
: D+ k# t7 `2 B20.伊朗-------20.澳洲---------20.澳洲--------20.伊朗 5 Q8 N$ O4 ?9 x
* C, @% V- Q, u- O
軍構通過,臺灣海軍軍力由世界第14名上昇至世界第10名,而臺灣綜合軍力由世界第16名上昇至世界第14名,臺灣國力由第16名上昇至世界第15名
戰前伊拉克國防武力之研究9 G& O$ }* V( G) [/ X
5 c8 }% k+ g7 Z! D3 @, B& b

! [% A/ F1 p3 Y2 h
# r, }0 \/ F) L 8 |" a# w" o4 y' ^( a

4 R+ Z2 u- \/ o 6 P+ [$ O+ b' J7 _. P5 X8 V6 C

( M; e; [1 B& k: Y0 ?% T) t陸    軍
+ I/ E8 U7 z- W3 Z. z
% W2 I- P8 ^  X' E( j9 K        施澤淵4 t/ z" h: V+ S# z( V" }

( r5 q5 J) |; k4 P備役上校
, N9 t. L1 E' K" ^( |5 M4 h
1 J1 `6 a  M6 t提 要9 Y: Z6 h3 g$ o" u- A: }( L

7 }& Q* Q) r1 Y5 Y8 R
1 `0 f# t4 s+ r7 {, i7 i7 w/ Z; B, I- I& E$ F8 k
一、伊拉克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國家,曾有悠久光輝歷史與文化。於1921年在英國同意下建國,是為伊拉克王國。直到1932年英國方同意其有完整、獨立的統治權;二次大戰時亦為盟軍友邦。7 Y. C4 C1 ]$ G! s  M9 U7 @3 O
0 `0 T: Y# {2 @" {3 F$ }& k
二、1959年接受前蘇聯軍事援助,加入「不結盟國家組織」,成為反西方路線國家。「以、阿」第三次戰爭時,表態支持同質性的埃及敘利亞等國,與美斷絕外交關係。
9 J) A) x1 ~- c
% I1 \+ R' e) W% N三、70年代時伊拉克國防預算約16億美元,總兵力達18萬餘人。兩伊戰爭時期,國防預算約26億美元,作戰部隊多達48萬人。波灣戰爭時期,挾三個(北、中、南)軍區負責全般作戰任務,總兵力達120萬人。
  q; f) x  h% G
+ H  k& F* N4 L& D9 B7 \四、波灣戰爭後,伊拉克重整軍力,總兵力達40萬人。然兵力殘破、裝備短缺、後勤失調,嚴重影響未來作戰能力。
8 U1 @" g2 q; [! ~! R5 H8 d3 F3 C# @& j9 U1 |# {* D
7 O$ {7 @7 L& o% g

' ]; }* s$ J; Z/ ?$ u5 O壹、前    言2 N5 @* l+ m/ ~1 g6 |2 `

" x" s* E4 J# \$ p8 ?: k 4 F4 q0 c" A% G2 s( t

, ^( s1 Z7 f+ z, l2 v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長期以來美國賴以憑藉的兩洋安全戰略,激起舉國上下一致的質疑。布希總統為重建以「美利堅文化」為中心的普世價值,強調「自由持久」,並以反恐作戰為其施政主軸,籲請各主要國家共襄盛舉。一時之間,在反恐大纛下,國際上所謂的「邪惡軸心」頓時成為主要打擊對象。遠在中東海灣地區的穆斯林及伊拉克,瞬即成為首要打擊目標。從美軍積極部署海灣兵力及動員必要的國民兵觀之,第二次「美、伊」波斯灣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 b' H! L9 z' a
) K/ F7 B7 ~3 ?
近依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軍極可能在2003年4月1日發起攻擊,若然!伊拉克有何勝算?如何遂行戰爭指導以及如何終止戰爭?均為當前世人關注焦點。僅就伊拉克(Iraq)當前的軍事思想、國防武力與戰備整備現況,結合戰術戰法與作戰效能以饗各位讀者。3 B6 ~: T6 l) o+ _/ l

' t# H) g. s- z0 ? $ f9 J  \% Y% g) D3 q' ?/ z- U

6 }5 W0 T0 \0 a7 f貳、伊拉克地略形勢與軍備概況- H6 _3 p& X& F% O, y2 v; C
. Y8 n& o& _0 B' t( e) U
# ]# Y1 A& r( {' J( b; Q1 V
4 v1 N% m6 w5 Z( C. O
伊拉克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族的戰後新興國家,早在遠古時代屬是蘇美人的一部分,曾經擁有光輝的歷史與優美的文化。1534年,鄂圖曼土耳其人(Ottoman Turks)在此建國 ,美索布達米亞從此淪為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版圖。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法兩國遂於1916年簽署賽克斯.比克協議,將黎巴嫩、敘利亞交由法國統治;巴勒斯坦與美索布達米亞等地交由英國統治,並淪為列強控制的勢力範圍。註竑" O6 ]& G8 d7 P, C3 Y" R& ^! F$ L7 J

5 O  m$ O2 e$ h1 h  y6 l5 X1921年,美索布達米亞獲得英國同意,改名「伊拉克王國」,同年6月6日正式建國。1932年10月3日,英國同意其擁有完整、獨立的統治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伊拉克一度成為英、法兩國的友邦,1945年加入聯合國,1955年11月3日加入「巴格達公約」(Baghdad Pact),1959年3月24日因故宣布退出。1958年2月14日曾與約旦組織阿拉伯聯邦,同年因政變而解體。越3年(1961年9月1日)加入「不結盟國家組織」。1972年2月,逐步接受前蘇聯軍事援助,從此採取反西方路線。
0 v6 E1 i, m( a
  o: l# X4 f! E, G# z4 }( v$ \在論述當前「美、伊」情勢之前,首先就其地理形勢略加以說明。伊拉克是亞洲西南部海灣地區的回教國家,現有面積約438,31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245萬人。以首都巴格達(Baghdad)為中心,向東沿著底格里斯河(Tigris R.)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兩河流域與伊朗交界,西與約旦、敘利亞相接壤,南與科威特及沙烏地阿拉伯相連接,北與土耳其為鄰,整個精華地區就在兩河流域交會處以西地區,形成早期以美索布達米亞(Mesopotamia)為中心的亞述帝國。註笀整個地理形勢,以巴格達為中心,呈顯東部多山,西部平緩的走勢,主要鐵、公路沿著兩河流域平行鋪設,由巴格達向南北延伸,因此限制大部隊東西向的機動與作戰。4 O$ n) A) P: G( R# n

; g3 v2 S) m/ W; L2 p/ @1967年,第三次「以、阿」戰爭時期,伊拉克基於民族情感與宗教信仰,表態支持阿聯各國。1967年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此數年曾因內部派系鬥爭,多次發生政變。(1958年7月14日卡塞姆發動政變)。1963年社會復興黨(Bathy Party)掌握執政大權。1963年11月18日阿里夫政變成功,惟於1968年4月14日搭飛機罹難,兩天後總統一職由其弟當選執政。1973年該黨又與共產黨合組民族進步陣線,外交政策從此倒向前蘇聯。1972年2月,伊、蘇雙方簽署長達15年的軍事同盟,確立冷戰時期同盟關係。註笁
: h3 b' i. W% H# t% e' ~! P& \; V3 A( _/ D2 r+ X  g$ O# X
一、1960及70年代之軍備9 L; V: A6 O4 r% k" H) \, j7 ?

  b: W- @, N9 }, p8 ]1977-1978年間,伊拉克已擁有1,180萬人,三軍總兵力約188,000 人,同時期的國防預算4億9,150萬伊幣,約合美金16億6,000萬元。伊斯蘭革命委員會與社會復興黨指導委員會是伊國最高軍事權利機構,國防部是最高軍事政策(軍政)機關,總參謀部則是最高軍事指揮(軍令)機關。三軍武力分由「正規軍、預備役部隊與準軍事輔助部隊」共同編成,其中地面部隊區分「北、中、南」三個軍區,分由第1、2、3個軍區(軍團級)負責地區防衛。  R1 ^6 n. t( z  G2 j% D

  Z: B% q5 {& C5 o% y陸軍的兵力計16萬人,下轄裝甲師×4、機械化步兵師×2、步兵師×4,獨立裝甲旅、特戰旅各×1及步兵旅×2,另編成「共和國衛隊」(簡稱共和衛隊)的前身--機械化警衛旅×1。此時,陸軍已擁有T-34、T-54/55、T-62各型戰車1,350輛,AMX-30型戰車500輛,PT-76型戰車100輛。另有各式裝甲車1,800輛,包括BTR-40、BTR-50、BTR-60 、BTR-152型機械化步兵戰鬥車及BMP型裝甲人員運輸車。蛙式(Frog)-7多管火箭是俄製軍火,疾風型(Scud) -B型地對地飛彈及SA-7型Grail野戰防空飛彈亦在採購清單之中。
0 o  A2 \' Z  O0 b# O6 D9 p- D* t3 R8 Z+ d& Q  ^& e
海軍僅有3,000餘人,除巡防艦外,以10艘俄製奧薩(OSa)1、2級飛彈快艇為主力,配備冥河(Styx)飛彈。其他作戰船艦計P-6級魚雷快艇×12、T-43型掃雷艇×5艘、巡邏艇×4艘。空軍約有25,000人,內含防空兵力1萬人,計作戰飛機369架;包括MIG-17×30架、MIG-19×20架、MIG-21×115架、MIG-23×90架、SU-7B×60架、TU-124×2架及SA-2、SA-3、SA-6防空部隊及各型防空火砲。" `4 {) f( z5 ]$ r% M

; z  v. f8 `! S6 h: c4 [二、1980-1988年兩伊戰爭時期& R9 p' c' a# Z2 k  m$ }8 o# J5 F
9 e, ]# {$ N3 B
兩伊戰爭時期,伊拉克擁有1,311萬人口,全國生產毛額214億美元,國防經費計7億9,893萬伊幣(約合美金26億7,000萬美元)。註籺當時第一線作戰部隊約475,000人,第二線人民陸軍約40-45萬人,外加完成基礎訓練,可納入戰備動員者計75萬人。此際主要的武器裝備,包括T-34、T-54/55、T-62、T-59/69、T-72型及法製AM×-30型等各式戰車1,700餘輛。由於T-59/69型戰車是中共仿照T-54/55式戰車,火砲口徑與彈藥型式完全一樣,因此後勤維修的零附件必須仰賴前蘇聯或中共提供。註籸
% y/ w0 V7 q' X5 o3 I
; w6 D) I! Z  R4 X8 zT-72戰車的性能可與美軍M-1A1戰車與英軍挑戰者(Challenger)MK2戰車相匹敵。戰車零組件已改採「模組化」配備方式,其中125公厘膛砲,每發射120發砲彈必須更換砲管;車上履帶,每行駛1,500哩也需汰舊換新,無形中伊軍所屬的500餘輛T-72型戰車,必須受制於前蘇聯的後勤補給。更有趣的,車上的空氣濾清器極易受到沙塵的堵塞,問題是濾清器所需的棉質纖維多屬美國製品。事實上,在1991年波灣戰爭之前,伊拉克輸入的美製棉紡織品占國內市場的80%,如此單一而脆弱的後勤補給,難免影響戰車的持續戰力。註籹' q4 t! `$ m! X- |1 M1 U
3 g) X% S  n4 k: b  m$ l  Z1 m
1979-1980年前,海軍已擁有4,000餘人,配備俄製奧薩1型飛彈快艇×4艘、2型×8艘為主力,其他作戰船艦計OSa-1型大型巡邏艇×3艘、P-6級魚雷快艇×10、T-43型掃雷艇×5艘、近岸巡邏艇×16艘。空軍約有28,000人,內含防空兵力1萬人,計作戰飛機339架;包括TU-12型轟炸機×12架、IL-28型輕型轟炸機×10架,MIG-17、19已大部汰換,MIG-21型×115架、MIG-23B 型×90架、SU-7B×60架、SU-20×30架及FB-59/FR-10型計20架。其他各型防空武器如SA-2、SA-3、SA-6防空飛彈並無大幅度改變,惟IL-76型運輸機則已納入採購。註籿: R- P0 u" t9 z0 a- {, p
1 @6 e9 B$ d2 y1 ~& {

8 u4 e! r& x* p& T+ Q" H- ^) U6 o) O3 Q1 y8 O" K! ]( q
參、1990年波斯灣戰爭時期之軍備
1 U8 Y8 E8 z+ q5 n8 _' g
" x1 d' N- \+ B' Y* ~3 I
6 [' v! a) v5 @2 l: M# s. t; q) c  ^& I
1990年7月21日至8月1日入侵直前,伊軍在科威特邊境分別部署前緣守備與縱深打擊部隊兩大類型。依美軍事後分析,部署在巴斯拉與科威特邊境之間的共和衛隊計8個師,依序包括裝甲師×2、機械化步兵師×1、特種作戰師×1及步兵師×4。在科威特市區西側,兩國邊境後方的10-12個裝甲師、機械化師與步兵師同屬第一梯隊預備隊。另在巴斯拉以南、科威特市區北側,部署的8個師則是第二梯隊。聯軍估計,伊拉克戰前投入的兵力約為26-38個師,包含各類型戰鬥及戰鬥支援部隊計54萬人,各式戰車4,200輛、火砲約3,100門。註粀8 b7 `+ c. j* \! R( L

7 p1 t) i; Q( [0 ~" R: G1990年8月2日凌晨0100時,隸屬於共和衛隊的3個師進逼科威特邊境,另以3個突擊步兵營備戰。註粁2日凌晨0100時,地面部隊分由機械化步兵師、裝甲師各×1為主力,另以1個裝甲師擔任助攻,待其主力越過邊境之後,即沿索夫曼(Safwan)--阿布達里(Abdali)及高速公路軸線(6線道)南下,以80哩的速率直趨科威特首府。是日0130時,直升機搭載特戰部隊分別指向科威特市區與科威特國際機場,導引後續空運部隊控制交通中心、無線電台、機場及各個重要管制中心。除以一部直趨王宮及重要政府部門外,0530時地面主攻部隊與特戰部隊完成會師,1900時占領科威特市區,次日傍晚奪取科威特港,至此伊拉克大致控制全局。註紃
' J3 _/ a# n1 i/ L* G: k& c& a( C
就當時伊軍三軍各級部隊的編組,特別是地面部隊的編裝組織,它與英國皇家陸軍的編組型態極為相似,但其作戰模式與戰術戰法,卻自1970年代開始受到前蘇聯的影響。註紈在國防體制方面,總統是三軍最高統帥,握有絕對的政治實權,伊斯蘭革命委員會與社會復興黨指導委員會,是伊軍最高的軍事權力指導機構。國防部是軍政機關,總參謀部則是軍令指揮機關,總參謀部承總統之命,統一指揮「共和衛隊司令部、陸軍、海軍、空軍(含防空部隊),以及人民陸軍(Popular Army)」。通常,總參謀長由陸軍將領擔任,茲就三軍各級部隊的編組概述如后:  v" }% b0 b) g* y# P0 N

+ @4 P% b9 t* q1 @. K3 o一、陸軍兵力編組與戰備整備: e+ p" @% L8 Y# ^$ x" Z4 i1 L1 [; G
  A7 N0 y  h8 p* o" M. ^7 g- ~
陸軍是伊拉克的主力,其結構包括「共和衛隊、正規軍與預備役部隊」三大體系。其中,以「共和衛隊」最為精銳,依次才是陸軍的正規軍與人民陸軍(民兵)。不過部分軍事專家卻認為,伊拉克雖然擁有50個師,但其精銳部隊不過10-12師,且善於守勢作戰。註紁在1990年波斯灣戰爭之前,地面部隊區分「北、中、南」三個軍區,分由第1、2、3等三個軍區負責全般作戰任務。在此期間,三軍各部隊擁有120萬的兵力,約占全國總人口的7%;陸軍約110萬人,編成7個軍、1個共和衛隊司令部,計70餘個師,主要的裝備計各式戰車5,000輛、裝甲車6,000輛、火砲5,600門及各式直升機500架。註罘6 v# b5 Q, v4 Q0 t' O+ I
3 O& v. L3 X- d1 r% X
二、海軍兵力編組與戰備整備$ N" R1 q. P( C8 K

0 N2 Q, x0 j' n' P0 g海軍的兵力是海灣地區最弱的一環,源於東南方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交會處,以波斯灣(Persian Gulf)頂部所形成的一個楔形地區,沿著阿拉伯河西岸至出海口,約有105公里的河(海)岸可供小型船艦停泊。緣於此,海軍自1941年首度採購2艘巡邏艇起,迄1990年「伊、科」戰爭前僅有60艘中、小型近岸防衛船艦,一度編成7,000餘人(含陸戰隊)。
+ ~( L+ m) @% w1 Q7 t( L5 p  H
5 [' Y- G/ i% {  N回溯1980年代,伊拉克曾向義大利採購4艘飛彈驅逐艦、6艘飛彈巡防艦,但受到國際制裁的杯葛,迄今尚未獲得。80年代末期,波斯灣受到「兩伊」戰爭沉船殘骸的影響與水雷阻礙,航道愈形狹窄。戰爭期間,伊軍作戰艦艇不足40艘(含5艘中型護衛艦),但電子反制與艦砲射控能力俱感不及,艦載防空能力更形脆弱。惟沿岸部署的「地對海」岸置反艦飛彈,勉可有效封鎖波斯灣海域船艦進出。
7 O% S4 T( q. x* d
% k( H% w1 D" @: n; O三、空軍兵力編組與戰備整備: A9 e$ g! \  s4 s
2 N2 Y4 X8 V9 w$ r" t" A
伊國空軍建軍於1927年初期,在波灣戰爭之前編成2個轟炸機聯隊、17個戰鬥轟炸機聯隊、16個戰鬥機聯隊以及200餘架教練機,全軍編制約5萬餘人,分別部署在40餘個機場,置重點在巴格達周邊地區。除為數MIG-29型戰機×50架、法製幻象F-1型×100餘架外,其他多屬老舊機種,戰力亦為有限。
- l' r5 t3 Z! {$ G. z* q
9 W  D: g9 D- N; Z" R1 d「防空司作戰令部」隸屬於空軍,統一管轄全國各地16個「地區管制中心」及陸軍野戰防空系統。在全國48個防空飛彈陣地中,以俄製SA-2、SA-3中、高程防空飛彈為主力,部分屬於SA-6式車載式野戰防空系統。至於為數甚少的Roland-1、2型防空飛彈則是「兩伊」戰爭的戰利品。由於防空作戰系統採俄式「中央集權」統一指揮方式,一旦巴格達防空司令部遭受攻擊,雖可藉由民航管制系統切換航管情報予之輔助,但影響全般防空作戰效能。反之,若地區性防空管制中心受創,則相對影響單一地區的作戰效能。此外僅存的野戰防空系統,勉可遂行低空防空作戰,但對地面部隊的安全甚為堪慮。
( l1 K# f9 ^" I) c
# T- L1 i$ Q% S6 A- M回溯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外交部接受安理會第660號決議,同意停戰為止,伊軍參戰兵力竟多達42個師,約有40個師被摧毀。在參戰兵力35萬人中,約有86,000人被聯軍俘虜,其中約有64,000餘人被美軍俘虜。註羑占被俘人數77.6%。戰後,美軍研判伊軍傷亡人數可能高達375,000人,其中陣亡10萬餘人,若以人口比例換算,相當於美國人口的560萬人。註羍在武器裝備損失方面,被毀或被俘虜的戰車計3,847輛,裝甲運兵車1,450輛,以及各式火砲2,917門。以戰車為例,T-54、T-55型戰車大多被毀,少數為T-59及酋長型戰車。據非正式報導,約有T-62戰車400餘輛及T-72戰車1O0餘輛逃往伊朗或用其他各種手式逃過一劫。註羾, U3 g) g) d9 L

# Z* X0 x" ~4 E5 M# Q & n: x! n, O, I1 y9 J1 I" m3 j

- j8 P& w1 z- e8 X肆、後冷戰時期一跨世紀戰力重整; \0 M% ?% B8 T9 a" r

% c% ?0 ]! W7 a- h2 ~ 1 N1 D( P. p* W9 i! G0 |
' I% @/ V: ?+ U
1993年,伊拉克再度整軍經武,在40萬兵力中,陸軍編成5個軍及1個共和衛隊司令部,下轄22個師及8個共和衛隊師,兵力計35萬人。主要裝備以各式戰車2,000輛、裝甲車3,000餘輛、各式火砲1,000餘門及直升機400餘架。海軍僅存中、小型船艦10餘艘。各式飛機修復後,雖有300餘架可供起降,但作戰能力甚為存疑。1995-1999年期間,依「各國軍力平衡報告」(The Military Balance)顯示,三軍總兵力降為382,000人,其中陸軍減為35萬人,占三軍總兵力91.63%;海軍約為2,000人,占總兵力0.52%;空軍約3萬人,占總兵力7.85%。
+ H1 }" v0 U. M0 Y
# M$ n$ F* g( j" b1 X8 v; c) l4 o一、陸軍
: v( M7 z# W: t9 o  _
/ n$ k6 {0 i! \+ f8 ?在眾多的地面部隊中,區分3個軍區、6個軍及1個共和國衛隊司令部。「軍」是戰略基本單位,下轄數量不等的師級部隊。正規軍轄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裝甲師約19個師,共和衛隊則各有4個裝甲師(含機械化師)及步兵師。註耇不過,坊間有部分資料列述,1996年末期陸軍僅有4個機械化師、13個步兵師、6個共和衛隊師;另有10個突擊旅、2個特種作戰突擊旅、4個共和衛隊旅,顯見師、旅級部隊的數量,介於23-27個師之間。註耎若以1990年美軍第24機械化步兵師相比較,該師編制34個營、計25,000人,擁有6,566輛輪型車輛、1,793輛履帶車,各式直升機94架。註耏顯見伊軍裝甲師、機械化師的編制、戰甲砲車的數量就更相形見拙。
% k  {; x* U. a6 ~2 B/ M1 D% g' j0 _9 R8 m( X
在各式武器裝備中,戰甲砲車的程式最為複雜,在900輛戰車中,仍以「T-62型」為主力,包括酋長型戰車、M-47、M-60型戰車約2,200輛。各式偵搜車計BRDM-2型、AML-60/90型、巴西製EE-9型6×6輪型裝甲車約1,500輛,以及俄製BTR-50/60/152型、MTLB型、中共製YW-531型、美製M-113A1/A2型、法製Panhard M-3型及巴西製EE-11 Uruta型各式裝甲車2,000輛,BMP-1、BMP-2型裝步戰鬥車900輛。
' D) K! ^: W( ]8 C) J7 K; ]
' ^+ v$ p/ x6 ~0 P. Q* Z+ g# f0 D此外;各式火砲計美製M-109A1 /A2、俄製122公厘2S1、152公厘2S2自走砲及法製AUF-1(GCT)式自走砲等230門,各型牽引榴砲1,500門。多管火箭仍以107公厘、122公厘BM-21型(40管)、巴西製ASTROS2及俄製BM-13、BM-16型Ababeel型-262公厘多管火箭等250具。其中,BM-13型是二次大戰時期俄製第一代車載式、8條發射軌多管火箭。由於散布面大,射程短(9公里),效果甚為有限。註耔BM-21型多管火箭區分輕型與重型兩種,前者射程約11公里;後者射程約20.5公里,使地面裝備呈顯出「程式多、樣式繁、量不全」的窘境。/ I7 T5 N' O. m2 V. h
3 S6 b& S$ j% O; g
二、海軍3 h% v2 ~+ J9 A2 Y
% e3 I$ r9 I0 @, J. F- b1 H
巴斯拉(Basra)及朱拜爾(Az Zubayr)是主要的海軍基地,翁姆.卡薩(Umm Qasr)則已於1994年前後關閉。目前,全軍僅有2,000餘人 ,擁有訓練巡防艦×1艘,俄製PT-6型魚雷快艇×11艘、掃雷艇×5艘(含南斯拉夫製×2艘)、後勤支援艦×2艘(含義大利製1艘)及港防部隊1個加強營。主要的武器系統則是俄製SS-N-2冥河式反艦飛彈與魚雷。
: N: W0 T0 Y' \% D# d9 Q
) \. B! p  J- T0 p2 h  v9 k* Q! c三、空軍8 {* }, P& a/ u9 y' C1 x( g- ?
, N+ }3 s6 N6 e; E2 X+ `) F
90年代末期,空軍尚有3萬餘人(含防空部隊14,000人),擁有各式飛機300餘架,其中地面攻擊機130架、戰鬥機180架、轟炸機×6架(含中共製H-6D、TU-22型)及IL-76運輸機×1架。其中,地面攻擊機分由中共製殲-6型、俄製MIG-23BN、MIG-27、SU-7、SU-20、SU-25、法製F-1型等各式型式組成;戰鬥機則由俄製MIG-21、MIG-25 、MIG-29為主,中共製殲-7、法製幻象F-1型所組成。由於零附件供應有限,勉強保持部分堪用,但妥善率均不高,部分料件尚需拆零補充,戰力甚為有限。在防空武器方面,仍以SA-2、SA-3、SA-6、SA-7、SA-8、SA-9、SA-13、SA-14、SA-16型為主力,惟部份為德、法合作之羅蘭(Roland)-1型防空飛彈已難有效執勤。
8 O* |5 s% ^  B: m. |/ D
/ N' S; S! V; V* S% V. H0 D 4 B* X' v2 a6 x- q( G3 n9 Y

( Z) C. r1 E. I4 u伍、21世紀初期-- 併軍軍備現況與作戰能力
$ V5 t6 b; r" f  {
4 m0 x3 {# U3 [2 A: u1 M$ q% A3 h ; _+ K  {; e0 x) ^1 w! @, ?

9 `1 v" @: l! R5 o) L據2001-2002年「各國軍力平衡報告」(The Military Balance)顯示,伊拉克現有人口2,424萬人,分析其人口結構,15-49歲適齡男性有590萬餘人,餘為老弱人口。目前三軍總兵力約為42萬9,000人,其中陸軍約有37萬5,000人,占三軍總兵力87.4%,海軍僅是2,000餘人、占總兵力0.46%,空軍約3萬人、占總兵力6.9%(含防空部隊17,000人、占總兵力4%),餘為附屬安全、邊防單位。陸軍總司令部仍設於首府--巴格達,區分2個軍區(或軍團)。南部地區由第2軍團負責,下轄第3、4軍,管制步兵師×3、機械化師×1、裝甲師×2;北部地區由第3軍團負責守備,下轄第1、2、5軍,其中第2軍任東部地區守備,管制步兵師×8、機械化師×2、裝甲師×1。註耷
( v0 d9 D6 i1 n* h& w) P) l% O- ~* s3 g2 c! Y
換言之,由5個軍、17個師及共和國衛隊司令部與所屬6個師所組成。「軍」是戰略指揮單位,下轄2-4個師及若干個地方部隊。各師依任務及編裝特性採「2:1」平衡編組,師的編制精神與前蘇聯末期的編制甚為相似,但戰鬥、戰鬥支援能力略遜一籌,特別是武裝直升機反裝甲能力、夜戰能力與指、管、通、情能力較為不足。# n0 U/ _9 B6 y- N; R, e6 v

0 @- o: X! H. |' O# c, f  y. k以共和衛隊裝甲師為例,師司令部轄裝甲旅×2、機械化步兵旅及師屬砲兵群×1編成。波灣戰爭期間,在僅有的43個師之中,約有38個師呈顯殘破不堪,損失各式火砲2,500門、戰車受創超過3,500輛、裝甲車損失逾1,200輛,註胘原屬精銳的機甲部隊多呈缺裝待料狀態,步兵師雖屬摩托化部隊,但缺人、缺裝狀況更形嚴重,分析其可能面臨的困境:- H8 O7 N4 I1 ~

; U: M9 U& S5 d  }4 V5 R+ Q5 M一、國家戰略丕變、戰爭指導空乏4 g$ M, b- C9 ]/ p& o
$ g* B+ J7 }- V7 n& |
就當前的情勢觀察,伊拉克在國家戰略方面,遭遇四個主要的困境,包括內政、外交、國防與能源方面。在政、經、外交方面,經歷「兩伊」戰爭、「波灣戰爭」與長達12年的聯合國禁運制裁後,國庫空虛,外債累累。長期的作戰損耗,更導致國人在「教育、醫療、住房、生活品質」的不足。特別是境內320萬庫德族(Kudrs)的分離運動,衍生伊北戰略要域的控制與油源爭奪。早先,在1991年波灣戰爭結束後,為保護庫德族的安全,聯合國先在北緯36度設立「伊北禁航區」;1992年又為保護什葉派回教徒免受伊拉克攻擊,在巴格達以南,北緯32度設立「伊南禁航區」,兩個禁航區占去伊國大部以上的領土。由於「禁航區」臨近巴格達首都,對伊拉克的政經活動及飛航活動直接構成威脅。: {% B- T  P/ [9 C( A

5 O, ]4 k8 o; b) Q巴格達當局一再表示,從不畏懼美國的壓力,更不會屈服於軍事威脅。「伊拉克共和國國家報」曾呼籲聯合國安理會,儘速落實第687號決議案第22段文字的規定,解除石油禁運的制裁。註胇反諷的是,伊拉克是一個經常發動對外侵略的國家,又如何能夠在戰敗投降之後,期待美國尊重他的主權與尊嚴?5 x7 t% ^+ T* M

+ a; K6 U# ?# o* h/ g5 }/ d二、海空機艦殘破、情蒐能力脆弱
8 N1 i8 D- ^- U3 X0 h6 O
2 Z3 J7 a  F) u% u8 [  p伊拉克的海軍相對極為脆弱,1991年波灣戰爭之後,受到各國武器禁運的限制,原有的38艘近岸防衛船艦也祇剩下6艘近岸防衛艇、1艘飛彈巡防艦、5艘內河巡邏艇及4艘掃雷艦。註胠編制人數也由7,000餘人(含費拉卡島所部署之陸戰隊第440旅)銳減為2,000人。目前僅有的岸置蠶式反艦飛彈,在缺乏空中掩護下也難以發揮戰力。註胑5 g" `9 x& E3 n

& V0 I- E1 a& n3 ~2 r先前部署在沙巴(Shaibah)海軍基地的SA-321、SA-332F反艦直升機,雖能發射法製AM-39飛魚反艦飛彈,但因妥善率偏低,難以滿足作戰需求。另向法國後續採購的新型SA-365直升機,原可配備AS-15TT反艦飛彈,是否完成部署尚不可知。註胈1991年波灣戰爭時期,原有的各式水雷11種、計1,167枚,曾由伊軍沿著阿拉伯河口至費拉卡島以南,長達30-50浬的「伊、科」海域,以單列、單線併用繫留雷與沉底雷兩種方式,配合水下障礙物分區部署6個雷區,以防衛南部濱海地區的安全。
# D6 }  [( Q, L' }/ L* \
; A1 {$ Z" \& c4 ?在眾多水雷中,以自製LUGM-145繫留雷、Sigeel感音雷,俄製M-08繫留式觸雷,KMD磁感應雷及義大利製Manta感音/磁性雷為主。惟自製之繫留雷仍有13%經常脫纜,感音雷常見高達95%的故障率,面對美軍AN/SQQ-14型掃雷器及最新型的AN/SQQ-32型水雷反制聲納偵測器,在AN/SLQ-48水雷爆破系統配合下,迫使伊拉克的佈雷效果更屬有限。註胂
& ?; |1 a! l9 a$ z$ X' j$ A2 E4 G- Y
在空軍作戰方面,空軍的狀況略顯好轉,不過扣除「防空作戰司令部」所屬人員17,000人之外,總兵力不及14,000人,各式飛機妥善率仍在急遽衰退中。目前僅存MIG-25型戰機×20架,MIG-23、MIG-27、MIG-29、SU-22型及法製幻象1型等各型戰機殘存l-1O架外,另有AN-12運輸機×12架、IL-76運輸機×1架,PC-7、PC-9各1架,其他316架飛機多屬前蘇聯早期提供的老舊機種,至今已有10-15年以上機齡,零組件亟為缺乏,戰力甚為有限。6 |2 Q/ j- \2 O/ S
$ x8 q  w3 x" z: B+ J3 Y
在1991年波灣戰爭時期,原有部分機種具備攻船能力,其中32架法製幻象機(F-1),每架可攜帶2枚飛魚飛彈;4架中共製H-6D長程轟炸機,可攜行「蠶式」反艦飛彈(判為SY-1型)。然因H-6D型轟炸機機體龐大,導航性能不佳,且缺乏空中掩護兵力,對美軍優質空軍並不構成威脅。Su-24戰機可攜帶各型空對地飛彈及火箭,遂行攻擊任務,惟其性能不及美軍F-15,作戰效能也相當存疑。註胐
2 h7 G+ u6 v: B4 D' j: J
+ s& [+ s3 u; [. i6 b& q8 ^% q「防空司作戰令部」原有的防情傳遞管制系統,經中共架設光纖電纜及局部性能提升後,指管速度確有提升,但僅有少數雷達可供支援。原有的4個「防空中心」及16個「地區管制中心」與陸軍野戰防空系統雖有整合,但俄製SAM-2型、SAM-3型輪型車載式防空飛彈及部分SAM-6式履帶車載式防空系統。註胅迭因光電系統故障影響戰備成效,防空能力亦屬堪慮。
1 W4 w/ b7 G7 z& k6 D& F
0 v" e7 K! J) N三、武器裝備老舊、地面作戰不易
" P. E& F- j2 {* X8 f
* K1 G0 p( [# Y" Q  [+ |) a1 z本文爰以「兵力結構、武器裝備、後勤支援能力」為重點,依2002年12月各方資料顯示,伊軍總兵力已由110萬大幅縮編為429,000人。陸軍各級部隊雖有375,000餘人,但原編成的3個軍區已改為2個,7個軍已縮編為5個軍,原有的50個師也銳減為23個師;但扣除共和衛隊6個師及其所屬25,000人至3萬人之後,正規軍僅存34萬人。目前,北部軍區轄三個軍,南部軍區轄兩個軍,以及步兵師×11、機械化步兵師×3、裝甲師×3、步兵旅及若干特戰旅計11個旅。
; M  M7 @2 r) e. r; j, @+ }1 y- m4 m- A, O: i, ^, J$ Z. x, E/ ^! `# a
共和衛隊約有6~7個師,每個師納編12,000人-15,000人,戰時可依需要擴編為2萬人-25,000人。註胣現有武器系統(含共和衛隊)計戰車2,200輛、裝步戰鬥車900輛、裝甲人員運輸車2,400輛,各式火砲計牽引砲1,900門、自走砲150門、多管火箭200門及各式直升機375架(含武裝直升機約100架)。顯見地面部隊雖有精簡,但各式武器數量卻未見提升,裝備妥善率也不及戰備要求。4 a- g: g( O- P  }

  A3 l" k% P# j8 G" k8 ]一般軍事專家咸信,儘管伊拉克遭受聯合國長達12年的經濟制裁,伊拉克仍能生產部份AK-47等輕兵器、T-72戰車及若干火砲零附件。在多達17個師的火砲、多管火箭、反裝甲武器方面,判斷除極少數的武器系統仍能透過走私或拆零補充堪用外 ,大部分均已過時,甚且不堪使用。惟在1989年4月28日至5月2日,伊國舉辦的「巴格達國際武器裝備展」期間,部分T-55戰車已換裝T-72戰車制式2A46型125公厘火砲及自動裝彈機。註胙一般咸信,精銳的「共和衛隊」在海珊次子庫塞指揮下,仍擁有500餘輛T-72戰車,註胜部分資料認定為700輛。相較於前次波灣戰爭,一度威脅以色列及聯軍的沙姆(Scud)飛彈,目前僅存6套發射器,未來能否有效投入戰場仍有疑慮。
- H4 T8 D  R" B; U) k, y8 s6 m6 b: e/ J- `: {4 B# X
四、役男人數不足、兵員素質偏低
4 G9 L2 R! I' D
3 E" o% a5 O6 z- A5 e伊拉克是中東地區以陸戰為主的回教國家,就其地理形勢而言,陸軍的勝利即是戰爭的結束。若要贏得陸戰勝利,離不開「人員素質與兵力數量」。依據「國際衛生組織」稍早在2000年7月2日宣稱,截至該年5月底為止,伊國已有135萬1,000人因聯合國經濟制裁,普遍缺乏醫療器材與營養不良,導致伊國人民健康體質下降或死亡,其中不滿5歲兒童夭折人數竟有60萬人之眾。註胊9 Y4 Q$ e3 d, j. d( Q3 `

1 P+ Z% _& s: R1 {! u同年8月22日,伊國衛生部對外宣告,在長達1年的經濟制裁下,財務損失高達1,400億美元,國民平均所得由4,000美元驟降至不足300美元。註胕在全國135萬死亡人數中,嬰兒的死亡率增加10倍,其他各年齡層國民健康指數,平均倒退40至50年。同一資料宣稱,單單該年7月份,即有1萬300人死於疾病或營養不良。外科手術患者更高達95.5%因缺乏醫療器材,無法配合矯治而傷殘。在學齡兒童中,有82.8%的比例因長期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5歲以下兒童竟有7,457名死亡。註胉此一狀況直到2001年1月13日,美國學者詹寧訪問伊拉克時,隨團補充價值15萬美元的藥劑、眼鏡之後才稍稍改善。註胏但對役男形成的斷層,已嚴重影響未來10年的體位與兵員素質,對未來兵員補充十分不利。* E6 V- E) q( R7 `) i+ x4 R6 D
1 a( W) L' g+ h0 t) F
7 e- Z6 Z, u# c# V( {7 I' o
) ~6 D! \  ^9 K! ?
陸、結    語
9 a9 U/ O; |* @2 }7 ~( _: [% w6 V  ~& o
) v; b. z* N( l) o

& l; [0 c2 _7 q, Z* r在虔誠的回教信仰裡,「伊斯蘭」的本意就是「絕對皈依」的意思。就詞義的來源而言,「絕對皈依」乃是源於穆罕默德,對其信仰的真神--「阿拉」(Allah),發出內心的呼籲與讚美。如今,在後冷戰時期地緣戰略的遺緒下,伊拉克淪為東、西雙方列強競相爭奪的對象。面對迫在眉睫的攻伊情勢,猶如人為刀俎,「伊」為魚肉,此情此景令人嘆息。: }" V; u- R$ ^4 ~# J4 Y) r
# G, \4 g( H5 A6 a# `$ `  e! W
回溯冷戰時期,伊拉克因窮兵黷武挑起「兩伊戰爭」,歷時8年而師勞兵疲。20世紀末期,國際間又因制裁伊拉克而導致民不聊生。如今,西方國家又覬覦豐富的石油資源,在維持「兩伊」平衡之下,嘗以武器禁運與經濟制裁為手段,藉反恐作戰與消除海珊政權為訴求,企圖儘速瓦解海珊政權,控制伊拉克的政局,但卻未見真誠協助伊扭克融入國際社會的各項作為。故而,在長達12年的經濟制裁下,迫使其經濟蕭條,民生苦痛,醞釀伊拉克內部更多的反對勢力。- p9 [# R$ Q. y7 t
3 S' B" Q6 M5 R7 k8 Y) K4 D
「911」事件之後,海珊好逞匹夫之勇卻未能洞察國際反恐形勢,即時釐清資助回教恐怖份子活動的種種傳聞,以防杜強權動武的藉口。2003年2月14日,海珊在美國壓力之下,雖同意配合U-2臨時偵察,以及科學家得以接受訪談,同時開放皇宮提供武檢,但在聖誕節之後,媒體卻評估美軍發動第二次海灣戰爭的機率竟高達75%。伊拉克面對此一極不對稱的劣勢狀況下,個中的無奈雖不乏列強蠶食鯨吞的野心,卻也突顯伊拉克在國際間無助的宿命。故就伊拉克的軍事戰略而言,既不能預防戰爭,又無力贏得戰爭,敗北已成定局,傷亡在所難免;至於如何減少損耗,厚植戰後伊國重建的實力允為當務之亟。. Q. L' D4 g2 ?. ?3 U& |
; l6 C5 R7 ^9 c2 k' c
註竑 世界風物誌-- 第五集,地球出版社,臺北市,民國66年11月30日,100頁。: A0 T6 [' W0 d+ l9 b

) N- v4 g% s) N8 e  |註笀 新世界-- 西亞、中亞地區,錦繡出版社,臺北市,1996年6月1日,34-41頁。
7 a% V$ l) H& o) o6 z8 |# D
2 i! r1 ^; @  {4 m; s4 R註笁 1999年世界年鑑,中央通訊社,臺北市,民國87年12月,404-405頁。; P" f' k: i4 |8 }# K* z) u# [' {
4 d; n$ l4 ]4 I+ ?
註籺 1979年間的匯率,1美元約為0.259伊幣。
, ]# w3 ]3 ]0 V  t1 V- q; g9 A8 r" o( l7 N" o2 T+ Q
註籸 鈕先鍾著,兩伊戰爭的總檢討,國防雜誌社,第4卷第6期,臺北市,民國77年12月1日,第8-10頁。
( ?- @2 }5 R3 v0 b
- |0 ?  J: ^- u註籹 波斯灣戰爭譯文彙集,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1年3月,66頁。9 `# j4 F- ]. U4 f* v

; B  e$ S) o# L* E0 i& x註籿 1979-1980年世界各國戰略透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68年12月1日,217頁。
8 l3 R7 |5 I8 p1 Q( A
7 {9 ^* z" ?) ~/ a4 ?, o註粀 1990-1991年世界各國戰略透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1年9月,84頁。
" c7 Q0 Q% C6 G7 H( m7 b" \, i+ p! b( l
註粁 楊連仲譯,伊拉克進攻科威特始末,國防譯粹雜誌社,第18卷第2期,臺北市,民國80年2月1日,6頁。
* T4 z% J7 r& V8 z- Z- i4 h. w& t/ {$ r% S; x
註紃 波斯灣戰爭檢討報告書,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3年6月,42頁。
0 H" B: K8 K) Z6 U6 B! E6 y! Q' {  V3 H( w  O
註紈 同註紃,49頁1 _6 k2 d. I0 N  u2 A
: |; T7 E& a. R' b% t7 @7 s
註紁 楊連仲譯,伊拉克進攻科威特始末,國防譯粹雜誌社,第18卷第2期,臺北市,民國80年2月,13-12頁。" @% b  n( @; v$ l: k- \9 N
. u- m" G; ?; n! F5 a& [8 V
註罘 同註紁。
( I6 N6 ]9 }& G/ m3 a+ A- R2 e# d2 X
註羑 同註粀。
3 _+ U$ y2 |$ S* C9 g: P0 q  D, i* F; N
註羍 同註紃。5 H# l. F8 t/ c* p, J

9 @9 q/ _; c: m# n3 o( r5 U: M註羾 波斯灣戰爭檢討報告書第3集、第8章-- 地面戰役,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3年6月,140頁。. l. O# \6 R9 N, _; X
2 m9 b. z% o3 ~
註耇 1995-1996年世界各國軍備概況報告,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5年10月,445-451頁。  t& p$ q4 `! ^" d% z

7 v) I6 Y6 W9 G* y% q1 m/ S註耎 世界各國軍事實力-- 伊拉克,中共解放軍出版社,北京,1997年3月,62-64頁。2 j3 E% F, K* r* }
" }7 ~3 q1 L0 }# F; |6 i! Q1 `
註耏 劉秉同譯,波斯灣戰爭譯文彙輯第二集-- 波斯灣戰爭評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2年9月,100頁。7 a% G7 m- e! j

4 O, i6 v8 N9 O/ \) ~註耔 應紹基著,多管火箭武器系統,三軍聯合月刊,臺北市,第17卷第8期,61頁。0 q# _2 ?( D9 h, E' }8 W6 i& F
& F8 y- {' q8 d# K
註耷 尤春濤著,伊拉克軍力大盤點,當代海軍雜誌社,北京,2002年12月,36-37頁;2001-2002年各國軍力平衡報告。% @. k$ A6 ]( A8 f4 R6 H
, V  e# @3 I: W5 y5 P3 s
註胘 何擎著,海珊之劍-- 今日的伊拉克國防武力,軍事家月刊,臺北市,2002年12月,56-61頁。! D# f' B0 G& `8 L' s/ Q; |2 W# L9 ^
+ k. S7 \2 ~8 F9 P8 I2 d
註胇 伊拉克堅拒武檢,聯合報,臺北市,民國87年11月8日,第10版。
. D9 a% S' b  E6 X9 e! c! A  l
6 L' [5 z  N8 G" s$ \3 F: I" `3 Y註胠 司平,伊拉克還有多少軍事實力,中共「中國國防報」,2002年12月10日,第7版。
8 A- R7 O( t6 d0 k9 u& X; n& ]+ I/ r/ ^! q, C0 O, _! l
註胑 波斯灣戰爭檢討報告書第3集、第7章-- 海上戰役,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3年6月,40頁。) s# c& x+ j/ r
3 W) P4 @8 E2 i' L' e! ^
註胈 張兀岱譯,波斯灣戰爭譯文彙輯第二集-- 沙漠風暴行動中海軍之空中作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2年9月,48頁。' J9 d$ S/ n0 X: [( ^
; }3 j: A5 o* [- i. l5 G; s
註胂 波斯灣戰爭檢討報告書第3集、第7章-- 海上戰役,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臺北市,民國83年6月,28、34頁。- o8 M3 C9 Y1 L, {! S( a; U
% a8 z: j. S8 f0 b9 c
註胐 同註胂,21-22頁。
1 Z9 ]1 f. g( P5 d7 a$ ^5 u, b1 m8 O" S* y; ]
註胅 同註胘。
  K/ l4 \, O5 T+ t4 L9 r( R8 C& c' u8 u% D- H, m. n
註胣 司平,伊拉克還有多少軍隊,中共「中國國防報」,2002年12月10日,第7版及2003年2月18日,全球安全網。
3 B+ Y- @8 w, O( j& ~4 W+ x3 y9 H% k$ d$ {+ t1 d1 g$ [. Z
註胙 唐電波著,舊貌換新顏-- T型系列坦克的現代化改造,坦克裝甲車輛雜誌社,北京,2002年6月,2-4頁。3 n, a- E, ]9 S/ ?/ ~4 l+ U

/ @) U/ Y0 [  m( w4 O1 a0 n註胜 伊拉克軍力已大不如前,中國時報,臺北市,民國87年11月14日,第13版。
/ n! J' ~- d. |( _3 ^- j
; r5 K5 Z; x  |3 E3 q註胊 美英戰機為何對伊拉克炸不停,中共解放軍報,北京市,2000年7月31日,第2版。( `: L! L" d% W. ^9 L, `

8 a( g! C% U, L* C* e& x註胕 同註胊。8 U* E- _( V( S, Q$ v  Z

  E/ i- h+ R! H! D註胉 伊拉克人口死亡率持續上升,中共解放軍報,北京市,2000年8月24日,第5版。
+ F, a) c( x4 x) I! f3 R0 ?
3 x! I! Y7 o( i. [2 B1 |註胏 10多年來首次訪伊,香港文匯報,2001年1月14日,第A2版。
Originally posted by BOYDWAN at 2005-12-10 10:48:
5 D  ^( c& r; J1 [) U% I大家繼續努力啦~: g+ B1 A2 ]( V2 I) |% c, s
你地肯post,小弟就肯加咖喇~
5 i0 L/ q2 @& T' t' u
; D8 X( t( h! n/ l+ lHow about 歷史版?
Originally posted by 151515 at 2005-12-10 10:56 AM:( c8 U3 V/ K" F: b2 Z
修訂版
( s6 r% V& z) S: [2 o  S5 L' m, t, ?
2005年各國軍力世界排行榜:...
# I! f# `* v2 j3 P7 E% b, {2 \
乜都係美國第一..
Originally posted by 香蕉仔OOOO at 2005-12-10 18:29:
$ X- Y; A8 C& P. ?% d$ l( c) [+ I4 ?: a
乜都係美國第一..
# p) p* d" u) O! G8 u. I/ R# |8 J& b
日後可以追番

2005年俄羅斯向中東、北非國家武器出口一覽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5年12月7日報道俄羅斯國防出口局近日透露了2005年俄對中東和北非國家軍品出口細節。其中包括在11月19日~23日迪拜航空展上與摩洛哥簽訂的“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軍貿合約,這也是俄製武器裝備首次進入摩洛哥軍貿市場。, n4 j1 F7 S' j) Z- Y
, ^2 U* U2 I" k: y/ L$ g
      俄羅斯目前正在向約旦交付2架“伊爾”-76MF型戰略軍用運輸機。約旦方面打算從俄引進更多的“伊爾”-76MF型運輸機。今年8月約旦與蘇霍伊飛機製造公司簽訂了引進2架蘇-80型效用機的軍貿協議。
+ w" P7 I/ O; `9 }- z3 s3 P0 Z" V2 H- G! R
  俄羅斯還與該地區用戶簽訂了銷售升級過的用于對低高空防禦的S- 200型地對空飛彈系統,用戶姓名未透露。
  e" n7 O( W% I; k" ^- a$ x; U% l' q! e' D# c: {
      此前敘利亞和伊朗就已與俄羅斯簽訂了購買該系統的合約,目前正在交付。伊朗從俄訂購3架蘇-25UBT型雙座戰鬥機。目前德黑蘭正在與俄方積極商談已裝備伊朗的米格-29型戰鬥機的升級與維護項目合約。沙地阿拉伯也向俄羅斯遞交了採購俄製裝備的清單,其中包括噴氣式教練機、武裝直升機、導彈及海軍裝備。
. y; z5 H$ O3 j# L1 L/ C) D4 W* u3 a# r8 O
[ Last edited by coolala2005 on 2005-12-11 at 04:01 PM ]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3.jpg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3.jpg (30.4 KB)
550 x 351 PIXEL下載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2.jpg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2.jpg (20 KB)
526 x 328 PIXEL下載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4.jpg

俄製“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統 004.jpg (17.9 KB)
400 x 305 PIXEL下載

“伊爾”-76MF型戰略軍用運輸機 001.jpg

“伊爾”-76MF型戰略軍用運輸機 001.jpg (294.8 KB)
1024 x 717 PIXEL下載

“伊爾”-76MF型戰略軍用運輸機 002.jpg

“伊爾”-76MF型戰略軍用運輸機 002.jpg (23.1 KB)
500 x 363 PIXEL下載

俄製S-200型地對空飛彈系統.jpg

俄製S-200型地對空飛彈系統.jpg (30.7 KB)
450 x 299 PIXEL下載

伊拉克接收77輛匈牙利翻新的T-72型坦克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5年12月7日報道,近日伊拉克從匈牙利獲得77輛翻新過的T-72M1型主戰坦克,用來裝備第9機械化師的第2旅。這批裝備已于11月11日啟運,還包括2輛JVBT- 55A型和2輛VT-55A型裝甲搶修車,另外運出的還有36輛希臘提供的BMP-1型裝甲步兵戰車。匈牙利政府在提供這批主戰坦克的同時,還提供了 400萬發彈藥。此次的行動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年12月答應為伊拉克訓練士兵和為伊拉克武裝力量提供武器裝備而做出的回應。

77輛T-72型坦克裝車運抵伊拉克.jpg

77輛T-72型坦克裝車運抵伊拉克.jpg (44 KB)
590 x 393 PIXEL下載

匈牙利贈送伊拉克的T-72型坦克.jpg

匈牙利贈送伊拉克的T-72型坦克.jpg (46 KB)
540 x 324 PIXEL下載

T-72型坦克駛下運輸車.jpg

T-72型坦克駛下運輸車.jpg (30 KB)
400 x 378 PIXEL下載

T-72型坦克運抵伊拉克.jpg

T-72型坦克運抵伊拉克.jpg (27.4 KB)
400 x 234 PIXEL下載

日美間諜衛星監視我東海氣田

日本《產經新聞》透露︰日美間諜衛星晝夜監視我東海氣田開發進展  
% I6 J9 l# a2 s; E/ I9 X3 G2 i" d  Y# T7 f
       12月10日,日本《產經新聞》10日披露說,為了監視中國東海油氣田的一舉一動,日本方面已經將監視權由準軍事力量---海上保廳移交給了武裝力量---海上自衛隊,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巡邏艦和間諜機,日本防衛廳的間諜衛星已經在嚴密監視中國東海油氣田的開發進展﹗0 d$ p4 J+ ], B2 |- Z
" [$ \( g& k  `. h; E8 v! `
日美間諜衛星死盯中國東海油氣田
  h6 |( h+ m. h. K* |- B( G' l6 |7 M7 z& R  w
據當天的《產經新聞》透露中國東海石油天然氣田開採的“每一步”都在日本的監視之下︰
" r* r4 b5 p$ X* D" G" ~- W, ^' {! ~  V/ ]/ s! u2 T' w
  今年9月,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海上自衛隊拍攝到有火苗從中國天外天油田冒出。隨后進一步確認,天外天油田不僅正式開採,而且連接春曉油田的輸油管道也鋪設成功。) Q. t2 @6 T/ d# d0 {& I

4 L: ^& Q% v9 H  s( t1 N4 b6 j  9月9日,日本防衛廳海事局說,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于9日上午9時許,在琉球久米島西北方約290公里的東海上,發現包括一艘導彈驅逐艦和兩艘導彈護衛艦在內的5艘中國軍艦。5 y8 I( |* I' |- y. R- a& g1 K
6 D' K  Q4 [/ o
  9月23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P─3C巡邏機發現中國運輸艦出現在所謂的“中間線”中國一側的平湖油田附近,船上裝載著像塔樓模樣的設備。5 o' d9 B2 k5 s9 {+ ?% p. _5 S
/ R" m' C; [" x! j8 L
  10月初,日本監視到中國的海上作業船隻正在春曉油田和天外天油田之間鋪設石油管道。  g% G" @  @& U; j4 K

! ?- @  A' R1 J  n8 }& k; e  此后,日本政府悄悄命令將對中國東海油氣田的監視權由海上海保廳牽頭海上自衛隊配合轉為全部由日本海上自衛隊負責,日本自衛隊的情報搜集衛星和美國的商業衛星在東海上空日夜監視中國春曉油田和天外天油田的管道鋪設進程。
# K% {. \' Y4 S2 H1 j) `& H) ?6 ^" E3 z8 b! B7 g* T# Q: E+ O
  12月9日,日本防衛廳和海保廳宣稱,根據美日間諜衛星獲得的情報,現下可以初步確認中國春曉油田和天外天油田之間的石油管道已經鋪設完成,天外天油田和寧波地上
2 l# f( I2 o1 Z+ H$ b天然氣處理設施之間的管道也即將竣工。
* Z4 _, `: j! O" b1 Y/ M1 p
9 U8 d. l' w1 Z, b3 k# g日本高速巡邏船已悄然部署到東海水域
* t# B; E! U8 T0 S
  L& W, |. ^; ~' ]) r: F日本政府為了能在中日東海油之爭中搶得先機,不惜投巨資在東海擴軍,配備最新式的武器裝備。
! C+ h  n5 N1 K' }
! [/ g) r4 }' Q$ F  11月26日,據《產經新聞》報道,日本防衛廳為了提升日方潛艇在這兩個淺海海域的作戰能力,計畫著手研製一種高性能新型聲納。這種聲納除了將突破道統聲納的探知能力,還將更加省電、更加輕便,專門用以對付動作輕、噪音小的中國潛艇,以便使日本在作戰時能夠處于優勢。
0 U6 [0 a6 x  A! e: k5 U+ l4 P# ?. K
  同時海上保安廳將在明年度預算要求300億日元(2.5億美元),更新27艘巡邏船艇和11架飛機的裝備,目前已在東海和日本海重點部署時速30海裡以上的高速巡邏船。
2 N! k* b1 B+ U$ w* e# n3 F0 H
; X3 I% y4 @+ R- u" l& J1 D2 }日本媒體加大“吸管效應”的炒作力度
5 Q5 e6 _* ^5 ^9 Q8 l# i: T: u8 y9 ^  {# o% D8 Q
日本媒體大肆炒作中國石油管道鋪設一事,再次鼓吹所謂的“吸管效應”。
6 j: d' o& [' \4 z+ U1 j6 R  [. T/ [/ ?* K0 }) i
  《產經新聞》12月10日說,天外天油田、春曉油田和寧波之間的石油管道鋪設完成后,中國可以隨時把這兩個靠近“中日中間線”的油田的石油送往中國大陸。“中日中間線”日本一側的石油很有可能被中國的輸油管道吸走,日本的東海的能源“即將大幅度流失”﹗
. p8 N$ z  E1 c* x/ ?% x1 U- `
. g* j: g/ R2 S, ?  但“吸管效應”只是一個煙霧彈,其真正的目的掩蓋日本政府稱霸東海、遏製中國的野心。然而日本媒體卻賊喊捉賊,口口聲聲指責中國要稱霸東海。日本《世界日報社》12月7日發表社論解釋為什麼日本一定要在東海布兵,加大監視遏製中國的力度。這篇社論稱︰“中國不斷擴大軍費開支,在東海咄咄逼人,目的是在為了擴張東海”
# F3 h% E0 Q' N& }3 d9 a7 U* d- F
1 l8 q" d+ E: V* U2 w, K  社論還說︰“現下中國試圖稱霸東海的野心正在日益膨脹。南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下南海實際上已經成了中國的天下,中國下一個目標就是東海,日本要高度警戒。”6 y- U3 n9 {5 A9 A" E. K
/ W/ n) x; U& a( a9 X
  《世界日報社》社論認為,東海對于中國來說有著無窮的魅力。一方面中國可以透過控制東海石油確保國內能源供應,另一方面為中國海軍開通了一條太平洋通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現下中國的核潛艇頻頻在西南太平洋亮相,主要是為將來攻打台灣時出面阻擊美國。
- y+ ^$ A4 O' b4 Y3 g; M$ w3 [: n  T3 ~& ~9 f
  該篇社論最後得出結論是︰日本政府在東海油問題上“絕對不能讓步”,一定要嚴防死守,最大限度爭取東海利益,同時加強日美在太平洋的安全合作。- N2 I; ~9 h6 t* O6 j

0 ?  `7 C, D, O1 ]2 I* t8 O1 o1 B帝國石油開採加速度- R1 C2 f: F3 ~+ m( {' T& p" d

% v( B: D3 o1 C- _  日本媒體聲稱,由於中日兩國對開發東海油氣田“有不同的看法”,中日東海問題的磋商一直未有進展,“春曉”油田管道鋪設完成勢“必令雙方關係更加緊張,並引起新一輪爭端”。; K" v0 j. `- r' c9 x' Q, c' z
- w, a  P+ l$ H% A
  12月10日,春曉油田輸油管道鋪設完成的消息令日本方面對曠日持久的中日局長級協商“徹底失去耐心”,紛紛呼籲政府應該“痛下決心儘早開採東海石油”。
* Y! @" Q9 E# a8 T( z/ y: ~' n; O6 \* q9 y9 ]
  日本在東海油爭端一開始就採取所謂的“外交戰術”,首先向中國政府發出照會,要求中國停止在“中間線”附近開採石油。然而中國“不予理會”。日本政府官員指責中國“態度不端正”,日本政府發出照會后,中國不僅沒有停止反而“馬上開始開採”。/ w* N; [  s3 v! E! h

9 J) y5 y/ O  \  中日目前就東海油問題召開多次局長級磋商,雙發立場截然相反至今沒有取得任何成效。日本政府目前的提案是,“中間線”附近的四個油田︰春曉、天外天、龍井和斷橋(日本單方面定名為白樺、 樫、翌檜、楠)由中日共同開採。但中國方面不予答覆。" h5 d. U! q) {, J1 ]# U
! M1 i  w' U& k2 J0 u1 |
  日本政府內部對于中日局長級磋商“已經失去耐心”,他們聲稱中國在使用“拖延戰術”。在東海油磋商問題上一拖再拖,卻加速開採步伐,使東海油開採成為既定事實,逼日本接受。日本政府內部大部分人主張,政府應該痛下決心,儘早讓帝國石油公司進入東海開始採掘。8 Z- r' \/ e: q9 Q. h2 w3 b7 G

* }$ \% w9 f5 L; L. t  帝國石油積極回應政府號召,快馬加鞭準備在靠近“中間線”中國“春曉”、“斷橋”兩個油氣田臨近的區域開採。日本政府已經把它作為政府事業,為其投資30-40億日元(約合2.25-3億元人民幣)。帝國石油公司已經開始訂製和採買海洋石油鑽探所需要的船舶、器材,並開始與周邊有關漁業組織進行賠償談判。
9 z& `  Y' T: i& r
$ h# F3 A7 q& f- E# n8 |" r  12月10日,帝國公司宣佈將與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合併,在今后10年內投資2.5萬億日元(120日元約合1美元)。合併的目的之一就是建立一個規模足以與中國石油公司相抗衡的石油開發集團。

中國海軍艦艇在東海中方春曉氣田附近巡邏.jpg

中國海軍艦艇在東海中方春曉氣田附近巡邏.jpg (27.9 KB)
450 x 336 PIXEL下載

日本軍艦 005.jpg

日本軍艦 005.jpg (31.1 KB)
600 x 400 PIXEL下載

日本軍艦 006.jpg

日本軍艦 006.jpg (30.5 KB)
600 x 400 PIXEL下載

日本軍艦 007.jpg

日本軍艦 007.jpg (29.4 KB)
600 x 400 PIXEL下載

日本軍艦 008.jpg

日本軍艦 008.jpg (38.6 KB)
600 x 400 PIXEL下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損失的軍艦
1 r( {& h  u. K, g6 w( E4 e
, v- U. V( H! C4 x. ~+ m( M8 Q- o有點長,不過很有參考價值,也可見戰爭的慘烈。  z$ Q, l( N. y9 d6 X; L# Q
) O9 u3 M8 W  ?& P: b0 M
美國' v( M; G. \4 o: H2 }5 t
1 u" I. o1 |9 A2 ]( C$ D7 T
戰列艦
6 P- [, M9 l6 s* j1 w* ]
3 T  Z* D4 V" T, ~" L奧克拉荷馬 8 a) m3 }1 D" l6 `
5 N- K7 f3 n* [. V! v+ l0 m
BB-37 Oklahoma% q4 o* }: R9 ?' c* h, M4 y
1941.12.7日本偷襲珍珠港,“奧克拉荷馬”號由於停泊在“馬里蘭”號的外側,被命中3條魚雷。由於“奧克拉荷馬”號的氣密性有問題,致使該艦在進攻開始20分鐘後向左傾覆。1942年軍方打撈“奧克拉荷馬”號,直到1943年才結束。打撈後並沒有修復該艦,後來它被以廢鐵出售,並運往三藩市解體。1944年,在拖曳回美國西海岸途中因拖拽繩索斷裂而沉沒。
$ u# m; J! f8 e亞利桑那 % A& f& C& W8 H9 c4 J
) z( T% D2 I; F1 D% g1 g
BB-39 Arizona4 \7 O9 l/ f- F  k! u6 N8 A, f
1941.12.7日本偷襲珍珠港,“亞利桑那”號被命中了7顆炸彈和1條魚雷命中,其中一顆炸彈穿過了艦艏的甲板,命中下面的彈藥庫,引起大爆炸,致使戰艦迅速傾覆。在戰鬥中有1,104名“亞利桑那”號上的官兵陣亡,占整個珍珠港事件中美軍傷亡人數的一半。“亞利桑那”號並沒有被打撈,只是把露出水面的建築物拆除,並在沉沒的地方上建立亞利桑那紀念館。讓國民永記12月7日。
, i7 l- s6 l; i4 B
( N# R4 q) k+ W6 G: X" O( S/ c6 e航空母艦$ V5 ^% O7 I# i& }: R# g

+ Y; F, ~; Z3 P$ B6 f蘭利 CV-1 Langley 1942.2.27在瓜達爾卡納爾島執行運送P-40戰鬥機任務時,被日本海軍陸上攻擊機擊沉。 ' I- ^& r) b$ c& M3 n: d$ N; Z
列剋星頓
6 a: [1 o* v# v0 X; [. BCV-2 Lexington2 C7 E/ U" \2 ]5 m8 b0 l; Y
1942.5.8在珊瑚海海戰中,遭到日本航空母艦“翔鶴”和“瑞鶴”號上艦載機攻擊,至少命中了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引爆彈藥後,迅速沉入海底。 : `: _% C% Q5 v7 |, E" b9 B
約克城
4 e0 f* [- T8 M1 t: h! s! L  t1 ZCV-5 Yorktown
: B1 J# Q0 e  B  b& r1942.6.4在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遭到日本海軍航空母艦“飛龍”號攻擊,共中彈三枚、中雷兩條。6月6日下午在拖航中被伊-168發射的魚雷命中。于6月7日5時30分傾覆沉沒。
+ e8 S5 g  M# v黃蜂 3 M0 ^9 ~7 O1 v' H$ B4 y
CV-7 Wasp
* @3 i6 M$ v3 i/ a% N1942.9.15在聖克魯斯群島以南在轉向時被日本潛艇伊-19發射3枚魚雷擊中。中雷後,燃料起火,引起火災,繼又引爆艦上的彈藥,艦長謝爾曼上校只得下令棄艦,由護航的驅逐艦救起船員,並用魚雷將“黃蜂”號擊沉。 ) ^: N9 H  j1 x% q' U5 D5 j
大黃蜂 ' w8 t' j( A# E+ \7 a
CV-8 Hornet
$ D2 _  V4 }: Z& \; Y% k+ o; |1942.10.26晨,在瓜島附近的聖克魯斯海戰中,遭到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翔鶴”和“瑞鶴”號上艦載機攻擊,命中兩條魚雷和三顆炸彈,並有一架燃燒的日機撞在艦上。下午再次被日機攻擊,失去動力。艦長下令棄艦。17時許,隨日艦隊的逼近,護航的驅逐艦向“大黃蜂”號發射了9條魚雷和400多發炮彈而後撤離,但頑強的“大黃蜂”號還是沒沉沒。20時,日軍艦隊駛近“大黃蜂”號,日軍見無法拖帶,向“大黃蜂”號發射了4條魚雷,於次日沉沒。 - p+ T5 f9 B* G6 W9 s
普林斯頓
" J! M0 _0 Y. x0 mCVL-23 Princeton
7 Q  J+ N6 m, x7 E, a1944.10.24在萊特灣海戰中被日軍飛機投下一枚250公斤穿甲彈擊中,擊穿飛行甲板和機庫,在主裝甲板爆炸,引起大火拼蔓延至機庫。40分鐘後,因大火與濃煙使艦上人員撤離,僅留損管人員與友艦實施救援。最後大火引爆該艦航空魚雷,將艦體炸裂,美軍只好用驅逐艦以魚雷擊沉。“普林斯頓”是美國歷史上損失最後和最慘(只用一顆炸彈而報廢)的艦隊航空母艦。
. }* o" ?' h: k1 ?- u; e4 z, e2 K1 K
護航航空母艦
0 F3 r$ Z* O* }, H
) u; T8 c: j8 d( P% o9 b利斯康母灣2 H. q1 m0 r$ l, ~2 N/ z$ V1 J4 G

, Y& r9 e. {! z! R- ~7 YCVE-56; w" S3 J1 `! B

9 Y$ P% a. ^! E+ ?' SLiscombe Bay
( _- y. q! _& a0 @; N6 N1943.11.23在吉伯特群島馬金島附近海域被日本潛艇伊-175擊沉。 0 @- w  S: Z3 I5 T+ B4 n
布洛克島 ' Y; h+ z: K: p  k1 c
CVE-21 Block Island$ m5 f# _3 ]; K
1944.5.29在加那利群島西北海域被德國潛艇U-549擊沉。 : ?  W- i: E2 }& A
岡比亞灣
- Y. G$ ^' E3 \" d! rCVE-73 Gambier Bay
# E2 ^+ \* g, C6 o1944.10.25在萊特灣海戰中遭日軍栗田艦隊攻擊,傷重沉沒。 5 h/ a) a/ _, B- f" z+ z4 t
聖羅 7 }: y% O) e/ Q  G7 e6 c  o7 w
CVE-63 St.Lo6 H1 l$ R: s7 Q; b
1944.10.25在萊特灣海戰中遭日軍栗田艦隊攻擊,在退出戰鬥後被日本自殺飛機擊沉。 5 Z6 t3 T" K8 O* d% a
奧曼尼灣
, [. i; u9 v% s) B1 D, m$ JCVE-79 Ommaney Bay5 r4 \8 N. q+ p5 u5 Q
1945.1.3在菲律賓帕奈附近被日本自殺飛機撞擊,並引爆機上攜帶兩枚炸彈,隨後由驅逐艦“伯恩斯”(BURNS DD-588)號用魚雷擊沉。
$ o' U1 B0 z& D- ~" x俾斯麥海 , O" {  W  l0 J3 Y/ n
CVE-95 Bismarck Sea
! [( J9 l3 I4 s) |( c' H! ?4 B1945.2.21在硫磺島附近被日本2架自殺飛機撞擊,引發彈藥庫爆炸沉沒。
$ ^$ f' R" ]/ |, Y, y5 ^$ x& ~; a# ^' Y  b8 i2 L6 ?5 j
重型巡洋艦' \# t! [9 y- m) f. b+ U. R: Q
- O* s" {6 f, C. U) n, d& Q
休士頓 . V6 u2 d3 H9 V6 S
CA-30 Houston
/ g( H9 o9 S5 c7 z  V4 l, M5 r1942.3.1在撤退時被日軍巡洋艦編隊發現,在爪哇海被日本“妙高”、“那智”和“足柄”號巡洋艦擊沉。 % V/ g2 B2 |1 F2 _: L) T! |  B$ ~
阿斯托里亞 ' X1 H" f  a2 s' O) g4 z
CA-34 Astoria" W2 x% a1 h1 S+ V
1942.8.9淩晨在薩沃島海戰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將率領的巡洋艦編隊攻擊,炮彈連連擊中“阿斯托里亞”,上層建築全部被擊毀,於中午傷重沉沒。
4 k& K" R. s( s5 \# |8 R* ]% Y昆西 ) _$ A4 `$ a# d& u8 b* |( E
CA-39 Quincy( D) F, |# f" z: M" W7 w, L; w
1942.8.9淩晨在薩沃島海戰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將率領的巡洋艦編隊攻擊,炮彈連連擊中“昆西”號,並命中一條魚雷,艦內發生爆炸和火災,於早晨終告沉沒。 " Q: S- x8 q% u6 }- V7 Q* b
文森斯 , K: Q! ]" J  T$ ~/ `9 M
CA-44 Vincennes
' e7 k+ E9 P+ V% E$ G' O" l1942.8.9淩晨在薩沃島海戰中遭到日本三川中將率領的巡洋艦編隊攻擊,右舷被命中兩條魚雷,8分鐘後又命中一條魚雷。艦體入水太多,最後沉沒。
6 V" C; X- p! C& ~" c4 x北漢普頓 # J3 t% n. u* x
CA-26 Northampton, \! h. C8 w* z! g6 T$ T
1942.11.30夜塔薩法隆格海戰中,與日本負責運輸任務的田中驅逐艦編隊遭遇,命中日艦驅逐艦“親潮”射來的2枚魚雷,“北漢普頓”發生大火,機艙大量進水,于次日淩晨沉沒。 ( l, H% ]3 Y7 t
芝加哥
; B1 T2 s; s( U  L# LCA-29 Chicago
: f1 f" ^# _- I6 V7 _4 j1943.1.29在所羅門群島附近被日軍驅逐艦編隊擊沉。
# t( R: n3 e: E/ G( n7 x印弟安納波里斯 # G( c' M9 B# g8 Q2 X$ E4 `* A2 k
CA-35 Indianapolis: I# f4 x+ h) c, e1 f  H' h5 d
1945年沖繩戰役後,海軍授命它將原子彈運送至提尼安島(事先全部船員並不知道任務是運輸原子彈),任務完成後,7月30日在單艦返航途中不幸被日軍伊-58號潛艇發射的2枚魚雷擊中沉沒,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損失的最後一艘戰艦。
7 S% z! d9 L" M9 F$ `6 B
1 w; \  s; b6 r6 n4 Q輕型巡洋艦) B9 d) `+ d. x4 v
1 L2 c7 k* v' o" r9 o' X: R- e
亞特蘭大
8 `6 ~' A3 e/ I' O( n) vCL-51 Atlanta1 h# o' E7 ?0 O' K, I
1942.11.12在瓜島以北海戰中,遭遇日本“比睿”號和“霧島”號戰列艦編隊。本艦首先被日驅逐艦“曉”號的魚雷擊中,後又遭到戰列艦攻擊,“亞特蘭大”號艦橋被356mm炮彈擊毀。造成大量海水湧入,喪失動力。次日中午在瓜島北方三海裏處沉沒。 ( d4 ]8 K6 Q7 g" R
朱諾 2 e5 c: P, r- M% _9 [5 n) x8 L
CL-52 Juneau
" I5 I" Z9 ?) G$ ?2 Z1942.11.12在瓜島以北海戰中,與日本“比睿”號和“霧島”號戰列艦編隊交戰。在“亞特蘭大”號被重創的同時,“朱諾”號的左舷挨了一枚魚雷,喪失了部分動力。第二天中午返航途中,這艘不幸的戰艦又中了日本潛艇伊-26號的魚雷,在20秒鐘內迅速沉入大海,其餘美艦因為害怕被潛艇攻擊而未施救援,“朱諾”號上僅10人倖存。陣亡者中包括著名的沙利文五兄弟,從此美軍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戰艦上。 2 ~$ z$ g/ a& f, E
海倫娜
/ X& n' V* c  g: z6 i% |, XCL-50 Helena
, C3 D! ^; M! j0 }3 w- b! [6 ?# u1943.7.6在新喬治亞島(New Gerorgia)的庫拉灣(Kula Gulf)遭到10艘負責擔任運輸任務的日本軍艦攻擊,“海倫娜”號被命中3枚日本軍艦所發射的魚雷。軍艦被炸成兩節,5分鐘後迅速沉沒。
+ T3 O8 m) c' u+ e4 V. h+ o& M9 }0 @
7 ~( X: F1 Z% K, s7 q驅逐艦% v* }2 A: L3 A( u* l$ U& E& f
* B) ^; \' B! {' {. @7 m9 u
塔克 9 h, v; n' U! @) e4 r: g
(DD-374 Tucker)
0 Q" L, `# U. ]. ]- M3 t) {1942.8.4在新喀布裏底群島西貢德海峽觸發水雷沉沒。
6 S0 A, X9 |! v& c3 s波特 4 c1 c. d; |0 b+ d7 [3 R
(DD-356 Porter)
5 K" y* C" m5 ]: l2 `6 f在1942.10.26聖克魯斯海戰中被日軍潛艇伊-21擊沉。
' }7 T: \% w/ \! z/ u) U8 V庫欣
/ x4 s1 C0 U# M# Q% a4 o(DD-376 Cushing)( C" \$ P6 _& D4 N- @- E# g
1942.11.13所羅門群島薩沃島附近海域遭到日本巡洋艦編隊攻擊,命中17發炮彈後沉沒。 ; W9 v8 a4 {( k3 f1 c
普勒斯頓 ( x, G! c1 |% }. i% v. W
(DD-379 Preston)9 M1 E9 g4 u# V2 V* l
1942.11.14在薩沃島海戰中被日軍輕型巡洋艦“長良”號擊沉。
# @, p$ F) s+ _! w8 I9 r沃登 ( G: j9 |) N: j+ ~0 E( Q* w$ W
(DD-352 Worden)
' j* Y# N. e% q. ~- g9 }8 l( t/ A# t/ d1943.1.12阿留申群島的阿姆奇特卡島觸礁損毀。並在1944.12.22在海軍除名。
. \& n1 w& K8 N: k: p. @帕金斯 6 u. L  M8 G4 `% V$ l
(DD-377 Perkins)
  X. a2 s; M0 l) r1 k1943.11.29在新幾內亞與澳大利亞驅逐艦“鄧特倫”號(Duntroon)相撞沉沒。
& a5 M" `4 T0 t馬漢
+ ]; f1 S/ n! m. A! k; g(DD-364 Mahan)
( e( p" \; L1 U: o1 }# n1944.12.7在萊特灣被神風特攻隊的飛機撞沉。 ! _  P6 F& Z7 z1 t/ {( x
利德 : A0 _$ V. }' J+ M* q" I( O
(DD-369 Reid)5 d/ A3 d+ U( m9 q
1944.12.11在萊特灣被神風特攻隊撞沉。
8 k: R* d2 B, {, T% d) ?0 O赫爾
- ?- z4 R4 F/ A(DD-350 Hull)" ^; h" X7 s7 `7 r" u8 w
1944.12.18遭颱風沉沒。
2 T8 q1 B3 U7 w) ~, U2 N$ d: U莫納根 ) w( o) p! i, O1 A( V  h6 |
(DD-354 Monaghan), ~2 X7 w; F; |: T
1944.12.18遭颱風沉沒。
8 g. n7 X+ w9 p  F8 g    3 b6 _6 e/ q0 H6 k2 x! ?* B# G
1 t3 ?5 q5 s" x
護航驅逐艦1 T2 W+ _" E' p8 p

4 M6 C) Z- E5 \潛艇
- B$ ?0 l  S5 I" m5 ~5 X- l( _4 Q
; m( z+ M. E6 X+ t& v7 V海軍編號/艇名 譯名 沉沒原因/ f6 u3 a! T6 I5 T, ^

" z2 D( @- Z3 y8 HAPS-1 ARGONAUT (舟工魚) 1943.1.10在新不列顛島海域被日本驅逐艦“舞風”號與“磯風”號擊沉。 # Y+ u8 _& N4 K5 c9 L- o
SS-89 R-12 - 1943.6.12在佛羅里達州的基韋斯特,因試驗期間進水沉沒。
% W: ^- B% q- H7 z$ g) X& mSS-131 S-26 - 1941.12.19在巴拿馬海灣與驅潛艇“PC-460”號相撞後沉沒。
% w0 s1 w$ c# M- CSS-132 S-27 - 1942.6.19在阿拉斯加州"Kiska"島觸礁,隨後由驅逐艦擊毀。
6 k& {4 f. i: y- [SS-133 S-28 - 1944.7.4在夏威夷群島珍珠港附近,在與美國海岸警衛隊快艇“信賴” 號(USCGC Reliance WSC-150)進行訓練時失事沉沒。
% \6 Q. N0 D# I0 n6 @0 PSS-141 S-36 - 1942.1.21在馬卡薩海峽(Makassar Strait)觸礁擱淺。
2 ]& m3 T, c  H- `  A: [5 NSS-144 S-39 - 1942.8.13在羅塞爾島(Rossel Island)以南海域擱淺。
+ j1 B1 d% @- o0 v8 G4 w" a% ^SS-155 S-44 - 1943.10.7在千島群島(Kuriles)附近海域被日本護衛艦“石垣”號擊沉。
! M' w  V* L6 x/ b# m; ^- `9 v) wSS-174 SHARK 鯊魚 1942.2.11在蘇拉威西島棉蘭老以西被日本驅逐艦“山風”號擊沉。
6 G" O# ]' P9 E3 ?/ ySS-176 PERCH 鱸魚 1942.3.3在爪窪以北被日本驅逐艦“漣”號與“大潮”號擊成重傷後,為了避免俘獲,由艇員負責鑿沉。 & }+ X4 l. }. p- D: {; K. n1 w  n0 Q# D
SS-177 PICKEREL 狗魚 1943.4.3在日本本州以北海域沉沒(失蹤)。
0 H7 V1 N8 a! x8 x* wSS-181 POMPANO 北鯧鯵 1943.9.3在日本本州以東海域沉沒(失蹤)。
& S- O: V( X' s3 RSS-191 SCULPIN 大頭魚 1943.11.19在卡羅林群島特魯克海域被日本驅逐艦“山雲”號擊沉。 - }; \! t- }' \9 s: O1 h1 K
SS-193 SWORDFISH 旗魚 1945.1.12在日本九州以南海域沉沒(失蹤)。
$ P( I0 K/ J2 z$ m2 ]SS-195 SEALION 海獅 1941.12.10在菲律賓呂宋島的卡維特附近海域被日本飛機擊沉。
) l) I. y0 ^, f: rSS-197 SEAWOLF 海狼 1944.10.3在摩羅泰島海域被美國護航驅逐艦“羅威爾”號(DE-403)擊沉。
$ X. [" }$ i1 P7 Y+ lSS-201 TRITON 海神 1943.3.15在海軍上將群島以北海域被日本水面艦艇擊沉。
% c/ S: o1 D3 E  u# VSS-202 TROUT 鱒魚 1944.2.29在硫球群島沖繩東南海域被日本驅逐艦“朝霧”號擊沉。
4 N/ q6 d8 s& @' S$ B# mSS-207 GRAMPUS 五島鯨 1943.3.5在所羅門群島新喬治亞島海域被日本驅逐艦“峰雲”和“村雨”號擊沉。 " E2 T) \' Y' j& U% V  e2 W
SS-208 GRAYBACK 灰鯨 1944.2.26在中國東海海域被日本飛機炸沉。
; ~/ f4 Q' H; e: `) i5 E7 gSS-209 GRAYLING 茴魚 1943.9.9在菲律賓呂宋島以西海域被日本武裝貨船“HOKUAN MARU”號擊沉。 4 f" F5 \. l( x
SS-210 GRENADIER 長尾鱈 1943.4.22在檳城附近海域被日本飛機炸沉。
" }1 O1 Y9 J) W& XSS-211 GUDGEON 白楊魚 1944.4.18在馬利安納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失蹤)。 6 d3 p7 s# r' \
SS-215 GROWLER 黑鱸 1944.11.8在南中國海被日本水面艦艇擊沉。 8 ]$ c& ^+ F* ~  g* {3 ?, |2 f
SS-216 GRUNION 銀魚 1942.7.30在阿留申群島基斯卡島附近海域被日本潛艇“伊-25”號擊沉。
3 O$ v! a" X, M; x5 Q0 JSS-218 ALBACORE 大青花魚 1944.11.7在日本北海道以北海域因觸發日本布放的水雷而沉沒。
% h6 D. m. t# W+ A) d, s3 m' s' z8 q% ESS-219 AMBERJACK 琥珀魚 1943.2.16在新不列顛島拉包爾海域被日本魚雷艇“比與鳥”號和驅潛艇“18”號共同擊沉。
  w2 Q9 q- x) dSS-223 BONEFISH 北梭魚 1945.6.19在日本本州富山灣附近被日本水面艦艇擊沉。 4 w# A: n* X7 S: X) j: O2 w
SS-226 CORVINA 石首魚 1943.11.16在卡羅林群島特魯克西南海域被日本潛艇“伊-176”號擊沉。
( ^0 d1 e0 C2 T6 g5 [1 {SS-227 DARTER 海鯽 1944.10.24在巴拉望海域擱淺,避免被捕獲而摧毀。
! t: r1 W* A( ?3 a6 ]( i3 ]; g9 i3 XSS-233 HERRING 青魚 1944.6.1千島群島附近海域被日本海岸炮火擊沉。 7 `! k3 a* _4 L1 N  z; o. R+ x/ P
SS-237 TRIGGER 鱗魨 1945.3.28在硫球群島西南群島被日本飛機與水面艦艇擊沉。 7 |9 u; |' ^6 i7 Z8 b% |. E9 K% l3 O
SS-238 WAHOO 堅頭鰹 1943.10.11在日本宗穀海峽被日本飛機/驅潛快艇“15”號與“43”號共同擊沉。 ! K2 I0 B' {$ h* `: Q0 ?
SS-248 DORADO 鯕鰍 1943.10.12在加勒比海因誤以為敵潛艇被美國海岸巡邏機擊沉。 - e9 q0 n9 q- X( Z
SS-250 FLIER 日鱸 1944.8.13在菲律賓拉巴拉克海峽在水面狀態航行時觸發水雷而沉沒。
! q+ W( [& d+ q( p: p  F# hSS-257 HARDER 鯔魚 1944.8.24在泰國卡漫角附近海域被泰國驅逐艦“PRA RUANG”號擊沉。 4 H& U5 G1 j# D% M+ x. E7 ?9 s# [
SS-273 ROBALO 刺蓋魚 1944.7.26在巴拉望海域可能觸發日本水雷或艇內爆炸沉沒。
0 f5 J( T9 h2 a. vSS-275 RUNNER 鯵魚 1943.6.26在千島群島附近海域沉沒(失蹤)。
8 ~; N5 Q9 {* z$ Q$ R& m0 iSS-277 SCAMP (惡漢) 1944.11.11在日本東京灣被日本巡邏艇擊沉。
: f/ C3 Y$ _4 P% J3 e# H6 R% iSS-278 SCORPION (天蠍) 1944.3.6在西太平洋海沉沒(失蹤)。 ) o; w  W* B# P9 k: k
SS-279 SNOOK (軍曹魚) 1945.4在沖繩海域失蹤,有可能是日本潛艇擊沉。
* E: `: `7 A( U! U( ~3 C3 r- N9 KSS-284 TULLIBEE (圖裏比) 1944.3.26在卡羅林群島帕勞以北因本艇魚雷爆炸沉沒。 4 L1 J* s& S& e; U& L2 j
SS-289 CAPELIN 毛鱗魚 1943.12在哈馬黑拉島附近海域沉沒(失蹤)。
/ J4 z, q5 g- K0 N- USS-290 CISCO 犬口白鮭 1943.9.28在蘇祿海被日本飛機/水面艦艇共同擊沉。
9 D) f  y" e' A* `$ [SS-294 ESCOLAR 王梭魚 1944.10.17在中國黃海海域觸發日本布放的水雷沉沒。 / _: K$ N- N, n3 T8 k# n
SS-306 TANG 刺尾魚 1944.10.24在中國臺灣附近海域被自己發射後折回的Mk18魚雷擊中沉沒,全艇78名成員全部喪身。 * F& q$ g6 A  d; k% ^
SS-314 SHARK 鯊魚(2) 1944.10.24在菲律賓呂宋海峽被日本驅逐艦“春風”號擊沉。 : e+ R: _6 n, i- M2 Y
SS-316 BARBEL 白魚 1945.2.4在巴拉望海峽西南海域被日本飛機擊沉。 % w- |" w! U* }1 K* q% L. ?5 k6 ?
SS-332 BULLHEAD 杜父魚 1945.8.6遭到日本飛機攻擊被擊沉於巴里海岸以北海域。 9 [3 f' W" ?2 C0 ~
SS-361 GOLET (果列特) 1944.6.14在日本本州以北海域被日本水面艦艇擊沉。
2 x, z6 }  \  Z  Q- q& fSS-369 KETE (克特) 1945.3.20在太平洋海沉沒(失蹤)。
- @. r  Z% }% K0 K* ISS-371 LAGARTO (拉葢托) 1945.5.3在暹羅灣被日本佈雷艦“初鷹”號擊沉。  ]' |6 t3 g0 ?

; q, h& u5 _3 N$ x$ D# i- e/ v
# k- x9 f& F8 }" K; R日本聯合艦隊
4 o% ^$ _2 s% R
$ k, u/ X2 J& H2 j3 y0 N2 ]) F2 E( C戰列艦
+ k) E" {0 S+ c6 Z+ i/ U  J  D
/ D$ o1 \* ~, h/ `比睿
7 y" T/ i, p0 t% `& J1942.11.12在瓜島以北航行途中與美軍巡洋編隊遭遇,擊沉了美輕巡洋艦“亞特蘭大”(CL-51 Atlanta)號,隨後又擊沉“庫欣”號、“拉菲”號驅逐艦,重創巡洋艦3艘、驅逐艦2艘。由於是近戰,在戰鬥中“比睿”號中彈五十餘發,基本失去了戰鬥力,天亮後遭到來自“企業”號的艦載機攻擊,失去動力,隨後被逼自沉。 * ?2 r! w' U) C! d. M
霧島
, ?# X# p& l1 l5 Z9 @1942.11.14在瓜島以北遭到以美軍“華盛頓”號為主的戰列艦編隊的夾擊,被命中九發406毫米炮彈和四十多發127毫米炮彈,船艙多處起火,舵機失靈。天亮後擔心遭到美軍飛機的攻擊,打開海底閥自沉。 7 ]) e& ?& T/ y5 n0 ^  f
陸奧 1943.6.8在山口縣岩國市東,廣島灣柱島泊地(北緯33度58分、東經132度24分)的位置,因三號炮塔下方的彈藥庫發生大爆炸(爆炸原因不明),艦體被炸成兩段,2分鐘後沉沒。包括艦長三好輝彥大佐在內的1121名官兵被炸死,生還者350餘人。
! `# g  j4 r4 N& S3 `武藏 1944.10.24在萊特灣遭到美軍海軍航空母艦空中打擊。共被命中魚雷20枚,炸彈17枚。由於搶救無效,艦長豬口敏平少將下令棄艦。艦長和1,023名成員隨著武藏號一起沉入海底。 - k$ @& g& Q; g% E$ e. u) h
扶桑 1944.10.25在萊特灣遭到美國奧登多夫少將的戰列艦“加利福尼亞”、“田納西”、“西佛吉尼亞”、“密西西比”和“馬里蘭”與巡洋艦和驅逐艦編隊攻擊,因命中魚雷太多沉沒。
5 f( {" i: F/ a! e9 k山城 1944.10.25在萊特灣遭到美國奧登多夫少將的戰列艦:“加利福尼亞”、“田納西”、“西佛吉尼亞”、“密西西比”和“馬里蘭”與巡洋艦和驅逐艦編隊攻擊,“山城”被打成爛鐵,隨後由美國驅逐艦隊發射的魚雷擊沉。 2 Q5 A3 B% S. t
金剛 1944.11.21在臺灣海峽被“海獅”號(Sea lion SS-315)潛水艇發現,在距2700米向“金剛”號發射6枚魚雷,被命中1枚魚雷引起彈藥庫大爆炸,迅速沉入海底。 1 ~2 f: e5 k8 t" l
大和 1945.4.7在沖繩島以北海域。遭到美軍航空母艦輪番攻擊,共命中6枚炸彈、10枚魚雷後向左翻滾,在一輪大爆炸後沉入北緯30度42分,東經128度08分的海底。艦上共有2,493名船員戰死。史上最大的戰列艦終於消失海面上。
' W/ c- [; y9 h: b榛名 1945.7.28在吳縣軍港被盟軍飛機輪番攻擊,坐沉入海底。
6 G( X* I- y8 l$ _, ~; ?伊勢 1945.7.28在吳縣軍港被盟軍飛機輪番攻擊,坐沉入海底。 8 t+ {# E8 A: a6 ^- S* t6 A( g
日向 1945.7.28在吳縣軍港被盟軍飛機輪番攻擊,坐沉入海底。 8 X' M/ P* ^/ k6 y! _( I  h* I* K4 l

) @( |. I4 P0 V7 J3 a$ _* ]航空母艦
( I& o- K& K& f7 M: u0 z4 Z- w7 w# z  ^2 w  w( d
祥鳳 服役後隨即參加珊瑚海戰,1942年5月7日被美軍航母編隊上的飛機密集攻擊,命中7枚魚雷和13枚炸彈後,沉入海底。它成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失的第一艘航母。 - _9 E5 Z7 W; i- q5 {# x
赤城 1942.6.4在中途島西北被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企業”號和“約克城”號擊成重創,隨後由驅逐艦“舞風”號、“荻風”號、“野風”號和“嵐風”號擊沉。 ) \/ c, m4 J& q
加賀 1942.6.4在中途島西北被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企業”號和“約克城”號擊成重創,黃昏時候沉入海底。 . l3 j' {7 F' B  X' j2 U
蒼龍 1942.6.4在中途島西北被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企業”號和“約克城”號攻擊,命中3顆炸彈,引起彈藥庫爆炸,隨後由己方驅逐艦用魚雷擊沉。 ; g/ b* \; L+ b- e* z0 Z
飛龍 1942.6.4在中途島西北被美國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企業”號和“約克城”號攻擊,命中4顆炸彈,失去動力,於次日沉沒。
( C; r. X; Y3 i! J3 f  s  d8 |龍驤 1942.8.24在所羅門以東海面,被美國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上的載機攻擊,命中10顆炸彈和1條魚雷後沉沒。
' e9 t. M6 ]; ?" M沖鷹 於1943年12月4日在日本八丈島東面海域被美軍美軍潛艇“旗魚”號(SS-192 Failfish)擊沉。 2 _+ r! W+ |) ?1 x3 q
大鳳 1944.6.16在發送飛機時候,被美國潛艇“大青花魚”(SS-218)發射3條雨雷,命中一條,擊穿了前部油艙,使燃料洩露,並引起大火,由於前升降機損壞和密封式艦體,影響了撲救工作。6個小時後,引爆前部油艙中的燃料。5分鐘後,再引爆前彈藥庫。艦體開始傾斜。在中雷10小時後沉入海底。 # h: b, I6 }; s  a2 ?8 t
翔鶴 1944.6.19在航行途中,被美軍潛水艇“棘鰭”號(SS-244)發射的4枚魚雷擊中,引起燃油庫大爆炸,隨即沉沒,陣亡1263名官兵。
4 F+ ?- F( ]' {' {8 j1 l; y飛鷹 1944.6.20在馬里亞納海戰中,遭到美軍航空母艦攻擊,命中炸彈和魚雷各一枚後,沉沒在塞班以西海域。 3 j# O9 A. B9 M1 ~& D% `; G2 G8 Q
大鷹 於1944.8.18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海域被美軍潛艇“紅石魚”號(Rasher SS-269)擊沉。
) _5 ^7 T7 O; h; H2 s7 w% n- t+ F雲鷹 於1944.9.11在香港島東南面海域被美軍潛艇“石首魚”號(SS-220)擊沉。 9 i* ]) x$ ]; ?: }0 ?  w. e& U5 b
瑞鶴 1944.10.25在萊特灣海戰中的恩卡尼奧角海戰中,被作為誘餌的“瑞鶴”號被美軍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追擊,命中魚雷和炸彈各7枚後,迅速沉沒,艦上共有970人獲救。至此,6艘偷襲珍珠港的航空母艦全部被擊沉。 & `0 h5 ^0 a# O  ]  S" ^% h
瑞鳳 於1944年加入以“瑞鶴”號為主的誘餌部隊,參加了萊特灣大海戰。10月25日在恩卡尼奧角海戰中,被美軍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追擊。命中魚雷和炸彈各兩枚後沉入海底。
$ r0 O6 y# T) i( ?9 K  M千歲 1944年加入以“瑞鶴”號為主的誘餌部隊,參加了萊特灣大海戰。10月25日在恩卡尼奧角海戰中,被美軍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追擊,命中多枚炸彈後沉沒。
( V& \- Z: r. o千代田 1944年加入以“瑞鶴”號為主的誘餌部隊,參加了萊特灣大海戰。10月25日在恩卡尼奧角海戰中,被美軍航空母艦上的攻擊機追擊,失去動力,隨後被趕上來的美軍巡洋艦和驅逐艦擊沉。 ! i5 O4 c$ V+ G* I# k
神鷹 1944.11.17在運輸途中,被美國潛艇“鰍魚”號(Spadefish SS-411)擊沉于黃海濟州島西南海域。
/ O1 T) q) y9 |' O6 M; j2 s信濃 1944.11.19完工入役。10天後駛向吳縣軍港中做戰鬥準備備戰時,在東京灣潮岬航行時被美國潛艇“射水魚”號(Arher Fish SS-311)發射的4枚魚雷擊中。由於“信濃”號未完成備戰,當海水湧入時,船員發現船上沒有抽水機,此外1,900名船員多數是烏合之眾,超過一半是剛服役不久的新兵,組織和紀律迅速解體。到淩晨1點時,“信濃”號向右舷翻覆,沉入海底。“信濃”號在海上活動時間總共不到20個小時。
0 R7 q: c% r+ H+ Z雲龍 1944.12.18由吳縣軍港出發,運送大約70架自殺飛機及部分陸軍部隊到馬尼拉。19日在東海航行時被美國潛水艇“紅魚”號(Redfish SS-395)發現而遭到攻擊。“雲龍”迅速沉入海底,艦上所有人員全部陣亡。
" V+ ?% F, D: z$ I1 S; S6 h
1 O; `6 |3 ~% S$ V4 [  |% Q重型巡洋艦' |) G0 {, a6 g" ?" s

% S$ j2 ^4 W& |& L1 M+ L# r5 ]+ U三隈 1942.6.6中途島海戰,“三隈”號與“最上”號撞在一起,由於入水太多,失去動力。天亮後被美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擊沉。結束了中途島海戰。 ; E$ v; T1 @) j5 I
加古 1942年參加了瓜島海戰,8.8夜襲擊薩沃島盟軍艦隊,一舉擊沉美國重型巡洋艦4艘。在返航時候被美軍S-44潛水艇擊沉。
/ \: _; G+ E; p; V' u9 `5 H古鷹 1942年參加了瓜島海戰,10.11在航行途中遭到美國巡洋艦編隊襲擊。命中90多發炮彈,於12日零時沉沒海底。
& Y$ n: F% {2 I8 n7 c , H8 `. M: W5 a& A
+ q! \2 O7 B" G* q" C, _. L5 m
衣笠 1942.11.12炮擊亨德森機場,於14日返航途中被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載機和陸基飛機聯合擊沉。
7 X- ?+ q$ N; J/ n! b5 V$ z愛宕 1944.10加入了栗田艦隊,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3日淩晨,巴拉望島附近遭到美國潛艇“海鯽”(Darter SS-227)的攻擊,“愛宕”命中4枚魚雷,10分鐘迅速沉沒。 6 g" o1 X% b) G' q6 R8 B8 z! D
摩耶 1944.10加入了栗田艦隊,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3日淩晨,巴拉望島附近遭到美國潛艇“鰷魚”(Doce SS-247)的攻擊,命中4枚魚雷後迅速沉沒。
2 e' k( x. g5 s8 \- e+ V築摩 1944.10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5日、遭到美軍護航航空母艦的的艦載機攻擊,命中多彈後失去動力,午後由輕型巡洋艦“能代”擊沉。
' q' L7 d9 h" S鳥海 1944.10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5日、遭到美軍護航航空母艦的的艦載機攻擊,命中多彈後失去動力,午後由驅逐艦用魚雷將“鳥海”擊沉. % B- J. V% \# E& ]6 E" s
鈴谷 1944.10參加了雷伊泰灣大海戰,25日、遭到美軍護航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攻擊,命中多彈後失去動力,午後由驅逐艦“浦波”用魚雷將“鈴穀”擊沉. * ^! W# P8 r) ^3 e3 e
最上 1944.10.25深夜駛入蘇裏哥海峽,遭受美軍警戒艦隊和戰列編隊攻擊。“最上”號上的艦橋隨即被擊毀,高級官員全部陣亡,被逼返航。在返航途中與重巡洋艦“那智”號相撞。天亮後失去動力,只好棄艦。由驅逐艦用魚雷擊沉。
& c- q1 N: Z  n* z9 p那智 1944.11.5在菲律賓馬尼拉灣被美國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炸沉。 ' n5 n& l- w0 J
熊野 1944.11.25在呂宋島聖克魯斯修理其間遭到美軍艦載機攻擊,命中4枚炸彈和5枚魚雷後沉沒。 ' \; U! h+ x4 G- i" o7 a
羽黑 1945.5.16在馬來半島檳榔嶼以西45海裏海域被英國“國王”號護航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擊傷,隨後再被英國驅逐艦英國驅逐艦“索馬里茲”(HMS Saumarez)、“維納斯”(HMS Venus)、“維魯拉姆”(HMS Verulam)、“維極蘭特”(HMS Vigilant)、“維拉哥”號(HMS Virago)擊沉。 # j9 F: _8 \1 W+ U3 P. R0 h$ {- |
足柄 1945.6.8在蘇門答臘的邦加灣被英國“鋒利”號(HMS Trenchant)潛艇擊沉。
% j( k2 H' v! [8 e8 z6 u5 l利根 1945.7.24在日本吳縣軍港遭到盟軍航空母艦飛機攻擊,命中4彈後沉沒。 5 v, I1 \2 g, m! W; U3 }
青葉 1945.7.28在日本吳縣軍港遭到盟軍航空母艦飛機攻擊,命中多彈後沉沒。
( g- B6 r! T, l- A
+ \+ ~( b% n+ Y4 n輕型巡洋艦7 w; J4 f1 A" g
8 \4 c5 O8 O: I3 b, _/ Y/ N& O- j
長良 1942.10.25在所羅門群島拉莫斯島南部海域遭到美軍岸機飛機攻擊,命中多彈後失去動力,隨後由驅逐艦“夕立”和“春雨”號用魚雷擊沉。 ( S6 z# ?6 z3 {3 e
天龍 1942.12.18在新幾內亞馬丹港外8海裏海域被美國“大青花魚”號(Albacore SS-218)潛艇擊沉。 $ q+ ~8 E4 n: A  l/ k
由良 1942.10.25在所羅門群島拉莫斯島南部海域遭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飛機重創,後被日本驅逐艦“夕立”“春雨”擊沉。 5 G- H( z- g4 I  f) [  g) Q) ?
神通 1943.7.13在所羅門群島科隆班加拉北部海域被美國巡洋艦“火奴魯魯”(CL-48 Honolulu)、“聖路易斯”(CL-49 St.Louis)和新西蘭巡洋艦“里安德”號以及11艘美國驅逐艦編成的艦隊擊沉。 0 m( O9 `2 E) Z
川內 1943.11.2在所羅門群島布幹維爾島阿古斯塔帝王灣內,被美國巡洋艦“克利夫蘭”(CL-55 Cleveland)、“哥倫比亞”(CL-56 Columbia)、“蒙彼利埃”(CL-57 Montpelier)和“丹佛”(CL-58 Denver)以及7艘驅逐艦編成的美國第39特混編隊擊沉。
' h! u+ y" c: v( K2 q4 Y球磨 1944.1.11在馬來半島檳榔嶼附近海域被英國“駟馬車”號(HMS Tallyho)潛艇擊沉。
1 @+ u2 h6 L: W- ]! N. o9 y+ G阿賀野 1944.2.17返回本土修理途中,被美軍潛水艇“鰩魚”號(Skate SS-305)擊沉。
) w5 N2 y% `! @$ A那阿 1944.2.16在特魯克西南海域被美國航母“邦克山”(CV-17 Bunker Hill)、“考佩斯”(CVL-25 Cowpens)上的載機擊沉。 . v8 Y, Z2 M, ^$ s) J5 c. T# V
龍田 在1944.3.13在日本八丈島西部海域被美國“玉筋魚”號(Sand lance SS-381)潛艇擊沉。
' o$ A) {$ {9 N; V2 ?! o1 p+ i夕張 1944.4.27在帛硫群島海域被美國“翻車魚”號(Bluegill SS-242)潛艇擊傷,次日因傷重沉沒。
5 V8 M6 V2 l  L+ h( E大井 1944.7.19在中國南海南沙群島海域被美國“三葉尾魚”號(Flasher SS-249)潛艇擊沉。
6 v6 Q, i- J* ?% x長良 1944.8.7在日本九州天草島西部海域被美國潛艇“鳴魚”號(Croaker SS-246)擊沉。   R' z: [/ }& e  o% k
名取 1944.8.18.在菲律賓薩馬島西部海域被美軍潛艇“舫雨”號(Hardhead SS-365)擊沉。
+ q# `6 k, o4 X' Z5 D6 ]+ ^/ l- H阿武隈 1944.10.25在蘇裏高海峽被美國PT-137魚雷艇擊傷,退出戰鬥時遭B-24轟炸機重創,27日在內格羅島西南海域沉沒。
# p4 W" h/ W/ `" v. y鬼怒 1944.10.25在突入萊特灣時,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的飛機擊成重傷,次日沉沒。 ( R- W9 S# r' h% W  D5 j
能代 1944.10.25被美軍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攻擊,次日早晨沉沒。 # E# V9 Z, H3 a6 m% ?) C
多磨 1944.10.25在菲律賓恩卡尼奧角海戰中遭到美國航空母艦上的載機重創,隨後被美國潛艇“賈勞”號(Jallao SS-368)擊沉。
+ q) u) ]+ l- ?: t' n3 P' @木曾 1944.11.13.在菲律賓馬尼拉灣被美國航空母艦編隊上的載機擊沉。 + P8 [# J0 c* m# z* w" y
五十鈴 1945.4.7.在印尼巴哇島北部海域被美國潛艇“鮭魚”號(Charr SS-328)和“牛鼻鱝”號(Gabilan SS-252)擊沉。
- w. m( X8 w) h9 ^矢矧 1945.4.1.盟軍登陸沖繩島。為了支援沖繩作戰,聯合艦隊發動了〈天號作戰〉特攻任務,隨即加入“大和”號的特攻艦隊。7日受到多批次的美軍飛機攻擊。總共被命中12枚炸彈和6枚魚雷後沉沒。
, W( d4 |) s2 A! H2 Q, \* s大澱 1945.7.28在日本吳縣軍港被盟軍航空母艦上的載機炸沉。 6 `' e, [% J1 Q' q& x/ y; u
0 N- @# r( ~$ E, k0 {$ P
驅逐艦
0 f4 u& u7 J+ ?) {2 ~( P' F, x9 M, _5 e/ H, ?
薄雲 1940.7.20在法國多佛爾港被德機炸沉。
& [8 o3 G3 n4 C) {9 Z$ K5 R東雲 1941.12.18在婆羅州的米日觸雷沉沒。
0 \7 Q2 w' E$ C! H4 H7 W1 F狹霧 1941.12.24在進攻庫欽作戰中被荷蘭潛艇K-16擊沉。
. L# _+ C+ f2 ?& X朝霧 1942.8.28在薩沃島東北被美岸基飛機炸沉。 - T$ e+ t4 O: `: e# s/ _4 A, X
吹雪 1942.10.11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戰中被美國巡洋艦隊擊沉。   A5 ~; T/ ]  G  `$ l/ ~# t% Y
叢雲 1942.10.11在埃斯帕恩斯角海戰中被美國巡洋艦艦隊重創,於1942.11.12被鑿沉。
6 P; ]) X' q( v" E朧 1942.10.16在基斯卡東北被美機炸沉。   w; F/ v* c+ O$ H$ D/ r
曉 1942.11.13在瓜島以北海戰中被美軍輕巡洋艦“亞特蘭大”號擊沉。 7 m, r7 u& H8 U; {5 \
綾波 1942.11.15在瓜島海戰中被美戰列艦“華盛頓”號擊沉。 6 C! ~0 Q7 i6 n' q! E# F5 Q  c
磯波 1943.4.9在伯頓水道被美潛艇“南歐鯖魚”號(USS Tautog SS-199)擊沉。   b8 q3 U% g* w4 j
初月 1943.11.2在所羅門群島布幹維爾島阿古斯塔帝王灣內,被美國巡洋艦“克利夫蘭”(CL-55 Cleveland)、“哥倫比亞”(CL-56 Columbia)、“蒙彼利埃”(CL-57 Montpelier)和“丹佛”(CL-58 Denver)以及7艘驅逐艦編成的美國第39特混編隊擊沉。 5 I. V1 a8 l5 q# o5 D6 V$ O4 C
涼月 1943.11.11在拉包爾被美軍B-24轟炸機炸沉。 3 I8 M5 w+ X6 e) i+ @
夕霧 1943.11.25在聖喬治角海戰中被美驅逐艦隊擊沉。
- F8 t' q% d" v, J, \漣 1944.1.14在Yap島東南被美潛艇“大青花魚”號(Albacore SS-218)擊沉。
0 `; J5 L# V* E& ~" G7 \天霧 1944.4.23在望加錫海峽觸雷沉沒。
2 q: {9 G6 O& _. `電 1944.5.14在塔威塔威被美潛艇“北梭魚”(Bonefi SS-223)號擊沉。
7 J6 v/ U  t2 R, A雷 1944.6.6在關島東南被美潛艇“鯔魚”號(Harde SS-257)擊沉。 8 t; z- d* {6 c  `/ Y
白雲 1944.7.7在厚岸郡(Atsukeshi)被美潛艇“鰩魚”號(Skate SS-305)擊沉。
/ O/ f5 Y* o" Z  |# O* f# M) ^9 M敷波 1944.9.12在香港以南被美潛艇“黑鱸”號(Growler SS-215)擊沉。 5 D9 W- ^8 I- u( P" ^9 o3 y
浦波 1944.10.26在聖伯納蒂諾海峽被美艦載機炸沉。 ; u; y  s2 {* F; D; l
島風 1944.11.11在宿務東北被美機炸沉.
& a, `' r  @8 e$ u" s1 L曙 1944.11.13在馬尼拉灣被美艦載機炸沉。 5 z. g* ~4 y6 Z6 b: H7 t! f
潮 1944.11.14在馬尼拉灣被美艦載機重創,拖回基地後未修復,戰後解體。
; W; K6 ^& K0 {6 o( O/ A! h) Q5 h清霜 1944.12.26在菲律賓馬尼拉灣以南被美軍魚雷快艇PT-223號擊沉。
% W3 J$ p8 A$ n
* P! K8 e# r3 o9 g潛艇4 A! X2 L) i) X5 T& {

4 l4 V2 F" B( b# I8 G, C伊1:1943年1月29日被新西蘭巡洋艦擊沉。
$ T+ \$ p0 Z8 F4 S/ i/ n! ^; S* I, X+ n' J$ y
伊2:1944年4月7日在海軍上將島被美國驅逐艦“索夫利”號(DD-465)擊沉。( o* F7 k& }0 I5 Q

7 ^! v5 M* m6 J2 x& I* b/ e9 x伊3:1942年12月9日在瓜島附近海域被美國魚雷艇PT-59號擊沉。
! C1 @' t" S3 u( u; Y& E: ^% x) b" [5 j
伊4:1942年12月21日被美國潛水艇“海龍”號擊沉。
# c" x1 T' E. u2 b8 Z( S+ [8 d  Y. d9 n5 l. a, ~2 [0 z+ S% `
伊5:1944年6月10日在菲律賓塞班以東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懷曼”號(Wyman DE-38)擊沉
0 M8 A3 ~5 U$ H. x, J, x& n! c1 ^! y( `1 j
伊6:1944年7月14日在塞班(Saipan)附近海域被美國護航驅逐艦“威廉•C•米拉”號(William C. Miller)擊沉。  a8 d4 ]4 R) F, k; n
0 F% M' T; B4 e- _; M5 n. w" _+ o
伊7:1943年6月22日在阿圖島被美國驅逐艦“莫納根”號(DD-354 Monaghan)擊成重創,並在7月5日被美國巡邏機擊沉。
$ W, E- o3 _* U
  ?2 w' S) S0 e伊8:1945年3月31日被美國驅逐艦“莫里森”(DD-560 Morrison)和“斯托克頓”號(DD-646 Stockton)共同擊沉。
+ i, z. {+ d- _; S: h. j: s2 d4 U- _6 A8 q2 D: C7 Q
伊9:1943年6月10日在阿圖島附近被美國擊沉。, F' O" U2 W1 O% h# b1 v/ m
( z0 y: O! g! |
伊10:1944年7月18日在特圖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m' F0 b+ \$ `* r& ^- h, Y* q: J
+ |3 f" ]. E: J$ n. F; b' ~伊11:1944年2月17日在馬來西亞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Q7 ]# U/ }! u

. _; k" x; t& |+ i# a伊12:1945年5月沉了入南太平洋中(失蹤)。5 q+ W; M+ V' R( W1 c! P4 l
+ m5 w2 Q, ^6 g' ?( |
伊13:1945年7月16日被美國飛機擊沉。
: \; v( Q+ L, w. R4 x. u
4 W. y! ~5 `5 r# z伊14:1945年8月27日在海上被美國俘獲。+ e/ ~- j, v  z- \* G. X3 y; p

. a+ b/ d, v. A. H. D) z伊15: 1942年10、11月沉沒(失蹤)。6 s' ?$ Q, B3 w  U7 V
8 I& ~! n# X7 Y# S: H3 k6 j; T! @9 k
伊16:1944年5月19日在塞拉莫斯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擊沉。: Z6 R) k; G. |+ ]5 n

3 p. w, J$ n# h6 r/ q8 C0 t! _1 S伊17:1943年8月19日在新赫里多尼亞被美國飛機擊沉。
# x1 q; F- d3 ^$ V# \4 n; ?- `; i8 X8 j  b. h+ L% O
伊18:1942年12月25日在新幾內亞被美國軍艦擊沉。/ l, J  f% t, T4 p* F/ }* ?
/ h# q$ J# w: U0 Y& ]" V
伊19:1943年11月25日在塔拉瓦島附加被被美國驅逐艦“雷德富”號擊沉。; r: Y4 U7 [: F4 }: C3 X! O

0 }0 p; r% z' N" W/ h, o8 C0 O伊20:1943年10月1日在所羅門群島科隆斑加拉島西北被美國“伊頓”號驅逐艦擊沉。
5 N% ]% X( c  ]6 k6 c% E! @% u) M% b9 P8 ~' Q% f
伊21:1944年2月5日在馬來西亞賈魯特島以南50海裏的海域,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u2 }# r& Q' Q* U& k

  Y* t2 C* r. }8 R伊22:1942年11月19日在新幾內亞布納以東被美國PT-122號魚雷快艇擊沉。
  O0 v9 F3 e/ R1 b7 J) t2 q/ L: c, A# L+ i0 G+ |
伊23:1942年4月26日在約翰斯頓被美國潛艇擊沉。4 \' b$ n3 o" u2 q& \4 \* k+ E
/ C5 E% c. w( c' Z& f' i
伊24:1943年7月27日在新漢諾威被美國潛艇擊沉。0 W3 M5 b9 a: N$ c2 k7 Y3 \
0 O0 K; J( ~( M
伊25:1943年9月3日在新布裏底群島被美國驅逐艦“哈得遜”號擊沉。
  a( t) R4 t- d2 ]" G, K+ I# A8 |0 _( L, Z: {
伊26:1944年10月25日在萊特灣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擊沉。
3 W% q% K/ L' P2 J7 c* t
$ e4 g+ A; \% U4 m9 h7 Z$ l& Z3 C伊27:1944年2月12日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擊沉。3 L2 K$ T) V! r6 u

. W0 Z( h4 [7 z. D2 `% j$ e伊28:1942年5月17日在特圖被美國潛艇擊沉。
; _1 O5 Z0 q+ n2 E; m1 D9 o7 C- S( y' k: w: p, l
伊29:1944年7月26日在呂宋島海峽美國潛水艇擊沉。. L1 P) ?8 R& B3 t. l1 I
  s4 E2 k, ~5 k( o  J# Q
伊30:1942年5-6月在西太平洋沉沒(失蹤)。
: R; e9 n$ x# |0 h, l+ C3 ~5 g; h- }1 H  R
伊31:1943年6月13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3 P6 `9 h  W! e  Y+ Z% B3 O
" K  Z6 X$ A3 m3 b
伊32:1944年3月24日被美國編隊擊沉。9 t! u/ ]2 d! b! C+ T+ ~
# ?1 ^& r# d* u8 ]
伊33:1942年6月失事沉入西太平洋中。! h4 V- X: t, c, R

. E7 m4 s5 Q) N) G: S0 X伊34:1943年11月13日在麻六甲海峽被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擊沉。* F) Y# {+ G" O9 O/ r' W0 u

% g1 |1 I, C) y8 Q. X( N$ i伊35:1943年11月23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T9 N2 d4 g' P. O0 x! ?( W' P2 f# W3 A" W
伊37:1944年11月18日在塞邁爾島被驅逐艦和艦載機共同擊沉。
' B8 b/ i4 E7 ?) ]+ b
9 Z6 [0 I$ `; S- k8 F" d伊38:1944年11月13日被美國擊沉。
) b& u. b  l* Q3 |
( o# w0 [) E- l0 c伊39:1943年12月24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3 @0 i; X' N6 n8 P! U/ W1 |9 I. W2 t, y0 v& H$ i4 L! Q
伊40:1944年3-4月沉入太平洋(失蹤)。
8 ?4 `1 e3 [0 M' V! j
3 i) k' K4 t: M  y伊41:1944年9月16日被美國擊沉。/ x' L$ r/ w1 @, b

+ {% ]* e5 t3 m  E$ L; d伊42:1944年3月23日在帕勞被美國潛水艇擊沉。
& o* u8 [$ E7 j0 w( T5 _0 D+ A' P+ ^' I2 h
伊43:1944年2月15日被美國潛水艇擊沉。
" G9 U* q/ `6 M. w
' P) y( Z6 Z5 A0 T, u伊44:1945年4月18日在沖繩島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1 C8 w/ q7 X3 K' C& [
+ Q* J) B4 ]5 |( ]伊45:1944年10月29日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擊沉。
# h9 K( n6 D! C) ]7 Z; ^! ?. V
& z. `0 ?" V  T5 o% T+ l; }% O8 C伊46:1944年12月沉入西太平洋海中(失蹤)。4 s5 t3 r$ n( ~# l

/ L! U2 e! c' b4 N3 P伊48:1945年1月23日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擊沉。% Z2 G- m% A  w% S* E5 o

' k! S9 S7 r8 P7 |& o伊52:1944年6月24日被美國飛機擊沉在西太平洋。3 b1 {- z  t" N* }) |1 n6 m' a
4 V/ G' \3 y% a. X
伊54:1944年10月28日在萊特灣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w) [8 t+ |/ R

. x& V( i1 F9 d) b+ s2 x伊55:1944年7月27日在塞班島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z, [& I% Q$ O+ o$ l7 ]; L

/ Q2 c. _, P5 h  Q伊56:1945年4月5日在沖繩島被美國驅逐艦擊沉。5 U' `3 ?. p% D8 m0 e
: i! g7 L) j# |% [% T8 i
伊122:1945年6月10日在日本海被美國潛艇擊沉。, \' @1 d$ R" L

. ]2 z7 [- F% T. |: f伊123:1942年8月29日在瓜島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I& }7 G( C+ I' `: f( G

" I( `, x: X( }' F伊124:1942年1月20日在達爾文港口處沉沒。8 X% c# Q) Q" E& c+ u: S
. @4 d2 K; s4 l8 W, L6 y/ {7 T
伊160:1942年1月17日在蘇門塔納被英國擊沉。
; s6 c5 G( A2 f. W# l* L# ]8 J; t) e
伊61:1942年5月因撞船沉沒。
$ T; `4 k9 O3 K  d2 v3 W4 c+ w4 x
伊164:1942年5月17日被美國潛艇擊沉。( |3 u4 C- J+ ?2 d

4 w% z& }+ ~( l" W2 Q% [伊166:1944年7月17日被英國海軍潛艇擊沉。
7 B8 b) d# m6 R8 b3 `9 L% H$ W! P  W6 W5 C% C5 w  ~
伊168:1943年9月3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X+ X$ X& }- v. V* j$ l

* x  d# Z) H( v0 J0 |6 Y- ]/ f伊169:1944年4月4日沉沒。
  ]- a# _# ^  c; L0 X- O7 m! x, c3 n' b! w
伊70:1941年12月10日在珍珠港被美國飛機擊沉。成為第一艘沉沒的日本潛艇。
3 D6 _/ c" W3 ~: U  A
- ^: S, C2 {5 W9 R  w  S伊171:1944年2月1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b, D2 [2 D+ s6 {" X; q' q, H/ L+ [1 P; R% M
伊172:1942年10-11月沉沒(失蹤)。
2 K% B7 K1 k3 h! N$ Z( ]/ N$ r/ z7 Q$ S' v# J9 E
伊73:1942年1月27日被美國潛艇擊沉。/ q4 [6 s  O$ [/ z. p4 ]
# y5 ^; ^: s& ^  w. _9 }. b
伊174:1944年4月12日被美國戰略轟炸機炸沉。+ Q. h: q6 W  [

$ E$ c8 K8 z7 W% X$ M伊175:1944年4月30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P* Y& e% Q; r8 X: W: T  f" J8 v% `- N. z) \
伊176:1944年5月17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0 i% V+ v* Y5 ^

& f% f6 i; t' B  B' q  R伊177:1944年11月沉入南太平洋(失蹤)。
5 O: N0 P, q0 w& C+ u6 a9 \4 C
; i( X! m4 d+ Y6 ~) V  H' t伊178:1943年6月沉入太平洋(失蹤)。) W5 D% u' ^4 |, c2 C: [

7 y" s1 h# F8 N! G伊179:1944年2月沉入南太平洋(失蹤)。/ ]0 ?0 ^/ q! Z7 g" F& u' A

* M! f( J- d6 ~1 m2 g! k3 S4 u. U伊180:1944年4月26日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 n# ?. o5 t1 U: _& S5 N. X* p$ E" T+ V: ]: @: @. I0 p" k
伊181:1944年1月16日被美國飛機擊沉。
7 r; x+ f6 ]( }. Y4 E: G+ }9 Q. b  J' W: z. @
伊182:1943年9月9日在蘇裏高海峽被美國潛艇擊沉。4 Y  d4 ~1 O3 @7 S, l
- P/ `! o* `7 I7 `8 B' y0 X, m
伊183:1944年4月29日被美國潛艇擊沉。
) C- \8 g' I7 X6 N. _1 S& l( _, q- k) @! Z
伊184:1944年6月21日在塞班被美國編隊擊沉。3 @4 I7 I' B. t" z" V2 P/ i- Y
: _+ E. w! V7 v0 S- F# r5 p
伊185:1944年6月17日在關島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q9 ^& x4 T& n" R' `
. F$ _" _) `; X
伊351:1945年7月15日被美國潛艇擊沉。
) d; \/ o! F6 g7 p7 j- @6 v; o
6 `  R8 F4 n) h) |; X4 _+ F- ^5 J0 }伊361:1945年5月30日在日本海沉沒。
( Y+ s6 e4 I# u* y( w
+ K. |5 \& |  _  S; x! N$ Y伊362:1944年11月27日被美國驅逐艦擊沉。
7 T* }* @3 X3 h1 t- v/ ~
- E/ q! d2 k% T7 M. B伊364:1944年10月在南太平洋的沉沒(失蹤)。% ~; b$ s; C/ U# S+ E( e5 V+ t

$ f; I" Y  s6 f" t伊365:1944年11月29日在東京灣被美國潛水艇擊沉。
% a4 w  V+ _  i% v  q, h# b: B- ~, Y+ ]1 x# T+ y
伊368:1945年2月26日在琉磺島被美國護航驅逐艦擊沉。
$ Z0 X2 n& T2 N
/ q3 U. E) D  O2 t: M伊370:1945年2月26日在琉磺島被美國航空母艦上的載機炸沉。
* |) {2 a5 b% e  I# C  S! L& N  i" M4 K* D: J* ~: x0 S
伊371:1945年1月沉沒(失蹤)。
) R) n- S3 x1 J3 O* Q/ Z; J5 u  B$ q! F' N7 f" U9 R
伊372:1945年7月18日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被美國飛機炸沉。7 A" m/ |$ T0 X/ S: U) c# F* d

& `7 _8 c4 s8 b! t* Y7 E伊373:1945年8月14日在中國海域被美國潛艇擊沉。( P. h6 w5 c- |7 l. P& l1 V

1 }- n9 L& Z1 i
; t- A9 a* d0 B- z  _英國皇家海軍
9 C/ G" U6 t  O0 ^% w" |1 \0 B/ j7 E/ K' U( c0 S

8 J; N- w0 A  ~/ Q- j3 O$ m戰列艦
& Z+ Q) _- ?# Y, R# J3 }' U  [, A, }& S2 b) V9 t
皇家橡樹
( l( v/ a; V' K5 V" |* {: M4 D1 ARoyal Oak9 @7 Q6 W1 D, C$ a' z0 m, ^
1939.10.14在斯卡帕灣停泊時被德國潛艇U-47(第二次攻擊)發射3枚魚雷擊中,13分鐘後與787名官兵沉入海底。 8 j% E' Q. `; T0 [# |6 d
巴勒姆 * r, j+ g9 Z8 i2 l
Barham
' n" Y7 Z& `! Y7 M, O$ G0 [& I( |( N1941.11.25在地中海昔蘭尼加附近海域遭到德軍U-331潛艇攻擊,在近距離上對戰列艦“巴勒姆”號連射四條魚雷,命中三條,“巴勒姆”號當即傾覆沉沒,該艦艦員死亡、失蹤達861人。
  u& J! Y5 z7 p1 }! D6 u& m9 q% @威爾士親王
& k% Y2 a; S5 u0 J" dPrince of Wales
( |8 G) f. W# S, M+ U1941.12.10在馬來亞東海岸附近海域遭到西貢地區的日本元山航空隊(36架96式攻擊機)、美幌航空隊(36架96式攻擊機)和鹿屋航空隊(27架一式攻擊機)的聯合攻擊,命中7條魚雷和2枚炸彈後沉沒。 & }" t) M  o6 W7 [+ @

7 ~* d* ~( i0 L+ ?! }* a2 h戰列巡洋艦
2 n3 [& M0 }. s9 H& q; F& `! P2 k2 D2 Y$ O2 Z& V$ Y
胡德(Hood) 1941.5.24在格陵蘭島附近海域與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對攻,被射來的1顆381毫米炮彈擊穿彈藥庫,隨即發射大爆炸,斷為數節後沉沒,艦上只有3人生還。
' q. J  [5 F3 c  H/ V2 V2 X* t  x. T! g反擊(Repulse) 1941.12.10在馬來亞東海岸附近海域遭到西貢地區的日本元山航空隊(36架96式攻擊機)、美幌航空隊(36架96式攻擊機)和鹿屋航空隊(27架一式攻擊機)的聯合攻擊,命中14條魚雷和1枚炸彈後沉沒。 $ j7 W$ H& q1 F( c# E* z+ Y

- ?+ C8 d, u. v- b' R. }  o航空母艦
9 v& a9 J3 j  B) U- y8 P" h1 b" h3 X3 _! A- Y% b
勇敢
" H, O) c; R6 uCourageous# c4 `4 W, [3 F/ j! b) Y* d  U
1939.9.17在愛爾蘭以西海面被德國潛水艇U29擊沉。 : ~; m* J! ]+ \9 I5 h4 X
光榮
: z& B/ H' R& U8 y4 c& X1 j% t; P. `1 ^' i" I  F- U
Glorious# F! H1 e% S1 ]
1940.6.8在掩護同盟軍撤退時被德國兩艘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諾”號擊沉。 ; o- z( f2 D0 I; W
皇家方舟 * F4 H7 K3 X- B7 O3 c) M
Ark Royal  q( }! ~& p* e7 m
1941.11.13下午,在距直布羅陀50海裏航行時,被德國潛艇U-81發現,向“皇家方舟”號發射4枚魚雷,其中1枚魚雷命中航空母艦艦島下方的右舷,幾分鐘後,大量入水使“皇家方舟”號主機停止運轉。14日淩晨,“皇家方舟”號鍋爐爆炸,1小時後沉入海底。 . R  K+ D0 r$ _4 ?6 m9 J) ]% o6 O) G
競技神 / I! o; u0 q! Q
Hermes
0 K8 O* d8 @; }4 O+ @1942.4.5在印度洋上被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擊沉。 9 `) k  H. ~8 G; x& U1 g& j
. n3 [; {& j" G, P
Eagle1 r! R! a5 H' s4 o
1942.8.11負責運送飛機到馬爾他期間,在地中海西部被德國潛艇U73的魚雷擊沉。
6 Q  ?& _" f+ e' t) y& R6 B+ V- u8 B3 M# A0 Q
護航航空母艦) C6 S. S; p8 N5 b  F3 ^* \# V
+ p8 _8 l  e. l2 d9 s4 y8 i
復仇者
6 [! C8 W# p/ @% T5 t0 K  g5 X3 S2 a+ |( }& }3 ~2 k# z% t% e$ m
Avenger( {! E! @9 x& p# @" A: I1 U
1942.11.15在直布羅陀附近被德國潛艇U-155擊沉。 : ~) W$ C& E  x" j% j7 _, x
大膽  ~# @. r) f7 ~
' ~  r4 q7 r9 U4 p
Auducity
: _2 u* K( b7 }4 C1941.12.21在護送HG-76船隊時遭到德國潛艇U-751暗算,被命中3枚魚雷後沉沒。
9 L( k: u- n  H! i9 ~5 ]# U衝擊者
* V! {1 H: V9 g/ g9 bDasher
6 d9 u% B# M& ]% K: E1943.3.27在克萊德里(Clyde)附近海域因內部航空汽油爆炸沉沒。
! y6 w& n7 r) U( ]- D5 N9 |" Z, A; o0 N. e" D
重型巡洋艦8 }1 h$ d' p. X$ R
* C$ Y& F# X' F2 F, }6 V' A
埃芬加姆(Effingham)
3 y$ b2 R+ \' C9 W2 W# @1940.5.17在挪威佛斯特海峽灣因撞礁沉沒。 + ^" D. O$ H0 o# B& w5 w! j
約克(York)
1 O* ^. N# P4 i4 M- o( d8 W1941.5.26在克里特島的蘇答灣被德國飛機擊沉。 ; d+ T4 @( y2 h  [8 m
埃克塞特(Exeter). v  Q* Z/ l& p6 u
1942.3.1在撤退時被日軍巡洋艦編隊發現,在爪哇海被日本“妙高”、“那智”和“足柄”號巡洋艦擊沉。
8 x4 l& D+ l% U& B7 W5 }康沃爾/ M+ i; B6 t/ }# T. u
% W) U/ v' E8 ^
(Corn wall)# q* }" p: H3 \' B1 z) c/ r! N  [. z
1942.4.5在印度洋上被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擊沉。   a. b! ^; E6 @5 X: b0 `& Z
多塞特郡(Dorstshire)# `6 {+ |: z& K6 o
1942.4.5在印度洋上被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的飛機擊沉。 ; J2 B& _; I1 E1 F
4 g# @& d- a$ l) p. B8 _7 A# P
輕型巡洋艦4 k. {6 K3 J6 \6 [
/ K0 U( v9 A6 l. J9 \+ ^. T
科留 7 q; M$ U) {3 `. c, B
(Curlew)# G% A8 O( W) \  `, h5 v
1940.5.26在挪威的奧福特峽灣被德國飛機炸沉。
( f: I3 _) v& O* I卡裏普索 - V! ?; U. J5 M# s) c+ H
(Calypso)
3 Q; y7 {7 Q3 h# Z4 \1940.6.12在地中海的克里特島(Crete)南部海域被義大利“巴紐利尼”號(Bagnolina)潛艇擊沉。 % A1 j+ R1 _# G+ z
南安普敦(Southampton) 1941.1.10在馬耳它東部海域被德國飛機攻擊,命中多枚炸彈;次日由於入水太多失去動力,為了避免俘獲由英國軍艦“格洛斯特”(Gloucester)和“歐亞諾”(Orion)號用魚雷擊沉。
) H- k" h' m& G0 @0 z) r& K, j格洛斯特(Gloucester) 1941.5.22在克里特島(Crete)附近海域被德國飛機用4枚炸彈炸沉。 # ?$ r% n" k! a' a6 I/ }7 }
加爾各答 - [# V9 j/ y4 p- s
(Calcutta)& H! i) ?2 u- N6 s1 p9 M9 P
1941.6.1在克里特島(Crete)附近海域被德國JU-88 A/C型轟炸機炸沉。
7 ^' i. w: S# ^" Z$ T1 k達尼丁
$ U* q3 H' N. i; \$ U' D(Dunedin)
: i) k$ x) ^$ `% b1941.11.24在巴西和西非之間的大西洋上被德國U-124潛艇擊沉。
2 x' {- L/ E/ W; M  _0 O. Z加拉蒂
/ [- W; L- p% L+ b  }' ?' w(Galatea), v( ]0 G% ?; s. [, K3 I4 j
1941.12.14在埃及亞歷山大附近海域被德國潛艇U-557號擊沉。 6 \$ N$ b1 f+ l) s3 s
海王星 / n4 V: T, `/ a, P
(Neptune)
9 Q( Q7 y9 \. f! p$ X1941.12.19在利比亞的黎波里附近海域觸水雷沉沒。 $ S" ?# z! ~( K
愛丁堡(Edinburgh) 1942.4.30在護送QP-11船隊期間被德國潛艇U-456用魚雷擊傷,5月2日再遭到Z-24和Z-25號驅逐艦重創,隨後由已方驅逐艦“預見”號(Foresight)用魚雷擊沉。 " {1 ]- [, X+ @. a2 H0 D) j, U
開羅 7 O* p2 t5 Q2 f6 W+ C) L
(Cairo)* ?6 O; d) L) H) q. }2 T! W
1942.8.12在突尼斯的比塞大的東北附近海域被義大利潛艇“阿蘇姆”號(Axum)用魚雷擊成重創後,失去動力。為了避免被敵軍俘獲,由英國驅逐艦將“開羅”號擊沉。
* H; X3 l0 j" L6 k% U; z' v曼徹斯特(Manchester) 1942.8.13在突尼斯的克利比亞附近海域被義大利16號和22號魚雷艇擊沉。
% s7 b/ T+ v( ]( j考文垂
3 @9 C: A- ~$ _' z(Coventry)
& t4 @" E# q- `, [1 d1942.9.14在利比亞的托布魯克(Tobruk)附近海域被德國飛機炸沉。
9 e' H& W# B) o& K庫拉科   l/ W& J+ q" p3 W. G
(Curacoa)
$ T4 P! Q( p' ]" t" R1 N  q7 [1942.10.2在愛爾蘭西北的大西洋海域,在護送航班任務途中,與受護航的“瑪麗女王”(Queen Mary)號郵輪相撞,“庫拉科”號被撞成兩節後與25名軍官和313名水手全部沉入海底。
+ p1 E& O( M7 Q! P" @6 |0 q2 H卡萊爾
  ]* |9 Z: [" n, ?; H7 U(Carlisle)
5 z3 w# `' b+ B8 ~- P1943.10.9在愛琴海(Aegean Sea)被德國飛機炸成重創,並由拖船拖回本土。由於“卡萊爾”號的結構上損壞特別嚴重,沒有修復的餘地,被海軍部門推定為完全損失的軍艦,下令不予修復,並從海軍名冊中除名,1948年被解體。 ! l1 b/ q5 `. c5 d" n8 O/ w8 v  \# O
潘娜洛普 # l9 x: \$ i+ {# N
(Penelope)) s; K$ F4 t, d7 {- n4 ~$ j" ]0 P0 \
1944.2.18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Naples)附近海域被德國潛艇U-410擊沉。 3 ]6 ~% Y" K9 d6 w
德班
6 W9 y# `4 V: {+ y7 f+ s(Durban)
9 K# d2 P2 V; P6 i4 N  {! l1944.6.7諾曼地登陸時為人造軍港自沉在阿羅曼徹斯。
- m0 @8 O( M( z' k" x+ ^
. n4 i  X5 z: K6 T  r. l(Dragon)
! i3 {+ ]4 u8 \5 s5 D2 M; I' k, o1944.6.8在法國的諾曼第遭到德國袖珍潛艇重創後,為人造軍港自沉在阿羅曼徹斯。# \$ E8 W- k7 Z  O7 z5 ^

- E8 r# @7 A' k1 K7 \8 E- L) Z  \" }$ x. \5 s* d; g/ v% {
德國海軍 % \6 A5 T0 C# _& g8 n( G  |5 ^
9 s, z. B) g+ _. T9 c  d+ ~7 w# t3 y
戰列艦3 o3 M4 b8 x1 H. u6 U
5 K8 A/ M: e% i& e7 K
俾斯麥(Bismarck)3 H  }; @; K3 Z: u4 H
1941年5月19日,“俾斯麥”號在“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的伴隨下,駛出格丁尼亞港,前往大西洋,企圖截殺盟軍的商船。然而,它的企圖被英國皇家海軍發現,並遭到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隻的圍追堵截。但它還取得了擊沉“胡德”號(Hood)戰列巡洋艦,重創“威爾士親王”號(Prince of Wales)戰列艦的戰績,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於5月27日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沉在距法國布勒斯特港以西大約400海裏的水域。
  H3 G" ?8 j* w6 H$ {$ ~3 O提爾皮茨(Tirpitz)4 C+ Q# o( L9 T
“提爾皮茨”號服役後就一直躲躲藏藏,沒有打過一場堂堂正正的海戰。可是,作為一艘戰艦,他也有著值得誇耀的戰績。“提爾皮茨”號牽制了大批英艦,使皇家海軍不敢放手在其他作戰方向用兵。皇家海軍航空兵和皇家空軍一道,曾先後出動600架次飛機,對它進行了13次大空襲,終於在1944年11月12日,第13次由蘇格蘭空軍基地起飛的29架重型轟炸機用3枚重6噸的炸彈將“提爾皮茨”號炸沉在挪威特羅姆塞港附近的林根峽灣。 - ^& q) I8 a; D$ T! c, N) _- c* w
9 e6 }; H' c& d. `2 U
戰列巡洋艦
1 ^* K( y5 z) A0 {$ P0 _5 z$ L4 E( R! I0 v+ }4 y
沙恩霍斯特
# k! B% q2 B& ^. I
4 |- ~+ d2 O: F3 b4 u* z(Scharnhorst)
2 l  a2 U$ i5 i: n7 W& f& b1943.12.26在挪威北角附近海域奉命截擊JW55B運輸船隊時,被英國戰列艦“約克公爵”為主的艦隊發現,遭到圍攻,命中數百發炮彈,17枚魚雷後沉入海底,艦上只有36人生還。
/ U6 Z* z# b) k2 f% o格奈森諾 " P1 H2 s3 J. l; E( y
3 C* W4 O% P0 I' r$ p5 d) E, X3 Z
(Gneisenau)
1 a0 j# y# T. y9 s' y  [1945.3.28作為阻塞艦沉在波蘭的格丁尼亞,後來被蘇聯打撈,於1951.4.7解體。
3 L4 A$ k- K7 W5 U. }0 ?: \* R4 i5 s
' c7 l( P9 ?5 y0 ^袖珍戰列艦8 m* c8 j6 @$ `$ q% C' u/ y: K
% X# u% j# d$ _3 h
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
  i$ X2 X  n* `$ v' d# ?$ C& N; D(Admiral Graf Spee)6 B4 l) c  ~3 C# D* v
在1939.12.13被3艘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在拉普拉塔河口截住,經過激戰後該艦駛入了中立國烏拉圭的蒙特維迪亞港,在強大的軍事和外交壓力下於15日被迫自沉。
% j& d# U/ ~: w) v4 w' P/ \舍爾海軍上將
& m! }* F2 s; ?( c# ?" P  _(Admiral Scheer)
1 |0 [$ q+ Z+ \$ q2 f4 z1945.4.9“舍爾海軍上將”號在停泊中被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發現,命中5枚炸彈後沉沒。 0 C& v0 b( ]1 r" r# @
德意志 2 `, y& q+ x  v, M2 h" V$ Q, F
(Deulschland)  ^, T" S+ [& C0 j
1945.4.6“呂佐夫”號在施韋因蒙德以南遭到英國空軍轟炸機的投下的5.5噸炸彈攻擊,儘管沒有命中,但幾枚矢彈所造成的損失使得該艦坐沉在淺水區。在戰爭的最後幾個星期裏,它被用作固定炮臺,隨著蘇軍的進一步挺進,為避免被俘獲,該艦於5月4日由船員用炸藥炸毀。 2 {0 f% \, C9 I; C7 O0 J
+ |9 \7 p( r/ y! o3 _
重型巡洋艦2 w' ?8 l0 n7 u" [# N7 V

$ s" T2 u0 s+ }! ^4 p, e布呂歇爾(Blücher) 1940.4.9在奧斯卡斯柏格峽灣遭到挪威海岸炮280毫米攻擊,隨後被挪威固定魚雷發射管發射過來的2枚魚雷命中,隨即發生大爆炸,兩個小時後傾斜翻轉沉沒。
1 `+ k" ^4 [4 g) [; v, l* x塞得利茨
. [, C% d* D& J" e7 |" C: s! }(Seydlitz)
, E% }( F* T0 M5 r6 ^" E, I1945.4.10在德國柯尼斯堡自沉。
2 @+ q1 `" @% {$ x! l0 W. L, t希佩爾海軍上將
, b- }1 E1 m2 J, T(Admiral Hipper)! x) E' H/ ?3 Q# }8 J- R
1945.5.3在基爾港內被英國皇家海軍的轟炸機炸沉。
& z) l4 D+ g' C& J# R- J" r, V' }. z0 F2 m( w4 G5 S9 f
輕型巡洋艦$ l( f. q- z8 O7 n1 ]6 g

/ u  f8 ?+ F! p5 H卡爾斯魯厄 " y( w8 x) o! p* p
(Karlsruhe)" d' S8 D& A+ T9 m% C
1940.4.10在挪威克利斯蒂尼亞(Kristiansand)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懶惰”號 (HMS Truant)用魚雷擊成重創,隨後由德國魚雷艇“神鷹”號擊沉。
& \4 d* J! f  Y, n9 O* Q柯尼斯堡
3 l7 e( s6 N' b" I/ Z(Konigsberg)0 K/ g1 r9 k6 `. e
1940.4.10在挪威的貝根(Bergen)遭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攻擊,命中3枚炸彈後沉沒。 9 ^4 l* j. L9 e. E( |/ a
萊比錫 # P: b4 R: {; N$ C3 k$ q
(Leipzig)
4 g8 O, O$ {2 M* m4 D1944.10.15被重巡洋艦“歐根親王”號撞成重創,由於破壞了整個艦體結構,從此報廢,1946.12.16被英國鑿沉于北海。
# m- q& N& j4 u; V) i埃姆登8 Q& _' l. ?+ q) m) q( h. |* U( w: {% o

: i% w& T$ l0 C# x(Emden)/ F5 g/ k2 s8 [* K9 m" u
1945.5.3在德國基爾港內被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炸沉。
0 K, @% G. W5 |0 ^! O科隆
& f% N! ~- z! d(Koln)
* K* m7 c9 N9 ^1945.4.30在德國威廉港被美國轟炸機炸沉,隨後於1946年打撈解體。
6 l2 S, K0 B& P2 e  E: C1 m% g$ h, K" X
2 b& O0 G% ~: F/ a* c3 l) y% _驅逐艦
* a; Q/ e: H* \& y; A/ ^0 g7 B' X/ L6 k8 J
萊伯勒希特•麻司- B) ^2 c- |2 O9 t0 M' W( z" ?" R

% b8 H2 F3 x* |- r3 E(Z-1 Leberecht Maass)
& _0 \" K' A$ S! C5 V; ?1940.2.22在北海博爾庫姆島附近海域航行時,遭到已方空軍轟炸機攻擊,命中一枚炸炸彈後沉沒。   z+ a1 M2 `  A4 A
馬克斯•舒爾茨
) c/ e* D/ F1 c: S# s; ]. T+ z(Z-3 Max Schultz)( \/ S9 c/ N2 ?+ }# P' n7 I
1940.2.22在北海博爾庫姆島附近海域航行時,在躲避已方空軍轟炸機攻擊時,觸發水雷後沉沒。
; ^& O, \2 e) ~* J威廉•海德坎姆
3 c9 Q: q( S! x7 ]( M. n  Y(Z-21 Wilhelm Heidkamp)+ z3 x( n+ w( f9 h& K2 U
1940.4.10在納爾維克(Narvik)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勇敢”號攻擊,命中一條魚雷後沉沒。
: j4 l& t0 y6 `安東•施米特
" V% t+ r. y9 V7 ^(Z-22 Anton Schmitt)
6 i( t) V9 w  i: R' C1940.4.10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編隊攻擊,命中兩條魚雷後沉沒。 $ T8 s$ e7 o" |9 x# G+ j
喬治•蒂勒
& r/ I) M' u/ _0 m(Z-2 Georg Thiele)
' \7 f5 I0 P7 r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重創後沉于羅姆巴克斯峽灣(Rombaksbotten)。 2 }& |8 J, i0 ?% i5 y5 l' A! o1 j
沃爾夫岡•岑克爾 & O3 [" Y, N, }
(Z-9 Wolfgang Zenker)
; e" M! Y; @6 w5 y$ ~# h* J, x" i2 d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重創後沉於挪威的奧福特峽灣(Ofotfjord)。 1 J4 T5 S" q$ w
伯恩德•馮•阿尼姆
/ F+ b6 o8 `- H(Z-11 Bernd von Arnim). I7 M' ]9 |* w! J9 M* j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重創後擱淺於挪威的奧福特峽灣,從此報廢。 % o0 g4 V0 X* d& [6 M- H
埃裏希•吉澤 6 V( T3 W! H7 g/ L
(Z-12 Erich Giese)
. s. \7 I  a* [2 A7 c1 d4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重創後擱淺於挪威的奧福特峽灣,隨後被趕來的英國驅逐艦用魚雷炸毀。
+ F. q% V- q8 u2 E8 t埃裏希•克勒納 * N$ ?! Y+ z& {( s! @1 p/ H
(Z-13 Erich Koellner)
6 m  x0 I1 m' f"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被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厭戰”號(HMS Warspite)擊沉。
! A" p2 I4 E& g) D8 e9 A迪特爾•馮•勒德爾 - D3 c+ B2 l6 Y- `: ^7 @3 n. @& ~
(Z-17 Diether von Roeder)
, X! e5 k0 ]" Z, x1940.4.10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編隊攻擊,失去作戰能力;13日再次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被逼自沉於海底。
5 Z% T7 Q  r6 H0 N, k, V8 R漢斯•呂德曼
% k, \& D% E, M# J* P/ z7 Z8 x(Z-18 Hans Lüddemann)
8 ?3 C# B: ?# k. P) T; J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命中英國驅逐艦射來的一條魚雷後,擱淺于羅姆巴克斯峽灣,隨後由船員自行炸毀。
7 @9 t6 z; F; \2 r" o2 O) V9 @+ y& V赫爾曼•庫納
/ {- u9 o  G& h: g6 q(Z-19 Hermann Künne)' J3 ~5 F, r: p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遭到英國皇家海軍“厭戰”號為主的艦隊攻擊,重創後擱淺於赫爾揚斯峽灣(Herjangsfjord),從此報廢;隨後於1941年送船廠拆毀。 2 v7 ]0 F/ [/ c/ B, |  s! E8 u
布魯諾•海納曼
% |0 [- a/ |9 |! Y. |(Z-8 Bruno Heinemann)4 T+ Y. z6 l8 J- v0 E
1942.1.25在英吉利海峽觸發水雷沉沒。
" X- w- Y) M$ k- l/ p) XZ-26 1942.3.29被英巡洋艦“特裏尼達”號擊沉。
" w. B/ Q$ f" `3 d- [赫爾曼•舍曼
( d+ A+ }$ a7 N(Z-7 Hermann Schoemann)
' H, D; O4 j: ^$ @+ g0 V8 `1942.5.2與英國皇家海軍輕巡洋艦“愛丁堡”號(HMS Edinburgh)和驅逐艦隊激戰後沉沒。 . Y9 y1 d$ d& Z
弗裏德里希•埃科爾特 9 Y! h% |$ `# O. F0 t5 }6 X
(Z-16 Friedrich Eckoldt)
2 E- }. N$ X  l; Y5 {7 O$ z- S1942.12.31在巴倫支海海域攻擊JW51B護航船隊時,被負責護航任務的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謝菲爾德”號(HMS Sheffield)和“牙買加”號(HMS Jamaica)擊沉。
* n# u6 d; `! \4 _( S2 CZ-27 1943.12.28在比斯開灣與雷擊艦T25和T26一起被英巡洋艦“企業”號和“格拉斯哥”號擊沉。
* d, e, N. r2 F( G3 A. k' iZ-32 1944.6.9在Quessant與英驅逐艦交戰後沉沒。 % }1 o9 b, T. a( X
Z-24 1944.8.25被盟軍轟炸機炸沉於“Le-Verdon-Reede”附近。
4 y8 I( v1 s7 n& [Z-37 1944.8.24在波爾多自沉。1949年在法國拆毀。 , E1 M! B2 q% n2 P
Z-35 1944.12.12在芬蘭灣觸水雷沉沒。 6 m2 y4 n8 {/ I9 w- m. N1 u
Z-36 1944.12.12在芬蘭灣觸水雷沉沒。 1 C2 {9 V/ s0 ~7 B
Z-28 1945.3.6在在波羅的海的薩斯尼茨水道被盟軍飛機炸沉。   ?+ w: z6 }; D& \# N
Z-43 1945.4.10在Kolberg附近觸水雷損毀,5.3在Geltinger Bucht自沉,隨後在1953年打撈解體。4 E/ K& U* {5 Z5 m" d
二戰德國潛艇損失情況6 S0 d' s% U8 z7 k# |# ?4 S5 D
9 Y( b9 d6 A' D- t1 D: _" i; t0 h
U-1到U-500( m1 U. z' n; R4 \) V" ^2 i; v: `
7 l4 w. R7 ^5 s9 ~2 q# I- m: y
U-1 1940.4.16在北海西南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潛艇“海豚”(HMS Porpoise)號用魚雷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6 ]& y1 h8 r/ y0 e
U-2 1944.4.8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被德國蒸汽拖網船Helmi Söhle號撞沉,艇上有18名成員生還。該艇在1944.4.9被打撈,隨後解體。
1 z& _2 i# T* u5 }0 aU-5 1943.3.19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下潛後失事沉沒,有16名艇員生還。 0 D5 Y1 E1 N& q, v# p
U-7 1944.2.18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下潛後失事沉沒,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陣亡。
! j5 x$ H, \9 Z2 }8 cU-8 1945.5.2自沉威廉港。   E1 |) O- ^. X) }6 E7 m+ y
U-9 1944.8.20在黑海被蘇聯飛機用炸彈炸沉。
9 x. F( r$ ^% E6 ~* X; OU-10 1944.8.1在Danzig沉沒。
3 i7 Z7 \( w( T. x( S& k9 p; ]U-11 1945.5.3接到德國投降命令,自沉。
" m, Z! w0 Q1 b( Q7 Y% V. U+ G6 ~8 l  cU-12 1939.10.8在英吉利海峽多弗爾附近觸發水雷沉沒,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陣亡。 1 V1 g- I4 X, h) ?7 D
U-13 1940.5.31在北海紐卡斯爾附近深水處,被英國皇家海軍軍艦“威斯頓”號(HMS Weston)擊沉。
8 Z1 s1 b1 q, q$ w5 P) j% tU-14 1945.5.2避免盟軍俘獲,自沉。 2 N8 H8 F" F" e+ y1 d2 w. D+ I
U-15 1940.1.30在北海被德國魚雷艇“Iltis”號撞沉,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陣亡。
9 a) a) R6 R& W  dU-16 1939.10.25在英吉利海峽多弗爾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潛艦“卡亞頓•威克”號(HMS Cayton Wyke)和“普菲林”號(HMS Puffin)擊沉。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陣亡。
" l7 A; b) V+ ]U-17 1945.5.5避免俘獲,自沉。 3 U  n! B1 b2 P
U-18 1944.8.25由於蘇軍的逼近,避免俘獲,在黑海自沉。
: |" V+ l7 M4 S- U* hU-19 1944.9.10由於蘇軍的逼近,避免俘獲,在黑海自沉。   j3 E( P& ^9 y/ O3 Y; p2 y
U-20 1944.9.10由於蘇軍的逼近,避免俘獲,在黑海自沉。
/ c) e3 l: `' C2 ?! QU-21 1940.3.27在“Oldknuppen”島擱淺。由於損壞特別嚴重,於1944.4.9退役,在1945年拆毀。
% m: L7 l4 ~- X" @( g3 m8 @! RU-22 1940.3.27在北海沉沒,事後懷疑被觸發水雷而沉沒,艇上所有成員全部陣亡。
5 N" L$ [6 b/ i: E1 n$ W; d" rU-23 1944.9.10由於蘇軍的逼近,避免俘獲,在黑海自沉。 . r; m5 z4 E4 p4 X* @
U-24 1944.9.10由於蘇軍的逼近,避免俘獲,在黑海自沉。
& E& Q) E$ @' t" j7 _U-25 在1940.8.1在位於北海的Terchelling的地方觸發水雷沉沒,艇上共49名成員全部陣亡。 , M7 y. z7 y9 S( c- x$ U3 e
U-26 在1940.7.1在北大西洋被英國皇家海軍小型護衛艦“唐菖蒲”號(HMS Gladiolus)和岸基反潛機共同擊沉。
& Z5 O1 n! |2 ?& Y' P: h. r) H8 OU-37 1945.5.8在聖得爾卑灣(Sonderburg Bay)自行炸毀。
, K. T. ?1 H% j  tU-38 1945.5.5投降前被徹底毀壞,1948拆毀。
/ ^6 b: L1 m+ v3 r5 [9 tU-39 1939.9.14在赫布裏底群島西北海域攻擊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皇家方舟”(HMS Ark Royal)號失敗後,被護航的英國驅逐艦“富爾克努”號(Faulknor),“狐提”號(Foxhound)和“火龍”(Firedrake)號用深水炸彈炸沉,全體艇員成為俘虜。
& U8 s) h. v. ~, z8 O) TU-40 1939.10.13在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觸發水雷沉沒,艇上只有3人生還。 7 p! n) f  u4 u: b3 r1 c! f
U-41 1940.2.5在愛爾蘭以南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羚羊”號(Antelope)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 |  R/ [; d+ iU-42 1939.10.13在愛爾蘭西南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伊莫金”(Imgen)號和“聖櫟”(Ilex)號擊沉,艇上共有20人生還。
" w+ O2 w4 _5 W! w9 G+ n* `U-43 1943.7.30在亞速爾群島西南方附近海域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桑提”號(Santee CVE-29)上的艦載機用Mk24聲導魚雷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 d% W1 A( l6 {% k
U-44 1940.3.13在伊卡洛斯觸雷沉沒,艇上無一生還。 ' l" [" ?& X- \! y9 \  p, p
U-45 1939.10.14在愛爾蘭的西南方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英格爾菲爾德”號(Inglefield)、“伊凡霍”號(Ivanhoe)和“無畏”號(Intrepid)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共有38名成員全部陣亡。 # u0 t1 I; X+ H" n5 _8 s
U-46 1943.10從海軍名冊勾銷,並在1945.5.3自沉在Kupfermühlen灣。
6 i; J& W- ~& U# OU-47 1941.3.7在北大西洋羅科爾島附近失事沉沒,艇上共45名成員全部陣亡。 3 M1 g2 I' _" Q: ?5 B' I5 v
U-48 1945.5.3自沉在德國的Neustadt。
+ L, B/ |9 t* R* {4 H4 D* GU-49 1940.4.15在挪威納爾維克附近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無懼”號(Fearless)和“布來曾”號(Brazen)共同擊沉。艇上除1人陣亡外全部成為俘虜。
+ G. T  i$ Z. W1 Y4 l# x. j) FU-50 1940.4.6在北海北部觸發水雷沉沒,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5 H- F# W6 P. Q( B8 P
U-51 1940.8.20在南特市西面的比斯開灣被英國皇家海軍潛艇“抹香鯨”號(Cachalot)用魚雷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9 |, ~9 |( `4 h, G* q( o' A
U-52 1943.10從海軍名冊勾銷,1945.5.3自沉,在1946-47年艇身被打撈解體。 6 Z# E; ?" f6 ]3 Y1 j
U-53 1940.2.23在北海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廓爾喀人”號(Gurkha)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2 J0 Q0 q  `# c9 s" Z) ~
U-54 1940.2.20在北海失蹤(懷疑觸發水雷沉沒),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j6 [5 @8 S* A( U4 }: Q, YU-55 1940.1.30在英吉利海峽Scilly島西南方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惠特謝德”號(Whitshed)、小型反潛艦“佛威爾”號(Fowey)和法國驅逐艦“瓦爾姆”號(Valmy)和“格帕德”號(Guépard),在皇家空軍“森德蘭”式反潛巡邏機幫助下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除1人陣亡外全部成為俘虜。 8 y1 h9 n1 v( }& L; G0 k7 }
U-56 1945.4.28在卡拉(Kiel)附近被英國皇家空軍炸沉。艇員有19名生還。 , v: [% T, |3 s
U-57 1940.9.3在挪威沿岸被挪威商船“羅娜”號(Rona)撞沉。1940.9打撈。1941.1.11從新服役。1945.5.3接到德國投降命令,由艇員自沉。
5 K. V4 J# w* j# ^0 o* tU-58 1945.5.3避免俘獲,自沉。 3 ~4 d- b* a  Z3 Q, M  Y3 q
U-59 1945.4.28在卡拉(Kiel)附近被英國皇家空軍炸毀。
" x" [/ M& b- v1 W$ K* hU-61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3 Z$ H* `& M" s
U-62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9 Y3 H& |# P) l/ q# v: D: h+ _U-63 1940年2月25日北海的設德蘭群島(Shetland Islands)以南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護航”(Escort)號、“英格爾菲爾德”(Inglefield)號、“伊莫金”(Imogen)號和驅潛艦“納爾懷爾”(Narwhal)號用深水炸彈和魚雷擊沉。艇上只有一人生還。 ( V4 }& Z3 S% q: e
U-64 1940.4.13在納爾維克海戰中,被英國皇家海軍戰列艦“厭戰”號(HMS Warspite)上起飛“海象”式水上飛機用兩枚100磅深水炸彈炸沉。
) ]) A7 k3 I! F# E0 G4 T& s9 PU-65 1941.4.28在冰島東南方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道格拉斯”號(Douglas)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3 l, ]7 e2 l* A7 @" p* B- T. c  WU-66 1944.5.6在佛得角島(Cape Verde Islands)西方海域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布洛克島”號(Block Island CVE-21)上的“野貓”式戰鬥機擊傷,隨後被趕來的護航驅逐艦“巴克利”號(Buckley DE-51)擊沉。 2 k6 V! c4 c% |$ y1 W: _: ~
U-67 1943.7.16在沙格阿薩海(Sargasso Sea)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科爾”號(Core CVE-13)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只有3名成員生還。
5 }- B5 }! Y+ E! Y0 \U-116 1942.10在北大西洋失蹤。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y8 F; c& ?! d4 J# b$ F7 IU-117 1943.8.7在北大西洋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卡德”號(Card CVE-11)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7 E9 D/ o8 O8 c; `$ S, [
U-118 1943.6.12在大西洋中部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柏格”號(Bogue CVE-9)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只有16人生還。 + r0 n) C$ ?. ~1 k
U-119 1943.6.24在比斯開灣(Biscay Bay)西北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軍艦“斯坦爾”號(HMS Starling)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9 Q; [( u. U6 d6 sU-120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 : E" }2 j& o9 {: j+ [
U-121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
1 [$ k: F" r, P+ T4 M; p! hU-137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
4 e; g+ v" J2 |$ K0 c7 fU-138 1941.6.18在直布羅陀海峽以北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富爾克努”號(HMS Faulknor)、“無恐”號(HMS Fearless)、“福里斯特”號(HMS Forester)、“預見”號(HMS Foresight)和“狐提”號(HMS Foxhound)共同用深水炸彈炸沉。
& D+ S; `0 u2 Z0 O. X5 Z  nU-139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O1 v5 N% ^1 kU-140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 [7 y! y! Q8 w, u
U-141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X/ u3 t: _* L0 H
U-142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  b& X* c  j4 g) L' p( D
U-144 1941.8.10在芬蘭海灣(Gulf Finland)以北海域被蘇聯潛艇SC307用魚雷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7 `! C4 O5 U# M& G* QU-146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
9 G2 s; ~, v) kU-147 1941.6.2在愛爾蘭西北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流浪漢”號(HMS Wanderer)和護衛艦“佩威克爾”號(HMS Periwinkle)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7 W4 o( y. A1 A" n+ V" `1 w7 R
U-148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T6 ]& J( m) A- S! g- y5 G2 q% m  \7 W
U-151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H6 h1 x; V$ o8 y6 b
U-152 1945.5.2避免俘獲,自沉於威廉港。
" }3 r' u& \7 @. M# kU-213 1942.7.31北大西洋亞速爾群島(Azores)以東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軍艦“埃諾”號(HMS Erne),“羅切斯特”號(HMS Rochester)和“三明治”號(HMS Sandwich)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E# o0 K4 u- }, g: C9 V
U-214 1944.7.26在英吉利海峽東南方被英國皇家海軍護衛艦“庫克”號(HMS Cooke)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 @: Y1 k" _
U-215 1942.7.3在北大西洋波士頓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U* {& [, k% R
U-216 1942.10.20在愛爾蘭西南被英國皇家返潛機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O2 o/ s6 S6 A5 B, r
U-217 1943.6.5在大西洋中部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柏格”號(Bogue CVE-9)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y$ @; e; Z: U3 q; ~% i4 K" M
U-220 1943.10.28在北大西洋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布洛克島”號(Block Island CVE-21)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0 f9 O5 U+ j. p) i5 d) I2 U  J- C" ZU-233 1944.7.5在哈利法克斯東南附近海域被美國海軍護航驅逐艦“貝克”號(Baker DE-190)和“湯瑪斯”號(Thomas DE-102)擊沉。艇上有26名成員生還。 - v  \; D7 U- ?( I5 n* U4 o  [
U-260 1945.3.12在愛爾蘭南部海域的水下80米深度觸發水雷後,由艇員自沉。
! l9 U" y! Q5 ?: D: v- tU-266 1943.5.16在西班牙比斯開灣附近被英國“哈利法克斯”海岸反潛巡邏機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5 v' |: L9 X. L! o
U-505 1944.6.4在佛德角群島附近海面,美國海軍護航驅逐艦“查特林”號在護航航空母艦“瓜達爾卡納爾”號(Guadalcanal CVE-60)上的“復仇者”式艦載機的協助下,用深水炸彈將U-505炸出水面,並挫敗艇員的自沉計畫,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美國海軍俘獲的唯一一艘德國潛艇。   s3 H5 p$ h+ ?  z; b) i6 b7 W
U-422 1943.10.4在北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Azores)附近海上補給時被趕來的美軍護航航空母艦“卡德”(Card CVE-11)號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只無人生還。 / F8 {- g; y# v( |8 R% \* U
U-456 1943.5.12在北緯46°40'、西經26°20'被美國B-24B“解放者”反潛機投下的4枚深水炸彈和1枚聲導魚雷擊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w& e% {# ~0 F! r7 e1 x
U-459 1943.7.24在西班牙Ortegal海峽被2架英國的“惠靈頓”XIV型反潛機從後擊沉,有41名船員獲救。
& Y% M; n1 W0 d1 e" H3 u2 g: bU-460 1943.10.4在北大西洋的亞速爾群島(Azores)附近為U-422和U-264潛艇補給時被趕來的美軍護航航空母艦“卡德”(Card CVE-11)號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只有2名船員生還。 8 {/ p* r: s" ]9 y: j: n( F
U-461 1943.7.30在西班牙比斯開灣被澳大利亞空軍“桑德蘭”水上巡邏機擊沉,艇上有15人獲救。
( ^9 m# k- w2 N; XU-462 1943.7.30在西班牙比斯開灣被英國皇家海岸隊“哈利法克斯”式海岸巡邏機和英國小帆船隊“雷恩”(Wren)、“風箏”(Kite)、“啄木鳥”(Woodpecker)、“雁”(Goose)和“樹公雞”(Woodcock)共同擊沉。除1人陣亡外其餘船員成為俘虜。 - I5 ^- y4 L' b' |6 D
U-463 1943.5.16在西班牙比斯開灣附近為U-266補給時被英國“哈利法克斯”海岸反潛巡邏機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 C8 H$ c. _' N" t
U-464 1942.8.20首次遠行就被美軍反潛巡邏機擊沉在冰島的東南方附近海域,除2人陣亡外其餘船員成為俘虜。
3 |+ T* u& b  B9 ?U-487 1943.7.13在大西洋中部被美軍護航航空母艦“卡德”(Card CVE-11)號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有33名船員生還。 - _- }7 R- s: m0 a  i2 k
U-488 1944.4.26在南大西洋佛得角(Cape Verde)西方海域被美國護航驅逐艦“霜”(Frost DE-144)、“休茲”(Huse DE-145),“巴伯”(Barber DE-161)和“斯諾登”(Snowden DE-246)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 F( ]8 i9 v- x" ]( _) X) i: T4 p
U-489 1943.8.4在冰島沿岸被加拿大海岸防衛隊的“桑德蘭”水上巡邏機擊沉,除1人陣亡外其餘船員生還。 3 P$ M1 j6 Z) H: x: ?' l( u8 E
U-490 1944.6.12在亞速爾群島(Azores)西北海域被美國護航航空母艦“克羅坦”號 (Croatan CVE-25)上的艦載機和護航驅逐艦“霜”(Frost DE-144)、“休茲”(Huse DE-145)和“英寸”(Inch DE-146)擊沉,艇上無一生還。" h' e1 \- B; q4 W
U-569 1943.5.22在北大西洋被美國海軍護航航空母艦“柏格”號(Bogue CVE-9)上的兩架“復仇者”式艦載機用深水炸彈炸沉。
' o7 G9 ^2 T( g( r/ J9 A- [3 jU-752 1943.5.23在大西洋被英國皇家海軍護航航空母艦“射手”號(HMS Archer)上“劍魚”式攻擊機用火箭彈擊沉。 9 y& e, A- }5 f& \! Y
U-792 1945.5.4避免俘獲自沉。   `0 n$ a5 H. k8 \8 L! L/ L! |- h
U-793 1945.5.4避免俘獲自沉。
8 |  n5 h, ?0 n) s, w  [! ?- DU-794 1945.5.5避免俘獲自沉。 5 M' k" Z" y5 r( ]* f
U-795 1945.5.3避免俘獲自行炸毀。
, A' x5 Z1 o( p# K% Z/ }U-1059 1944.3.19在佛得角島(Cape Verde Islands)西南方深海處被美國海軍護航航空母艦“布洛克島”(Block Island CVE-21)號上的艦載機擊沉。艇上只有8人生還。
9 Y) i2 q8 u9 d4 G; H2 g) mU-1060 1944.10.27在北海以南附近海域被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怨仇”(HMS Implacable)號上的艦載機與岸機反潛機共同用火箭與深水炸彈擊沉。艇上只有12人生還。 9 t: y, L0 ~2 r( g/ R
U-1062 1944.9.30被美國護航驅逐艦“費森登”(Fessenden DE-142)號用深水炸彈炸沉。艇上成員無一生還。
.
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主題 | 舊主題>>
娛樂滿紛 26FUN » 吹水版 » kaixinren雪仔的『軍事版』- 歡迎交流~[+左, BOY]

重要聲明:26fun.com為一個討論區服務網站。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26fun.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26fun.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